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當然是在看你
“啊,不是真的嗎?”羅烨一臉驚訝。
祝曉敏笑:“反正我沒聽說過黃瓜、西紅柿包月餅裡。”
羅烨沮喪:“我以為是真的,他們肯定又笑話我。”
祝曉敏笑:“其實他們自己也不知道,隻是吹牛而已。”
羅烨想想,将信将疑,隻得點點頭。
被羅烨打了岔,陸明峥隻是微微一笑,向祝曉敏望去一眼。
沒關系,中秋連着國慶,她不請他自己來,反正月餅是跑不了的,人他也非要追到手不可。
第二天一早,陸明峥仍然是跟着上山去摘桃子,第一批八百斤摘好,陳旭東帶人挑下山去,知青分兩個人跟着祝曉敏去基地,挑了打包好的羊毛,也跟着送下去。
陸明峥自己回知青點取了行李,去打谷場和兩人彙齊,東西裝車,直接趕往縣裡。
這一次車上已經不止是桃子,還有幾十麻袋的葵花餅,并四大包羊毛,一個拖拉機後鬥已經剩不下什麼地方。
前次送兩位剪羊毛的師傅,車上五個人,陳旭東絲毫沒覺得擠,回來也是他們三個人同車,可一路說着羊毛的事,也沒有覺得有什麼問題,可是現在,陸明峥坐在中間,明明他隻看到他的後腦勺,就是感覺到他的目光灼熱,讓他坐立不安,隻想跳下車給那兩個人讓地方。
在陸明峥的注視下,祝曉敏最初還能談笑風聲,可是漸漸的,也要繃不住了。
陸明峥的目光沒有什麼侵略性,甚至是平靜溫和的,隻是目光裡的那份專注讓她莫名的心慌,不自覺的就亂了呼吸。
陸明峥卻沒感覺到兩人的不安,在他的眼裡,是在晨光下女孩子臉部柔和的曲線,臉上細細的絨毛讓她的臉似乎覆上一層光暈,細碎的發絲沒有被束住,風一吹披散在她的臉上,像是一幅極生動的工筆畫,美的讓他心悸。
終于,祝曉敏沒有辦法再堅持,兇狠的瞪回去,惡聲惡氣的問:“你在看什麼?”
陸明峥愣一愣,心瞬間漏跳幾拍,忍不住挑了挑唇,很自然的答:“當然是在看你。”
“你……”祝曉敏一噎。
上一世,他和她之間沒有說過任何程度的情話,可不代表沒有人對她講過。
在她漸漸擁有财富,擁有一個不能忽略的身份之後,她的身邊出現過形形色色的男人,對她說過各種各樣的情話。
可是,那隻會讓她反胃。
現在,陸明峥這小子在說什麼?
更讓她不安的是,她居然不反感。
但是,卻有深深的不安。
好在,陸明峥自己打破了她的不安,緊接着說一句:“我從來沒有想過,那片山,那幾個村子,會因為你發生這麼大的變化,你讓我驚訝,也很期待,想知道你以後還會做出多少成績。”
哦,原來是在想這個。
祝曉敏透過口氣來,眨眨眼笑:“那些不過是我突然的想法,要不是滿倉叔支持,我們知青的同心協力,根本什麼都做不成。”
這個丫頭隻愛做事,不愛居功,這很好。
陸明峥微微一笑,沒有再說。
所謂槍打出頭鳥,在這個時代,最忌的就是個人英雄主義。
陳旭東卻不同意了:“曉敏,我們隻是出力氣,到哪裡都一樣,可是建養殖基地,種果樹,又種向日葵,我們不要說想不到,就是想到也不一定敢真的提出來,可是你不但提出來了,還做成了。”
主意很重要,可是最主要的還是這份膽色。
陸明峥聽着,也微微點頭。
不要說他們,就是他,也是回城之後,慢慢感覺到了形勢變的沒有那麼緊張,所以,當他知道了她建養殖基地的構思,會毫不猶豫的支持。
如果是前幾年,他們剛剛下鄉的時候,估計他也會瞻前顧後,難以決斷。
祝曉敏微微搖頭,輕聲說:“怕什麼,你們忘了,這些事,都是以大隊的名義,又不是我們自己個人。”
重要的是,她知道這場運動的走勢,所以,她不需要什麼判斷力,也知道這個時候隻要以集體的名義,就不會出問題。
陳旭東聽着覺得有理,連連點頭,剛才的尴尬倒是忘了。
拖拉機一路進城,直接拐進了供銷社的院子。
這段時間天天跑,供銷社的人和陳旭東已經非常熟悉,看到拖拉機,立刻就有幾個人出來幫忙。
嚴一民聽到聲音,也很快出來,看到祝曉敏就先笑起來,瞧着綁起來的四個大包裹問:“這是羊毛?”見她點頭,立刻讓工作人員先給羊毛過秤。
一百五十多隻羊,得羊毛三百七十多斤。
陸明峥說:“這一次剪完,天很快涼下去,到冬天羊毛長的會更厚實。”
嚴一民連連點頭,寫了單子讓工作人員去支錢,自己讓着兩人到辦公室來,另外拿了一卷棉花券和布票遞給祝曉敏:“我找了市毛紡廠,這是他們按原來估計的羊毛數量折算的布票和棉花券。還有,葵花籽榨油,我們也隻給了貨款,沒有算油票,這些算是補的。”
祝曉敏見有不小的一疊,下邊的一些還是連着整張的,欣喜又意外,連忙道謝,笑說:“這可超過我的預期。”
嚴一民也跟着笑:“這些票雖然不好弄,可是你要變成棉花和布,還要花不少錢。”
祝曉敏忙說:“馬上就到了收棉花的時候,到時候書記記着通知我們一聲。”
嚴一民點頭:“差不多就在月底了,到時候我會告訴陳知青。”又有好奇,“這麼多棉花券,你不會一次用掉吧?”
祝曉敏搖頭,笑說:“這些也要分開發一些給社員,剩下的放在隊裡,為了大夥兒想用方便有地方去換。”
嚴一民感歎:“你們大隊的老百姓可真是有福氣。”
祝曉敏笑着客氣幾句,又說:“這段時間,山上的桃子已經摘的差不多,估計摘到月底也就沒什麼了,葵花籽也再采一個多星期就可以結束。”
将近兩個月采下來,桃子從最早成熟的摘,越往後品相、口感越差,到現在已經沒有辦法和最初相比。
嚴一民明白,可還有些舍不得,忙問:“你們那麼大一片林場,怎麼隻有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