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虎口奪食
莓蘿端來一碗補氣養血的湯藥,阿琳楚在旁邊驗毒,她的臉上寫著為了穆錦安,她可得罪任何人。
阿琳楚誰都不信,她必須按照謝馳北吩咐辦事。
番薯近來更是無法進屋內伺候,琪琪格學會把脈後,還給穆錦安把過一次脈,現在都不能隨意接近穆錦安。
謝馳北太擔心她遇到半分暗算,走之前給阿琳楚下了死命令,也叮囑薛太醫,不能讓任何人知道穆錦安身體狀況。
待莓蘿離開後,顧紋軒看著穆錦安,他知道涿州重要性。
顧紋軒道:「幽州,橫淄,涿州,燕州,四州原是休戚與共,陳宣和範錚在幽州多年,他們敗給你,這兩州刺史對你恨之入骨,我們想虎口奪食,必得做好萬全之策。」
穆錦安暫且不談臨近幽州東北側的橫淄,先說燕州形勢:
「自胡、衛國滅後,太上皇將部分外族土地劃入幽州橫淄,給燕州和涿州劃了幽州幾座城池。」
「朔玄河原幽,燕涿橫淄,州名有所更改,涿州原是幽州西邊小城,太上皇在幽州東南劃出城池,改為涿州,意為挾制幽州土地、財政、兵力獨大。」
「太上皇特將海貿交給涿州,從前外族與幽涿互市,涿州近港口,最為富庶。」
「燕州西近河原,隔州望南,適合做東南穗庭海貿貨物、大盛中原、南邊、西邊在東北的商道集散地。」
「燕州刺史姓周,名喚周申茂,是穗庭都督周睦義弟,他的稅倒是乾淨?」
顧紋軒知道遠離皇城的地方官,手裡多少都有些錢財私兵。
最好對付的就是莽撞易怒者,最難對付的就是將表面功夫做到極緻的人,他們上能攀附重臣,下可任用土匪。
有賊心卻謹慎的官員甚至不想升任到帝都,那樣會束縛手腳,偏居一隅的真諦是為非作歹。
「陳宣有造反心思,燕涿兩州刺史與他時常往來,他們知道實情卻未稟報給盛安,可見是想在叛亂中撈幾分好處。」
「我來寫信,你的字跡不可暴露。」
穆錦安現在是幽州都督,也是王爺,居心叵測者會想盡辦法攻擊她,字跡這樣的事其實也是大事。
穆錦安見顧紋軒心事重重,想必未問到琪琪格失蹤去了何處,現在是她絕地反擊的重要時刻,兒女情長和心慈手軟隻會讓她身陷囹圄。
穆錦安自幼就是沒有根的浮萍,朋友知己於她而說就是奢望,她孤獨慣了,也記得痛的滋味,記得陷入水牢時的絕望,她必須萬事小心。
當別人是需要救贖的子民時,她就是愛民的王爺,可以渡子民一程,若別人背叛她,她會毫不猶豫出手。
孤鷹振翅攜著幽州的陰雲飄到南邊燕州,高山冷風帶著漫不經心的殺氣沖入燕州刺史府邸,颳起掛滿庭院的朱紅紗。
堂前景麗,琴音綿綿,幾位美貌錫鹿女正在喂男子喝酒,桌上擺著幾十道美味佳肴。
「大人,您再喝一杯。」
紅紗後方是五六位舞姬,隔紗隻能看到婀娜身影,好不雅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坐在主位的近四十歲男子大腹便便,面相富貴,他說完這句話,嘴裡還哼唱江南小曲。
此人便是周申茂,他懶散地倚在錫鹿女肩膀,見到下屬送來書信,便坐直了身體,方才浪蕩悠閑的臉色立刻嚴肅:「你們都下去。」
隻留下一人,這人便是陳橫望,陳宣最有能耐的一子,他當初為保自己,讓暉帝殺他兄弟陳陽望,後來成為臨王謝允德謀士。
暉帝殺嫡長子趙王後,開始格外器重謝允德。
陳橫望為謝允德能成為太子,千裡迢迢趕來燕州,就是想拉攏周申茂,他見周申茂神情嚴肅又狡黠:
「周大人,可是曦王信箋?想讓您成為她這位幽州叛賊盟友?」
周申茂見陳橫望不繞彎子,聰明人不打啞謎,陳宣在幽州時,他沒少和陳橫望來往,都很了解對方脾性。
三年戰亂時,陳橫望還救過一次周申茂,二人交情不淺。
周申茂對陳橫望除了感激,還有欽佩,叛賊陳宣的兒子竟然成為王爺幕僚。
周申茂直接將信塞給陳橫望,陳橫望看著穆錦安的謀劃,他笑著的面色逐漸陰冷。
當初若非穆錦安和謝馳北,他現在或許就是王爺,還用背著叛賊之子的罪名如履薄冰嗎?
也是穆景翊將他抓去盛安城,他對穆錦安的恨意比暉帝還甚。
穆錦安的計劃若實施成功,那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軍餉。
陳橫望道:「周兄,穆錦安與朝廷為敵,您萬不可中她奸計,她想讓燕州成為大盛東北商貿集中地,是為得到燕州糧食和稅銀,再過河拆橋,奪您刺史之位。」
周申茂露出八顆牙齒的傻笑,牙縫還有沾著的羊肉。
他一邊吃味道鮮美的羊肉,一邊喘粗氣笑道:「涿州刺史盛源靖也如此提醒我,他送給我許多人蔘,你回盛安城時,替我送給臨王殿下。」
陳橫望這才鬆弛幾分,看來周申茂更偏向於謝允德,連盛源靖也如此,涿燕若全力攻打幽州,穆錦安也會受損。
陳橫望開口就是攻城:「穆錦安方統領幽州兵馬,若她打一次敗仗,軍心定會渙散,你立下汗馬功勞,陛下便封你為侯。」
周申茂不過是周氏義子,在家中不受半分待見,除了刺史之位,他若能封侯,也算揚眉吐氣。
周申茂又喝葡萄美酒,想了想:「陛下未殺陳橫望,是為今日阻穆錦安回帝都?陛下知道我和陳橫望有舊情?陛下如此深謀遠慮嗎?」
「若真如此,我不打也得打,否則坐不穩刺史之位。」
暉帝要貶周申茂,那就是一道聖旨的事,周申茂還要顧及東南穗庭的周睦,他現在必須選擇站在暉帝這邊。
周申茂見陳橫望盯著他臉色想要確定答案,他有時做事會請盛源靖給他拿主意。
幽州有十多萬兵馬,他不想打敗仗,便道:「容我考慮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