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你媽也挺缺德的
何蘭芳聽到她說,伸脖子往單子上瞧一眼,忍不住好笑說:“知道的是給朋友的賀禮,不知道還以為你們自己結婚呢。”
祝曉敏笑:“他們在村子裡,買東西不方便,鎮裡供銷社的東西也不全。”
何蘭芳問:“縣裡呢?”
祝曉敏搖搖頭,往單子上看看:“嗯,有一些縣供銷社可以。”用筆勾掉,又問何蘭芳,“我想買兩張好的被面,不知道哪家商場好一些?”
何蘭芳立刻說:“當然是紅旗商場,平城最大的,隻是離這裡遠一點,等休息我和你去。”
祝曉敏點點頭,再問些别的東西。
何蘭芳家就在平城,對平城相當熟悉,等一個周末,就帶她一起去了紅旗商場。
祝曉敏拿了布票和一些工業券,見到合适結婚的東西就一通掃蕩。
何蘭芳看的傻眼,喃喃的問一句:“這新郎新娘,真不是你家的什麼人?”
要不是她年輕,還以為她要娶兒媳婦兒。
祝曉敏側頭向她笑笑,這才慢慢的說:“我們在一起生活七年,剛去的時候,我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全憑他們包容我。後來我結婚的時候,也是詩文親手給我縫的被褥,布置的新房。他們結婚,我沒辦法早一點回去幫忙,總要盡一份心意。”
何蘭芳聽的動容,愣怔一會兒,低聲說:“當年是我姐姐下了鄉,所以沒用我去,現在想想,要是去了也不見得是壞事。”
“很難說。”祝曉敏歎氣,拍拍她肩膀,“很多時候,一個地方是不是讓你懷念,是在于遇到什麼樣的人,也不是所有的知青都能和大家團結。”
可以說,大多數知青點,都沒有他們那樣團結。
何蘭芳點點頭,沒有再說話。
兩個人逛大半天,直到下午才滿載而歸,剛進樓門,迎面就撞上了郭紅桃。
郭紅桃見兩人大包小包的拎着,吃驚的問:“你們幹什麼去了?買這麼多東西。”本來是要往外走,又跟着兩人回來,一路跟上樓去。
何蘭芳無奈的說:“是曉敏的朋友結婚,我們幫忙買東西而已。”
郭紅桃忙問:“是誰?”
祝曉敏隻得告訴她:“就是你見過的謝承志和苗詩文。”
郭紅桃“哦”的一聲,點點頭,“那些人裡,最出色的就數謝承志和陳旭東,苗詩文挺會挑的,也不能更好了。”
這個人是放什麼屁?
祝曉敏不想理她,進了門,東西放在桌子上,開始一樣樣整理。
有些東西要提前寄回去,比如被面,有一些帶回去就行,就要先放在櫃子裡。
郭紅桃湊過來,一眼看到被面,“呀”的一聲說,“怎麼你買的是緞子被面?這東西在農村用可惜了。”說着伸手就拿,放在手裡揉搓。
展展的被面被她揉搓出幾個褶皺,祝曉敏看的心疼,急忙從她手裡抽出來,冷淡的說:“東西是人用的,被子也都是拿來蓋的,和在農村和在城市沒有關系。”見她還盯着看,直接放到櫃子裡。
郭紅桃撇嘴:“那種地方,有塊布就行了,這緞子的也沒有人看得懂。”
祝曉敏瞄她一眼,沒再理她。
郭紅桃坐在她床上,晃着腳問:“曉敏,你說,他們那幫人,是不是就這麼在村裡紮下去了?”
祝曉敏搖頭,說的果斷:“不會!”
郭紅桃輕笑:“當初幸好我表姐在我們家戶口上,到下鄉的時候,我媽就讓她頂了我們家的那份名額,不然去的就是我。”
你媽也挺缺德的。
祝曉敏心裡評價。
她不說話,郭紅桃渾然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仰後一些靠在牆上,又去瞧何蘭芳:“小何,你的工作還就這麼拖着?”
工作是何蘭芳的一塊心病,聽到她問,隻覺得煩,含糊應一聲,自己轉了話題:“這天看着就冷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裝爐子。”
郭紅桃瞪眼:“你在行署機關還不知道?我們就更不知道了。”
何蘭芳也發現自己轉的話題不好,隻是說:“嗯,今年像是比往年冷的早,回頭我問問。”
說到這個,郭紅桃有些怨念:“你們二樓比我們一樓好多了,我們一樓太潮,生了爐子也沒有你們暖和。”說着摸祝曉敏的褥子,“還好我有好幾個褥子。”
話剛說完,一下摸到下邊的兔毛,“呀”的一聲掀起來問,“怎麼你下邊鋪的是皮褥子?”
祝曉敏幾不可見的皺皺眉,隻是“嗯”的一聲說,“在村裡的時候弄來的。”
這一下郭紅桃羨慕了,把上邊一大半褥子翻起來,把下邊的兔毛摸了又摸,“啧啧”連聲說,“這麼好的皮子做褥子,可惜了,曉敏,我拿張褥子和你換吧。”
祝曉敏搖頭:“不換。”
郭紅桃勸:“我褥子比你這兔皮厚,鋪着才舒服,我們一樓太潮,我鋪了兔皮正好隔潮。”自說自話,就要把褥子掀起來。
何蘭芳急了:“郭姐,那是曉敏下鄉的知青們給她弄的,你拿去不好。”
郭紅桃不當回事:“反正她鄉下還有那麼多人,讓他們再弄呗。”
祝曉敏見自己的床鋪被她翻的亂七八糟,已經頗不耐煩,也不發火,隻是皮笑肉不笑的說:“郭姐,這些都是鄉下的東西,哪有城裡人眼皮子這麼淺的惦記,怪丢人的,你說對不對?”
郭紅桃一怔停手,張了張嘴,半天才說:“那倒也不是,這麼多兔子皮,城裡弄不到。”
祝曉敏點頭:“兔子皮弄不到,我知道我們大隊很快就要宰羊,會有一批羊皮,如果郭姐要,我幫忙打個招呼,給你留一張。”
郭紅桃瞬間從剛才的尴尬中抽了出來,喜悅的說:“羊皮可是比兔子皮還厚實,我要綿羊皮的,麻煩你了。”
祝曉敏點頭:“一張綿羊皮市價五十五塊,我們自己的羊,送去皮毛廠處理,成本價三十塊,郭姐是現在給,還是羊皮拿來再給。”
郭紅桃驚訝:“怎麼還要錢?”
祝曉敏說:“鄉下人幹活兒不容易,哪能白要,這都隻是成本價,知青自己買也是這個價,外人不說買不上,就是買得上,也得五十多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