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公主權傾朝野,魚塘擠不下了

第一卷:默認 第534章 放榜之日

  還不到放榜的日子,卷紙已經批閱完了,梁崇月在長生天内不必早起上朝,不用批閱奏折,日子好不快哉。

  “殿下,距離放榜的日子還有十日不到,何尚書的府邸都快修繕好了,有些事情,也該提上日程了吧。”

  梁崇月躺在躺椅上,聞着風中的陣陣花香,任由李彧安為她捏肩捶腿,睜眼就是李彧安那張俊朗的臉。

  “不急,還不到時候,井随泱親手放火燒的府邸,哪能這麼快就修好了。”

  井随泱一把火将何尚書睡覺的院子都給燒毀了,木闆殼子底下的機關暴露出來,床闆碳化,底下就剩個空殼子了,何尚書現在還每日都沉浸在丢東西的恐懼中。

  太早将遊戲攤開來玩就沒意思了,不知來期的死刑才有盼頭。

  李彧安聞言也不再多說什麼,梁崇月把玩着手中的玉撚,雖然有些事情不方便言明,但暗地裡給點提示還是可以的。

  “殿下,高陽郡主的信到了。”

  雲苓拿着門房送來的信件上樓,将信件送到了殿下的手邊。

  梁崇月将其拆開看完後,随手丢到一旁燒了。

  “卞媽媽可走了?”

  “還未。”

  梁崇月眼底冷意盡顯,絲毫不掩飾的不屑:

  “将先前平南王妃送給本宮的镯子取來送到卞媽媽手上,她知道該怎麼做。”

  早年間平南王妃想要攀附她時,送給過她一隻很是華貴的镯子,說是傳家的寶貝,梁崇月直接讓人收進了庫房。

  如今一個在外求她辦事,一個在貢院裡寫小作文,卻都不願意給點實際的,打發叫花子呢?

  雲苓領命退下,梁崇月又和李彧安閑聊了一番關于考生名次的事情。

  “殿下若是已經定好,我就讓書局去印了。”

  梁崇月微微點頭,李彧安離開後,打開面闆算了算平南王妃和其母家的勢力,相比之下,平南王妃給出來的條件實在一般。

  她是未來天子,不痛不癢的這點東西就想求她幫忙,當初還不如不說,就算是不說,她也會保證春闱的公平。

  說了之後,反而有種,她維持的公平是為了她平南王妃一樣。

  日子一天天過去,自從貢院着火之後,京城就沒有一日是平靜的。

  梁崇月讓人安排了幾個當年在何尚書暗箱操作下被換了卷紙,頂替了功名的舉子進京控告何尚書和那些冒名頂替了他們的人。

  如今的大理寺卿是她的人,不論何尚書和那些人送多少的禮都招收不誤,事是一點都不給辦的。

  問就是放心,至于放的什麼心,就不知道是安心,還是死心了。

  梁崇月喜歡熱鬧一點的京城,遍地都是熱鬧,足不出戶都聽不完,斐禾不在,平安就接替了他傳消息的任務,每天像是說相聲一樣的變着法的說給她聽。

  “殿下,何尚書已經被陛下摘了烏紗帽,打入大獄了,何尚書在大殿上一直喊冤枉,沒一個人敢多說一句話的。”

  “如今的禮部是秦斷玉大人在代理,禮部最近也消停了不少。”

  秦斷玉這個聰明人,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想來等到何尚書一事結束,渣爹屬意他成為新的禮部尚書。

  “秦大人親自送了不少的名貴藥材前來,祝願殿下早日康複。”

  平安說這個話,那秦斷玉送來的那些東西,雲苓一定已經檢查過了。

  “既是好意就收下吧。”

  京城裡連着整整一月都在籠罩在一股詭異的壓迫下,叫人喘不上氣來,越是靠近放榜的日子,曲安官道上朝着太女府張望的考生就越多。

  負責此次監考的太女殿下中箭不知生死,禮部尚書因為收受賄賂被押入大牢,說是等到事情查明,可大理寺一直也沒有進展。

  饒是如此,到了放榜那日,榜前還是圍得水洩不通,都是前來看榜的考生。

  與往昔唯一不同的就是今年榜下捉婿的人少了不少,想來是因為卷紙丢失一事,加之何尚書貪污腐敗,就連科舉都能造假,那些商賈之家也怕捉到個假的回去,再毀了辛辛苦苦打下的基業。

  梁崇月站在望江樓的最高處,靜靜的瞧着榜前的熱鬧,李彧安代她下去主持此事,她隻需在此時靜等聽考生們喜悅的歡呼聲即可。

  “東西都準備好了?”

  梁崇月與李彧安對視上的那一眼,開口朝着平安問道。

  “回殿下,都準備好了,李太師已經準備好了一切,隻等放榜結束,便可真相大白。”

  上一次何尚書出事,并沒有完全将他背後那些人全都牽扯出來,梁崇月今日就要站在京城最熱鬧的酒樓,看着大夏政壇上新星升起的同時,瞧着那些人跌落雲端。

  “殿下,時間到了。”

  雲苓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寫着考生成績的杏榜上的紅綢落下,剛才還相互攀談的考生們頓時一同噤聲,眼裡隻有那幾張紅豔豔的榜單。

  若不是有官兵攔着,怕是都要沖上去,趴在上面看了。

  “殿下,奴婢瞧着那邊幾個考生的神情有些不對。”

  梁崇月的目光順着雲苓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真看見幾個神色不對勁的考生站在人群之中,卻對杏榜上的名次并不感興趣,隻一味的竊竊私語。

  “不必管他們,京城最近不太平,定然有人想趁機鬧事,李側君會處理好的。”

  放榜前一日,梁崇月就和李彧安商量好了今日的一切事宜,就連今日可能會發生的事情都設想了一遍。

  貢院那把火定然不止有何尚書一人參與其中,畢竟何尚書這些年被權錢熏黑了雙眼和膽量,哪有膽子派人射殺她。

  何尚書現在在大牢裡,外面的人比他還要着急,當年的事情每揭開一點就意味着有人要進去陪何尚書了。

  貢院燒毀,卷紙丢失,這些人本來要解決的隻有在大牢裡管不住嘴的何尚書。

  現在到了放榜日,杏榜的出現,就是在告訴這些人,隻有貢院被燒是真的,卷紙沒有丢,他們神通廣大的太女殿下或許也沒什麼事。

  所以涉事其中的官員家裡被燒,就是殿下在報貢院被燒之仇。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