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知青重生想消遙,扣個軍婚被鎖死

第345章 全縣第四

   “因為我們新來的,你們有義務讓我們了解,不是嗎?”方晴立刻說。

   祝曉敏搖頭:“我們的義務,是讓你們盡快的融入這裡的生産生活,至于那些具體情況,不影響以後的生産,你們隻能慢慢的了解。”

   簡單說,沒義務配合你搶别人的工作。

   謝承志跟着點頭:“所以說,陳丹青手上的工作,新來的知青不合适,你們希望有好的機會,隻能先在勞動裡提高自己。”

   “可是這些情況,最終也會變成材料,對不對?女人總要比男人細膩,會寫的更到位。”方晴又換一個角度。

   “寫材料,不需要抒情,要的是真實情況的彙報,更不需要的文字潤色,要細膩做什麼?”祝曉敏問。

   方晴一下說不上來,卻還是說:“反正我覺得女知青做文字工作更好。”

   自大是種病,得治!

   苗詩文突然問:“不知道方知青什麼學曆?”

   “初中,怎麼了?”方晴傲然的答,“我可是京城三中的尖子生。”

   尖子生啊?

   苗詩文笑笑:“陳丹青是高中畢業。”

   “高中?”方晴睜大眼睛,轉頭懷疑的看陳丹青一眼。

   “不止陳丹青,我們所有的人都是高中畢業,陳丹青的畢業成績全縣第四名,語文成績隻少了作文的一分,幾乎滿分,在縣教育局可以查到成績。”陳旭東也忍不住插話。

   所謂文無第一,作文一向沒有滿分,扣掉一分,已經是最高分。

   高中生!

   全縣第四!

   另三個人都吃驚不小,向陳丹青看去好幾眼。

   謝承志也直接結束這個話題:“方知青如果怕辛苦,也可以請假不去,我報上大隊部就行了。”

   “可以嗎?”方晴眼睛一亮。

   祝曉敏點頭:“隻是不記工分,大隊部不管飯而已。”

   記不記工分,新來的知青還不知道中間的影響,可是不管飯就要吃自己,重點是還要自己做。

   另三個人對視一眼,史智國點頭說:“這個情況我們已經知道,回去會通知大家。”

   謝承志提醒:“掙的工分多少,直接影響到年底分糧分錢,你要和大家說明白。”

   史智國點頭:“我明白。”

   謝承志說:“如果沒有别的疑問,我們這裡還有幾件事。”

   “什麼事?”方晴搶着問。

   謝承志指指大門外的方向:“來的時候,你們應該也看到了,出門往左有一間大屋子,那是知青點牽頭辦起來的一所小學校,為的是附近幾個大隊的孩子有個地方讀書,講課是由我們知青輪着來,隻是是義務教育,不收學費,也不記工分。”

   聽到“義務”兩個字,方晴已經皺起眉頭。

   苗詩文看在眼裡,跟着說:“既然是義務,那就是自願,不強求,說出來,隻是讓大家了解一下我們知青點的情況。”

   不強求就好!

   方晴點頭。

   祝曉敏接口:“隻是關于這所學校,還有一個情況,大家要知道。”

   “怎麼還有情況?”對于一個馬上要走的人還在這裡發言,方晴感覺更不耐煩。

   祝曉敏看她一眼,慢慢的說:“住在内院最後一間屋子裡的父子,是為了這所學校調過來的,他的身份特殊,我想大家有必要知道,知道些趨避,不要惹起不必要的麻煩。”

   “什麼身份?”敏感時期,聽到“身份”兩個字,連方晴也一下子集中注意力。

   祝曉敏說:“六六年,他被定為走資派,六七年下放到我們公社三大隊,直到去年才來到我們這裡,目前負責小學校的一些雜事,不代課。”

   走資派?

   四個人都是倒吸一口一涼氣。

   方晴呼的一下站起來,變了臉色:“你們……你們怎麼能讓我們和一個走資派住在一起?”

   祝曉敏擡頭看她:“知青點就這麼大,就那麼多屋子,不然你們住哪?”

   “祝知青!”史智國臉色也變的凝重,“這種事不能開玩笑,以前你們内院沒住什麼人也就罷了,現在我們住進去,他再住那裡不合适。”

   “那你覺得,他住哪裡合适?”祝曉敏反問。

   方晴冷了臉說:“這種人,不是應該關在牛棚嗎?為什麼會住在知青點?”

   “因為外邊的小學需要他的管理。”祝曉敏答。

   “那不是你們知青辦起來的?”方晴問。

   祝曉敏點頭:“我說過,那裡是義務教學,也就是說,是我們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在給孩子們上課,平時也是要下地掙工分的,沒有人能用全部的時間管學校的事,所以才把他調過來。”

   “隻一所小學,能用多少時間?”方晴反問,眼珠轉轉,擡下巴說,“不然讓他去牛棚,我來管學校。”

   祝曉敏擡頭看着她,慢慢的說:“方知青沒聽明白嗎?學校是義務教學,不收學費,也不記工分,你要用全部的時間去管學校,那就是完全沒有工分的。”

   “完全沒工分?”方晴錯愕,“那……那個走資派呢?”

   “他也沒有工分,住宿是我們來提供,吃飯也是和我們搭夥兒。”祝曉敏答。

   “那……那我……那我……”方晴想說她也搭夥兒,可想着自己是帶着口糧來的,又覺得吃虧。可要說不插手這所學校,又要去幹摘水果采葵花餅的重活兒。

   祝曉敏沒等她想明白,已經搖頭:“是我們辦學校,需要這樣一個人才調他過來,我們也不準備換人,各位隻要知道這個情況就好,學校的事可以不插手。”

   謝承志說:“知青下鄉,就是來參加農村的生産勞動,沒有知青不出工的道理,偶爾請假還情有可願,長期不上工,隊裡會通報批評,嚴重的上報公社。”

   方晴臉色變的難看,咬一咬牙,低聲說:“可是讓我們和這樣的人住在一起,就是不行。”

   史智國也說:“是啊,以前你們分内外院子,也還好,現在我們住一個院子裡不大方便,能不能想想别的辦法?”

   “什麼辦法?”祝曉敏問。

   史智國啞然,一下子沒說上話,向印建東看一眼。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