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劉氏
聽到胡強這般哭訴,劉氏連忙輕聲安慰道:
「好了好了,強郎莫哭了,我扶你起來,咱們先坐到那邊的石凳子上去好好說話。」
說著,她便小心翼翼地攙扶起胡強,將他扶到石凳上坐了下來。
劉氏的眼中卻是飛快地閃過一絲鄙夷與不屑,心中暗自吐槽著胡強。
哼!真沒出息,堂堂七尺男兒竟然如此窩囊,簡直就是個十足的慫包蛋!
這邊將胡強安撫好,看到胡老太仍舊癱坐在不遠處的地面上,扯著嗓子不停地哀嚎著。
她隻好暫時壓下心頭的不耐煩,快步走上前去好言好語地哄勸著,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將胡老太也從地上扶了起來。
「眉兒呀,還是你良心啊!那個該死的沐蓮簡直就是個害人精吶!她竟然狠心地帶走了咱們家整整一半的家產!這個下賤的女人,怎麼不去死啊?」
胡老太滿臉怒容地坐在凳子上,一邊用手不停地拍打著胸口,一邊咬牙切齒地咒罵著沐蓮。
站在一旁的劉氏看著胡老太這副氣急敗壞的模樣,心中暗自覺得好笑,但表面上卻不得不裝出一副溫柔體貼的樣子來輕聲安撫道:
「娘,您彆氣壞了身子,氣大傷身哪。錢沒了我們還可以再掙……」
然而,就在胡老太低頭抽泣的時候,劉氏的嘴角卻微微上揚,露出了一抹鄙夷的笑容。
劉氏心裡跟明鏡似的,她清楚得很,胡老太口中所說的那一半家產壓根兒就不屬於他們胡家。
那分明是人家沐蓮自己的嫁妝,被眼前這個老虔婆拿去了而已。
她剛才躲在門口偷偷聽了許久,關於嫁妝的事情她都聽得清清楚楚的。
自從她來到胡家之後,沐蓮這個正房娘子雖對她沒什麼好臉色,但從來都沒有故意刁難過她。
反倒是胡老太這個不講理的老虔婆總是沒事找事,經常找她麻煩。
劉氏心裡不禁暗暗嘆息,如果不是為了自己年幼的女兒和腹中尚未出世的孩子考慮,她也不想去爭那平妻之位,更加懶得理會這些破事兒。
胡家本來就隻是個小門小戶。
她是卑微的妾室,那她的孩子就是地位底下的庶女庶子。
按照常理來說,這些身份低微的庶女,將來要是想風風光光地嫁人做正室夫人,要麼就得下嫁到條件更差的人家去,要麼就隻能嫁給同為庶出的男子。
如果想要攀附權貴、高嫁豪門,那就隻剩下給別人當小妾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所以,她不得不為自己,孩兒爭一爭,不過她原本也沒想過要使什麼手段上位,隻期望自己肚子裡是個兒子。
胡強答應過她,若是個兒子就擡她做平妻。
如今倒省了,他倆和離了。
她隻要好好哄哄這娘倆,讓她們將自己扶正即可。
沐家的院子裡,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
王翠英急匆匆的邁著步子走進院子,一眼便瞧見自家婆母坐在院中,雙肩微微顫抖,淚水如決堤之水般順著臉頰滑落,那模樣令人心疼不已。
「娘,您這是怎麼了?」
王翠英急忙上前,關切地問道。
隻見周氏擡起手,用帕子輕輕擦拭著眼角的淚花,然後一把握住兒媳的雙手,聲音略帶哽咽地說道:
「翠英啊,你兩個妹妹,一個和離了,另一個……死了相公!她們可都還年輕呢,這往後的日子可咋過喲!」
王翠英聞言,瞪大了雙眼,滿臉驚愕之色,嘴巴張得大大的,幾乎能塞進一顆雞蛋。
她難以置信地脫口而出:「啥?娘,您說沐蓮和離啦?」
兩個妹妹,不就是沐蓮和沐妍嗎,沐妍相公沒了她知道,那和離的那個就是沐蓮了。
周氏也不回答,她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悲痛,又掩面嗚嗚地哭了起來。
王翠英見狀,趕忙安慰道:「娘,您先別哭了,身子要緊吶!」
說著,她將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的王清兒。
王清兒心領神會,連忙朝著婆母點了點頭,表示周氏所言屬實。
得到確認之後,王翠英心中一下子輕鬆了不少。
其實,對於小姑子沐蓮的婚姻狀況,她早有不滿。
那個胡強的德行根本就配不上溫柔善良的沐蓮。
如今聽到沐蓮和離的消息,王翠英不僅沒有絲毫惋惜之情,反而暗自感到欣喜。
「娘,您也別太難過了。依我看吶,沐蓮早就該跟那個胡強和離。他那樣的人,哪裡算得上是良配?我早就瞧他不順眼了!」
王翠英一邊輕拍著周氏的後背,一邊憤憤不平地說道。
看到婆母那一臉悲傷欲絕、淚水漣漣的模樣,她心中充滿了疑惑與不解,完全不明白婆母為何如此傷心難過。
在她看來,這是一件好事。
即便不明所以,王翠英依然輕輕地握住婆母那雙微微顫抖的手,柔聲安慰道:
「娘啊,您且放寬心吧。雖說如今情況有些複雜,但兩個妹妹也不是孤立無援。她們不是還有您,還有我們這一大家子的親人嗎,隻要咱們家有一口飯吃,那就絕對不會虧待了兩位妹妹的。
沐妍如今自立門戶,過得很好,沐蓮定然也可以的。」
王翠英稍稍停頓思考了片刻後,接著又緩聲說道:
「蓮兒要是願意留在家中,那自然是再好不過;可倘若她心裡有所顧慮,不想住在這兒,咱們大可以買下沐妍家隔壁的那個院子給她。」
「這樣一來,兩姐妹就能成為鄰居,相互之間也好有個照應。咱們再給她購置一些田地,到時候無論是自己耕種還是租出去收租,都能確保她們的生活有著穩定的收入來源,日子照樣能夠過得紅紅火火的。」
一直站在在旁邊的王清兒,聽到婆婆這番話,心下想著,我的這位婆婆怎會如此之好?簡直就是太過完美無瑕了吧!
不但婆媳之間的關係相處得極為融洽和睦,就連跟姑嫂之間的感情也是這般深厚親密。
甚至對於已經和離歸家的小姑子,都能夠做到如此坦然地接納。
想來這世間恐怕也沒有多少人能夠像婆母這樣心地善良、寬容大度的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