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本書,王永才又找了三個同窗,連同他一起四個人,每日抽課餘時間抄書,十天時間便抄完了。
清荷說話算話,從羅氏手上拿到書,當即就付了錢。
當晚羅氏把錢拿給兒子,王永才從中數出屬于自己的那一份,交到羅氏手上:“娘,這是兒子頭一回親手掙的錢,娘留着,給自己買些喜歡的東西。”
王永才原本想給爺爺奶奶也買些禮物,但他知道這些年為了他讀書,他娘在家中受了二叔二嬸不少氣,便想先孝敬娘。
他能掙一份錢,就能掙到第二份,下一次掙的錢他就交給爺爺奶奶。
羅氏拿着屬于兒子那份錢,心中五味成雜。
她的兒子能自己掙錢了,還這麼孝順,願意把錢悉數給她,她不心疼兒子心疼誰?
羅氏拿着錢并沒有自己私藏起來,這些年兒子讀書,全靠公公婆婆支持。
她知道分辨好壞,兒子給她的錢,第二天她就交給了婆婆,并說是兒子讓她轉交的。
惹得張氏掉了好些淚珠子,一向嚴肅的王有富也偷摸着擦了擦眼睛。
老兩口心裡想着,就為大孫子的這份孝心,他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大孫子繼續念書。
有了書本,識字班第二天就開班了,除了六個女工,清荷還讓萬氏也跟着一塊學。
李氏和周明遠深怕自己也要去識字,一個去下地,一個抱過元宵跑出門,動作一個比一個塊。
李氏緊緊把元宵抱在懷裡,一個勁兒朝萬氏使眼色,催她趕緊去學字,那模樣看得清荷忍俊不禁。
奶奶都六十歲了,她哪會讓奶奶學認字,不過爹娘和楊九娘肯定是要學的,不學習不進步嘛。
就這樣,清荷每天抽出一個時辰教七個婦女識字,平均年齡三十多歲的一群人,看着書本直皺眉,一天認十個字,能記住五個就算不錯了。
才學了三天,識字班的婦女們對村裡讀書的孩子更敬佩了,光認字都這麼難,更别說這是做文章,這書啊,還得是腦子聰明的人才讀得下去。
七個人裡頭,最認真的是趙慧。
或許是怕管事的身份被換下來,也或許是清荷讓她不僅自己要會認字,還要負責教王長喜,趙慧上下工的路上都要拿書看上兩眼。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才五歲的小妞妞也不去玩了。
每天清荷講課的時候,她就在一旁拿着樹枝跟着比劃,起初清荷還以為她是在玩,後來發現這孩子竟然是在跟着學寫字,她考了小妞妞幾個字,沒想到小丫頭還都會寫。
這是個好苗子啊,清荷心中感歎,當即發了一套書和筆墨給妞妞,讓她每日也跟着一塊學。
原本學得不認真的女工們,見到一個五歲的孩子都比她們學得好,不由地暗暗臉紅,之後幾天的學習倒是更認真了些。
又過了兩天,清霞和譚玉嬌到了二房來,清霞一見到姐姐,便纏了上去:“姐,我也想來跟你學識字,可不可以啊?”
清霞一直羨慕清荷會認字會寫字,之前還想和姐姐一塊跟着清文學習,周大伯不讓她去,說她去了容易影響清文學習。
這次清荷教女工認字,清霞羨慕好幾天,最終還是忍不住,求了父母讓她過來一塊學。
劉氏和周明貴同樣疼愛女兒,原來不過是怕影響清文,現在有學習的機會,沒有不同意的道理。
“可以啊,你要想學明天就過來,不過你的書籍筆墨費要自己承擔,不是姐姐在乎那點錢。如今在這裡學識字的都是作坊的員工,明天你突然加進去,我怕會亂了套。”
妹妹願意學習,清荷高興還來不及,哪裡會不同意。
讀了書,眼界才開,她并不想妹妹以後變成眼光狹窄的婦人。
清霞得了姐姐的同意,笑得眉眼彎彎:“姐,我明白的,你要是不收我錢,明天大半個村子的人都要上你家來。”
“就是這個理,你攢錢不容易,回頭姐把錢悄悄補給你。”
清荷寵溺地捏捏妹妹的臉,側頭問一旁柔柔笑着的譚玉嬌:“大嫂,你要清霞一起來嗎?”
譚玉嬌還沒來得及回話,清霞便搶着答道:“大嫂不用,大嫂她會識字會算數,還會念詩,大嫂跟姐姐一樣厲害,還是大嫂鼓勵我去跟爹娘說的識字的事。”
清霞的誇獎叫譚玉嬌微微紅了臉,清荷更是一臉驚喜地看着她,又确認了一遍:“太好了,大嫂,清霞說的可是真的?”
“嗯,是真的。”
說起念書,譚玉嬌頗有些自豪:“小的時候同族的堂兄進了學堂,每天都跟我們炫耀自己學了什麼,我羨慕得緊,吵着鬧着也要去念書。”
“我爹去問了好幾個學堂,可學堂都不收姑娘家,我爹便自己在家教我,再後來我爹不知從哪裡找了個女夫子,把人請到家裡來教了我兩年,就為這事,族裡的那些長輩說了我爹好幾次。”
清荷感歎道:“譚伯伯真疼愛大嫂,能為了女兒做到這種地步,也是難得。”
“是啊,我爹是個很開明的人,從小到大都很疼愛我,隻要是合理的要求,我爹都會滿足我。”提起疼愛自己的父親,譚玉嬌眼中露出絲絲想念。
一個念過書的女子,整日被困在家裡,實在是可惜了:“大嫂,你願不願意來我家做清霞她們的夫子?”
“夫子?”譚玉嬌嘴裡複念了一遍這兩個字,繼而眼中的光亮越來越盛,最終她還是沒有立刻答應,而是道:“妹妹,我得回去問問你大哥和爹娘再給你答複。”
“好,我等大嫂的好消息。”大嫂回的是要回去問家裡人的意見,而不是她不願意。
清荷覺得這事有門兒,她大伯和大伯母會同意女兒識字,怎麼會不同意兒媳婦來教學。
等把識字班的事交給大嫂,她就能騰出手做其他事了。
第二天,清霞帶來了好消息,她爹娘和大哥都支持譚玉嬌做自己想做的事。
譚玉嬌得到公婆的支持,心情激動,今天一早回了娘家,要去把她的書都搬過來,她讓清霞轉告清荷一聲,明天她便過來。
識字班多了一個清霞後,果然有很多村民來問是不是都能免費識字,還送書籍筆墨。
不用周家人去說,女工們就幫着回答了,知道要收錢,而且還隻收女孩子後,很多人便歇了心思。
女孩子念什麼書啊,早晚都是要嫁到别人家的,學了有啥用,白瞎幾百文錢。
有歇了心思的,自然也有目光長遠看懂了識字好處的,願意把女兒送來認幾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