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果子怎麼賣
一家人往地裡去。
這時候裡面出來四個人,兩對年輕的夫妻,見到周家一家人,趕忙上前來行禮。
周果道:「忙去吧,我們就是來看看地莓長得怎麼樣了。」
李氏幾個已經去地頭了,一籠籠地莓苗子上,掛著一個個或青或紅或大或小的果子,有的還在開花,有的果子還沒滿月……
老爺子看著這幾畝地,剩下的幾畝地裡種了不少菜,他道:「現在還成,到時候要是地莓苗多了,他們幾個人在這裡豈不是連菜都沒得吃了?而且就這麼幾畝地,四個人是不是太多了?」
他種菜一個人都能種好幾畝,這才幾畝地莓,就要四個人了?
家裡人那麼多?
周果道:「這才剛開始,他們幾個也不是各個都擅長種這個,其他幾個都是來學怎麼種的,我還在尋摸地,到時候要實在找不到多餘的地,我就在松縣劈一塊地出來,把地莓苗移過去,這裡留兩個或是一個人就夠了,那邊才是大頭。」
松縣那地大啊,想要多少有多少。
周麥幾個行走在地裡,看到哪個順眼的就摘下來吃了,小花撅著個小屁股吃的眼睛都眯了起來。
周果也去了地裡,這幾畝地雖然不大,但真到了產果盛期,一天估摸著也能摘個四五十斤。
現在剛開始,每天能有個二三十斤頂天了。
李氏興沖沖走過來問道:「這果子你打算怎麼賣?」
原先家裡苗子少,加上在村裡太打眼了,就沒想著要把這玩意弄到外面賣,現在都移出來了,這一片片的,長勢那麼好,她一看,跟看到滿地的錢似的。
周果早就想好了,「這果子珍貴,又稀少,所以不是賣給普通人的,一斤八百九十九文!」
李氏倒抽一口涼氣,「這能賣的出去嗎?」
周果笑道:「娘,這地莓就算在南邊那也是個稀罕物,一般人家根本種不好,就算僥倖得幾顆苗一個月就死了,更別說北地了。
我在雲州那麼幾年,根本就沒在市面上見過這東西,就算是有,還沒在市面上出現,就被各個大戶們給瓜分完了,一般人是想見一顆都難,我賣八百九十九文不貴的。」
李氏一言難盡,這樣算起來,倒是真的不貴。
她聯想到自己,現在家裡日子好了,八百九十九文一斤的地莓,要是家裡沒吃過的,那也是願意花這個錢的。
別說一斤了,就是三五斤也行啊,哪怕十來斤呢,咬咬牙隻要孩子們喜歡吃,也是願意買的。
這樣想起來,一斤八百九十九文一斤的果子,好像也是不愁賣的,關鍵這也不多啊!
周果走到地頭也去翻找果子,都是翻找一些小果子,小果子可以留著自家吃,一斤九百文的果子,品相自然得好,要又大又紅的。
周谷問道:「我瞧著這些果子也能賣了,什麼時候摘?」
周果道:「鋪子已經準備好了,明日開始賣,我們明日可以早些過來,在地裡摘了就可以運到鋪子裡賣了,現在摘了等到明早就不新鮮了。」
會焉吧。
這個眾人也知道,以往家裡摘下來的地莓要是沒吃完,放一夜到第二日早上就沒那麼水靈了,這個得現摘現賣。
在地裡看了會,眼見著天色不早了,眾人上車回城了。
雲州這個宅子家裡人都還沒來過。
宅子裡就三五個下人,有門房跟灑掃廚房,周果不常來,幾個人也夠用。
家裡人感覺很新奇,雖然周家在雲州的宅子有好幾座,但這些宅子無一不都租了出去,每年收租金。
這租了出去的,別人家住著,自然就跟他們沒關係了,所以從來不覺得自己是雲州人。
但這會不一樣了,他們在雲州竟然有家有屋子了,豈不就是堂堂正正的雲州人?
周粟跟李來牽著小花滿屋子逛,雖然這隻是個三進的宅子,但該有的都有,甚至後院還有一個小花園,有假山甚至還有一個小魚塘,裡面當然沒有魚了,什麼都沒有。
但也被打理的很好,乾乾淨淨的,水一眼就能看到底,灑掃庭除的還是很勤快。
周麥跟周米則在看前院,想給自己尋摸一個屋子出來,大一點的,一半做起居一半做書房。
李氏則在後院看正房,見正房兩間都沒人住的樣子,問周果:「你住哪個屋?」
周果朝前院一指,「前面,我一個人哪裡都能住,夜晚了就在書房裡睡了,懶得折騰。」
她又喜歡在書房裡待著,這卧室也就晚上的時候才會回來住,乾脆就沒在這裡住。
李氏道:「那怎麼能成,書房是書房,以後你就住回來,你住東廂,我跟你大伯母住西廂。」
一般來說,東廂才是正房。
周果連忙道:「娘,還是你跟大伯母住東廂吧,我一個小娃子住什麼東廂啊,傳出去別人會說我輕狂的。」
李氏擺手,「這地方我們一年住不了兩回,倒是你,一年總是能住上幾個月,這正房空著幹什麼,這邊總比那邊要大,你就住這裡,這裡總比書房要舒服的多,你那書房書多了,一股味,哪裡住的舒服。」
說著就將自己跟許氏的行李搬到西廂房去了,閨女這些年管的事多了,東西也多,需要的地方就大。
不像她們兩個,每年見的人也就那些,也就多做幾套衣裳的事,兩個人擠一個屋子,怎麼也擠得下。
周果也就不再推辭,其實她住哪裡都是一樣的。
周谷跟吳丫也選了一個屋子,還給小花也選了一個。
小花現在年紀也大了,要慢慢的學著一個人睡,等過兩年,再跟他們睡就不合適了。
周粟跟李來兩個人也各選了一個。
周麥跟周米跟周果一樣,就住在前院了,覺得前院挺好的。
至於老爺子,還是老樣子,選了一個離廚房最近的地。
一個個選好屋子,廚娘已經把飯給做好了,桌子擺在院子裡,一家人坐在院子裡吃。
李氏打量著這個院子感慨道:「沒成想有一日我們在雲州竟然也有了家。」
雖然這幾年家裡日子蒸蒸日上,但在他們潛意識裡,他們就不是雲州人,每次來都是住客棧,跟客似的,這會乍一下成了主人,有些像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