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知青返城的消息
廠子裡的情況了解完,黃小娟又說一回一大隊老鄉的情況,最後向幾個人看一眼,有點無奈的說:“那個石知青,又有了。”
祝曉敏:“……”
謝承志:“!!!”
苗詩文:“???”
三個人,三樣表情,表達的意思卻差不多。
白桂花的情緒較為複雜,摸摸自己肚子,轉頭看看狼牙。
怎麼石美君生孩子這麼容易,她就不能有一個?
狼牙知道她的心思,伸手過去握住她的,隻是沖她笑笑。
祝曉敏問:“這計劃生育的政策應該也到村裡了吧?大隊不管?”
黃小娟歎氣:“她是陽曆年前就查出來的,政策宣傳這個月才開始,何況村裡還沒說強制執行。”
“陽曆年前就查出來?那現在有三個多月了吧?”苗詩文問。
黃小娟搖頭:“不止,瞧那肚子已經顯懷,恐怕是九月就懷上的。”
可是上一胎,是七月才生的。
祝曉敏“嘿”的一聲,搖搖頭:“她這可真是破罐子破摔了。”
從石美君生下錢串子,之後隻有勞改的兩年,生了一個孩子,到放出來之後,幾乎一年一胎,肚子就沒空過。
謝承志皺眉:“這件事下鄉辦知道不,也沒有人管?”
黃小娟搖頭:“倒是有人反映過,隻是她雖然是下鄉的知青,可是後來是勞改發回戶籍所在地,何況就是有幹部去問,她也非說自己和聶一飛沒有離婚,孩子是聶一飛的,下鄉辦也不知道怎麼管。”
謝承志問:“聶一飛呢?”
黃小娟說:“聶一飛不承認是自己的,可别的也不說,也沒有辦法證明和石美君沒有發生過關系,就隻能算成是他的。”
這還真是一筆糊塗賬。
幾個人都搖頭,已經不想去問。
這個時候,李文澤看看祝曉敏,又看看謝承志,試着開口問:“廠長,你們……你們有沒有聽到消息?”
“什麼?”祝曉敏問。
李文澤說:“陽曆年前,有雲省的知青請願,要求返城,聽說驚動了中央,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政策?”
是啊,七九年年底,雲省的知青請願,要求回城,到八零年,就會出台相應的知青返城政策,而知青最大的返城潮是在八二年。
隻是這個時候,政策還沒有出。
祝曉敏沒有回答,隻是問:“你們有沒有問過下鄉辦?”
李文澤點頭:“問過,下鄉辦說,現在還不知道要怎麼解決,如果有政策,會通知我們。”
謝承志點點頭:“我們也聽說了,還議論過幾天,這對于各地下鄉知青來說,應該是一個好機會。”
祝曉敏向李文澤問:“現在在廠子裡的知青,除了你們四個,還有沒有别人。”
在他們之後,還有一批下鄉的知青,隻是剛到公社,就被各大隊要了過去。
李文澤點頭:“還有兩個,第二批招工進的廠,現在都是廠子裡的中層。”
祝曉敏問:“如果有政策可以回城,你們是都打算回城去?”
事實是,在廠子裡的知青都已經正式招工,按之後出台的政策,已經沒有回城的資格,她這麼問,隻是想知道幾個人的想法,也好對之後的事有個預期。
李文澤遲疑一下,無奈苦笑:“廠長,我們知道,如果我們走了,廠子恐怕一下選不出人來接手,可是……可是我們家人都在城裡……”
祝曉敏點點頭:“我倒不是想勸你們留下,隻是想讨論這個情況,據我所知,前幾年除去招工回城的知青,其餘抓到機會回城的,大多都沒有工作。”
李文澤一怔,試着說:“總要安置吧?”
祝曉敏點頭:“理論上,國家會有安排,可是你算算,這麼多年下來,下鄉的知青有多少?要是全部回城,城裡有沒有那麼多的勞動崗位安排?”
李文澤皺着眉,細細思索一會兒,臉色漸漸變的凝重。
這件事,從知道雲省知青請願開始,大家就有過讨論,謝承志也點頭:“當初知青下鄉,一個是想要知識青年支援建設農村,另一個原因也是城裡很難安排工作,那還是在年輕人一年年逐漸長成的情況下。可是現在,如果這麼多年的知青集體返城,工作怎麼可能安排?”
白桂花插話問:“知青很多嗎?會有多少?”
在瓷窖口公社,新老知青加起來,也就五十多人,而已經有三十多個人招工的招工,上大學的上大學,留下的隻有二十多人。
祝曉敏看看她,又看看李文澤,輕輕吐出一個數字:“大約三千萬。”
這個數字說出來,白桂花和狼牙直接傻眼。
他們見都沒見過這麼多人。
李文澤也輕吸一口涼氣,喃喃的說:“你是說,這三千萬知青一起回城……”
祝曉敏點頭:“即使有以前就回城的,還有不打算回城的,加起來算三分之一,也還有兩千萬。兩千萬知青一齊湧回城市,即使分散各地,又哪有那麼多工作崗位?”
謝承志點頭,向李文澤說:“剛才曉敏說,不是勸你們留在村裡,隻是希望你們了解所有的情況,多想想,回到城裡,面臨的是無業,留在村裡,失去的是城裡的繁華。”
村裡的生活固然清苦一些,可是走到現在,大家在廠裡至少已經是高中層的管理。
回去城裡,運氣好的,進廠當工人,運氣不好的,得自謀生路。
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孰輕孰重,那就看個人看重什麼了。
李文澤沉默一會兒,終于歎口氣,點點頭:“我回去了,會把這些話給大家說說,讓大家好好考慮。”
祝曉敏提醒:“也不隻是廠裡的知青,在别的大隊的也要說到。”
就是和他們同批的,還有曹麗清、石美琴幾個在别的大隊當老師,并沒有正式招工。
李文澤點點頭,心裡倒真的重新衡量這件事。
快吃晚飯的時候,外邊的雪下的更加大了,狼牙跑了一趟,去把江小晨拎了回來,大家就在廚房談談說說吃了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