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七十年代,兩地分居的生活

第41章 第一次讀女同志的來信

   猶豫再三,張朝陽還是拿起信封,撕開,抽出信紙。

   “張朝陽同志你好:

   我是許笛,王姨介紹了你的情況,說你是有責任心,尊重女性,有能力養家的好青年。

   我呢,介紹一下我自己。

   我叫許笛,今年十八周歲了。身高一米六五,體重五十六公斤。高中畢業,現在在百貨大樓倉儲部工作。

   我很佩服人民子弟兵,覺得你們是最可愛的人。

   寄出這封信,就是和你打個招呼,如果你對介紹對象這件事沒有什麼反感,咱們可以先通信。

   重要的事情都說完了,祝你一切順利,平平安安。”

   張朝陽看着這張信紙,上面幹淨娟秀的字迹,能看出來,這是一個性格開朗,樂觀的姑娘。

   張朝陽長到這麼大,第一次真正的和一個姑娘通信。

   以前,大院的子弟,喜歡騎着二八大杠,在姑娘面前呼嘯來去,覺得特别的有面。

   還有很多人,車後座上還坐着京都大妞,紅色的圍脖,随風飄蕩,留下一串銀鈴般的笑聲。

   張朝陽可能天生就少一根筋,對這些都不感興趣。

   哪怕有姑娘對他有好感,他也禮貌的拒絕,覺得沒意思。

   從小在奶奶身邊長大,覺得女孩子,要像奶奶那樣,堅強,樂觀,心胸開闊。

   對于動不動就使小性子的女孩子,哪怕是他親妹妹或者堂妹,他也不能容忍。

   從信裡,張朝陽感覺許同志的性格,和他奶奶有點像,心裡的好感,油然而生。

   想想自己寄出的信,也不知道許同志看完以後,會有什麼想法,會不會被吓到,打了退堂鼓。

   張朝陽又拿起第二封信,拆開,抽出信紙。

   “張朝陽同志你好:

   你寄過來的信我收到了,對于你的擔心,我能理解,但是我有信心可以克服。

   雖然像你說的,如果選擇和你結婚,我要面對的困難會很多。

   不能随軍,長期兩地分居,獨自面對家裡的瑣事,将來,可能要獨自撫養孩子……

   你所說的一切,我都考慮過,也深思熟慮的想過。問過自己,自己能不能做好一個軍人的家屬。

   仔細想過以後,覺得沒有問題。雖然要長期兩地分居,但是我知道你在保家衛國,心裡的信念感也随之增強。

   和我們的父輩比起來,現在的條件已經好太多了,一切困難都可以克服。

   所以,張朝陽同志,我覺得自己考慮好了,可以勝任軍嫂一職。”

   張朝陽盯着手裡的信紙,腦子裡把信上的内容又回憶一遍。

   許同志倒是勇敢,也很大膽。

   從信裡,體現出她對軍人的崇拜,但是,又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張朝陽放下信紙,閉上眼睛,思考着。

   他不結婚是不可能的,其他人可以不在意,但是,奶奶的感受他不能不考慮。

   他的職業原因,注定要和妻子長期兩地分居。那麼,找一個奶奶喜歡,自己又不反感的女同志組成家庭,也不是不可以。

   他不能給予妻子無時無刻的陪伴,但是,他能給予她忠誠,工資也能按時上交。

   想做就做,張朝陽從來不是優柔寡斷的性子。

   快速的寫好回信,準備明天寄出去。

   而京城的許笛,信寄出去以後,就沒在多想。

   張朝陽的條件雖然很符合她的要求,但也不是非他不可。

   最近,天氣越來越冷了,都進入冬季了。

   路上的行人,都是裹得很嚴實,除了一雙眼睛,都包起來了。

   穿着大棉褲,走路都覺得費勁多了。

   她和金衛東的合作已經有段時間了,期間一直沒有出過錯。

   每個周末,許笛找時間去送貨,每次都是固定的,五百個雞蛋,二十隻公雞。

   至于水果,她決定過年之前再往外倒騰。到時候倒騰東西的人多了去了,種類也繁多,她那點水果,也不顯眼了。

   金衛東呢,提前把錢放在山洞的固定地方。

   許笛送貨的時候,拿了錢,放下東西,就離開。

   這塊很隐蔽,至今為止,沒被任何人發現。

   來到七十年代一年多了,許笛現在有了工作,有了不少的積蓄,接下來,找一個合适的男人,生幾個孩子,快快樂樂的過一生。

   又一個周末,許笛拎着袋子,裡面裝着土,去了梁家。

   “許笛,快進來,外面冷吧?”

   “王姨,還行,我穿的多。芳姐她們呢,沒在家?”

   “回娘家了,她堂妹今天訂婚。”

   王姨幫着許笛把袋子拎進屋,準備在屋裡種點菜。

   去年種的那些,都供上康康吃了,一個冬天,胖了三斤,都沒怎麼感冒,一次院都沒住。

   “那真是不巧了,我還想着和康康玩會呢。”

   許笛挺喜歡康康的,還有她侄子許平安,都是好玩的年紀,懵懵懂懂的,呆萌可愛。

   “下周有空你再過來,康康也念叨你呢。

   對了,和朝陽通上信了嗎?”

   王姨很關心這事,之前也問過,那時候許笛說自己寫信寄過去了,還沒有收到張同志的信。

   “嗯,收到張同志的信了。”

   許笛想着自己的第二封信,也不知道張朝陽同志會不會被吓到。

   這時候的人還是比較含蓄的,尤其男女之間的措辭,那是相當的謹慎,很少有她那麼直白的。

   可是,許笛不喜歡墨叽。尤其,他們距離這麼遠,一封信,最快也要一個月能到達。

   “真的,朝陽在信裡怎麼說。那孩子,嘴比較笨,不太會說好聽的話。”

   王姨很擔心,張朝陽說話太直,把好好的事情,弄黃了。

   “王姨,張同志心裡分析了一些弊端。如果和他結婚的話,我會很辛苦。”

   “那倒是實話,朝陽沒有說謊。”

   許笛想想,張同志倒是挺實在,沒有說些花言巧語,也沒有畫些大餅給她。

   也許是沒相中她,借此吓走她,也許,是提前給她打個預防針,讓她心裡有數。

   不管什麼原因,也要等他第二封信,應該會有個說法。

   “王姨,我收到信以後,又寫了第二封信過去。表明了我的态度,我不介意以後兩地分居,也有信心當好軍嫂。

   至于張同志怎麼想的,我還不知道,因為我沒接到他的回信。”

   許笛算了日子,信應該到了。

   “朝陽應該又出任務了,他不是那麼糊塗的人。不管他怎麼想的,都會給你寫回信。

   你再等等,不會不寫信的。”

   王姨就怕許笛一時氣餒,放棄通信,至此斷了聯系。

   “我知道,沒想就這麼放棄。離過年還有段時間呢,年前,我想,怎麼也能收到張同志的信。”

   許笛不着急,過年她才十九歲,還等得起。

   主要是碰到一個符合她要求的男同志不太容易。

   “對,一定能收到。”

   王姨和許笛忙活一上午,才把花盆都種上,還給錢奶奶留了不少土和韭菜根,還有一些菜種。

   聽王姨說,錢奶奶沒在家,許笛就沒有過去。

   在梁家吃完午飯,才離開。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