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清淡的佛跳牆
他對周果道:「來,公子,你坐這。」
那是上首。
周果道:「大人,這裡是縣衙,你才是一縣之主!」
縣令堅持,「公子坐,鳳飛縣要是沒有你的到來,早晚怕是會成為一座死城,我的墳頭都要長草了,公子不僅是鳳飛縣老百姓的恩人,也是我的恩人,公子坐。」
都這樣說了,周果也不好意思再推辭,爽快道:「成,那我就僭越了。」
錢多道:「他都那麼說了,你隻管坐就是,一個位置而已。」
吳辣子點頭,「就是,那麼大個桌,坐哪還夾不到菜啊,都坐都坐,我們不講究那些虛頭巴腦的,菜上了就吃,餓死我得了!」
大家哈哈笑。
周果笑道:「你這段日子確實辛苦了,來,我們大家敬你一杯!」
大家共同舉起了杯子,一飲而盡,都覺得過癮。
周果拿起勺子盛了一勺子燉盅裡的東西,張廚竟然都那麼說了,這道菜今日肯定是下了最多功夫的,她得好好嘗嘗。
其他人對這清淡淡的佛跳牆不感興趣,一看就沒什麼油水,還是油亮亮的紅燒肉,紅燒魚,燒雞燒鴨這些東西好啊,一口下去滋滋冒油,才是最過癮的。
尤其是吳辣子,一口一塊紅燒肉,吃的嘴巴流油。
周果吃了一塊鹿蹄筋,軟糯鮮美,濃郁醇厚,眼睛大亮,不由擡頭看向張廚。
張廚正緊緊地盯著她,見她眼睛亮晶晶的,終於露出笑來,還點了點頭。
周果繼續埋頭吃,她覺的今日這年夜飯,她別的都不要,這一盅佛跳牆就足夠了。
真好吃啊,味道鮮美又複雜,層次豐富。
真是之前那低配版不能比的。
張廚看了一眼周果,對於其他人的反應絲毫不放在心上。
一旁的錢多可著勁吃雞裡蹦,吃油燜蝦……將一桌菜吃了個遍,一擡頭見周果還在吃那清淡的佛跳牆,忍不住道:「我嘗嘗,這什麼味啊,你怎麼光吃這東西?」
眼疾手快的夾了一塊火腿吃了,瞬間眼睛都瞪大了,看看周果,又看看那隻剩下半盅的佛跳牆,咽了咽口水。
「他娘的,這淡不拉幾的東西竟然是這個味道的?」
「嗯?」
其他人都擡頭看過來,「什麼味道的?」
周果道:「來,都嘗嘗,你們別看淡,其實真的挺好吃的,畢竟是張廚做的。」
還是他點名的,想想也知道味道指定不差,可惜沒人吃,沒那個慧眼。
大家都笑嘻嘻的伸筷子,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周果眼見不對,也伸筷子,連忙撈了幾塊蹄筋跟火腿到碗裡。
這一波過去,燉盅裡就隻剩下最後一點湯了。
最後一點湯被錢多搶了去,跟吳江兩個人分了,邊分邊道:「公子真不夠意思,吃到了這樣的好東西竟然還藏著掖著不說,要不是我聰明,搶著吃了一口,年夜飯吃完也不知道這東西是個什麼味。」
周果道:「我可沒藏著掖著,你自己耳朵不行,沒聽見開飯之前張廚說的話,倒怪上我了。」
錢多哼哼兩聲不說話了,埋頭吃,吃一半嘆氣,看著張廚不說話,可惜這廚子是大當家的,要不然跟著他走,他一年到頭,不知道會享多少口福!
張廚子笑眯眯的,自己做的菜能被那麼多人喜歡,他比誰都高興。
一旁的縣令看著這些人不顧周果的身份直接在她跟前搶,也是一呆,她這樣的身份還能跟下面的人打成一片,也是難得。
佛跳牆吃完了。
周果嘆氣,不過,別的菜也很好吃,張廚會的菜各個不一樣,好像什麼菜系都會一些,個個都是精品。
她吃的滿足不已。
年夜飯吃了半個多時辰才散夥。
縣令身子還沒恢復好,熬不得大夜,早早的就去睡了。
周果帶著自己人開始守歲,然後一個個給發紅封。
「今日除夕,按照慣例,大家都有份,來,一人一個。」
大家笑眯眯的接過。
吳辣子接過就要打開,被錢多按住了,「吳大當家,這可不行,哪有當著人的面拆紅封的,這個得你私下再拆開。」
吳辣子覺得有理,收起來。
大暑幾個面面相覷,拆紅封的手一頓,默默地把紅封塞進了懷裡,他們之前可都是隨便拆的,哪管那麼多?
周果一笑,這些紅封數目肯定不會一樣,吳辣子今年剛來,也不能跟吳江錢多比,自然要少些,分開拆也好。
時辰一過,放了鞭炮,吃了宵夜,一夥人就去睡了。
周果跟往常一樣,沾枕即著。
其他人都沒急著睡,拆開了紅封。
大暑幾個翻來覆去的看著紅封裡的銀錢,覺得不能相信,這比往年可要豐厚的多!
吳辣子獃獃地捧著那輕飄飄的一張銀票,她原本不抱什麼希望,那麼薄,豈不知竟然是銀票!
這麼大的一張啊!
她跟在周果身邊,滿打滿算,也才一兩個月,怎麼就能得那麼多錢?
在山上那麼多年,當了那麼多年的大當家,手裡的私房錢,也才差不多這個數的兩個,她這才當鏢頭一個多月,就得了這麼多錢!
說出去,誰敢相信呢。
一個鏢頭竟然那麼賺錢!
想起周果給那麼多人都發了,甚至連張廚的小徒弟,包括縣衙的下人,也都有一份,不由深深的感慨,「公子真是有錢啊!錢多的沒處花,竟然看見人就給,人人有份,也忒大方了!」
可不是大方,她除夕這晚上的賞錢,就給出去了三千多兩。
鏢局裡跟著來壓貨的那一千多人,人人有份!
雖然不多,但一兩貫足以讓人高興了。
往年他們在山上,一年還存不下來這個錢!
大家歡歡喜喜的抱著錢入睡,覺得跟著周果肯定沒錯,這才多久,他們就賺了那麼多錢,聽說,在鏢局,隻要乾的好,每個月都能得賞錢。
有的人一年下來,能得十幾二十兩。
這個錢,夠普通人家,省省儉儉吃好幾年了。
縣衙的幾個下人捧著錢又歡喜又憂愁,也不知道大人知道了,會不會讓他們退回去。
第二日,縣令一大早就知道了。
周果大手筆,一人給了一兩,老僕給了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