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知青重生想消遙,扣個軍婚被鎖死

第32章 誰的主意

   怎麼是說小夥子?

   祝曉敏奇怪了:“錢秃子自己沒說被誰打的?”

   黃小娟搖頭:“他說他走的好好的,後邊飛來塊石頭,就把他砸暈了。”

   看來,這錢秃子也不想别人知道他做的惡心事。

   祝曉敏眨眼睛:“那他暈在哪兒了,總知道吧?問一問誰到過那裡不就完了?”

   黃小娟又搖頭:“他說是在村口,那裡誰會不去?上哪查去?”說着,抓把瓜子給她,“嘗嘗,我家院子裡自己種的。”

   祝曉敏聽到錢秃子的消息,知道前天的事不會傳出去,心裡更松快一點,道了謝,吃着瓜子,聽黃小娟聊八卦。

   一會兒謝承志進來,看看祝曉敏問:“現在有沒有工作?沒有的話,跟我回去吧,我們有任務。”

   “哦,好!”祝曉敏立刻答應一聲,和黃小娟打聲招呼,跳起來跟着他走了。

   一直到出了大隊部的院子,這才問:“什麼任務?”

   謝承志搖頭:“昨天志安不是說要上山嗎?我幹脆把這活兒攬了下來,還能給我們記個工分,可我要回去,你一會兒自己走不安全,我就說讓你幫忙。”

   原來是考慮到她的安全。

   祝曉敏心裡溫暖,由衷的說:“還是你們好。”

   謝承志笑:“知青點就是我們的家嘛。”

   是啊,上一世,有好幾年,這些知青就如同她的家人。

   祝曉敏認同的點頭,也不再說煽情的話,問:“葡萄樹有沒有提?”

   謝承志搖頭:“反正就是我們院子裡種,回頭和常隊長直接說好一點。”

   “嗯!”祝曉敏應一聲,“你做事最靠譜。”

   兩人說說笑笑,已經回去知青點,謝承志把事情說一回,男知青們立刻熱烈響應。

   苗詩文笑說:“今天我們多燙些餅子,你們帶上,萬一山上餓了随時可以吃。”

   “窩頭吧,餅子太幹了。”祝曉敏提議。

   苗詩文笑:“反正你總比我周到。”

   商量好,兩人去小糧倉取玉米面,準備午飯和明天男知青要帶的幹糧。

   第二天,宋志安、邢慶生兩人組織了一組和三組的人,跟着謝承志和祝曉敏去大部隊,在計分員那裡記了任務直接上了山。

   第三天,換成二組和四組,二組的組長吳緒林不在,就都由四組的組長項志寬帶着。

   等張巧梅、聶一飛、楊愛軍和吳緒林從宣傳隊回來,這裡的堪測任務已經有了大概,剩下的就是計算面積之類的瑣事。

   聶一飛聽說要種果樹,眼睛瞬間睜大,立刻問:“這是誰的主意?怎麼想起來種果樹?”

   謝承志當然不會說是祝曉敏的主意,接口說:“是社裡決定的,今年我們林場的任務是植樹造林兩萬畝,其中百分之八十還是楊、松之類的樹木,剩下百分之二十我們自己決定,這是隊裡讨論的結果,隻是把前期堪測的任務交給我們。”

   聶一飛聽說是隊裡的決定,也就不再說話。

   出去的時候,楊愛軍回頭看一眼祝曉敏,欲言又止。到了晚上,終究還是沒忍住,挑沒人的時候向祝曉敏低聲說:“以後不要什麼事都和張巧梅說了。”

   “怎麼了?”祝曉敏問。

   楊愛軍沉默一下,卻沒說出來,又重複一句:“你别說就行了,尤其是你的私事。”說完直接走了,留下祝曉敏一個人莫名其妙。

   轉眼又是一個月,山上的雪都已經化了,大隊部也開始動員勞動。

   現在山上還沒有完全解凍,大家要做的就是修理、修補農具和其他的工具,大隊部院子裡一下子熱鬧起來。

   隔這一個月,錢秃子腦袋上的傷口已經好了,隻是秃了的頭上留下一塊疤,見到祝曉敏,眼神恨恨的,可是肆無忌禅打量她的目光,表示他還是沒有斷了那個念頭。

   祝曉敏也隻能視而不見,每次過來,眼皮都不擡一下。

   而在知青點,苗詩文也準備了幾個大背簍,準備過幾天上山帶上。

   沒有别的,春天一到,楊樹上結滿了楊花,恒陰縣的人管它叫楊毛。

   在楊毛自然掉落的時候,他們可以在勞動的間隙把楊毛撿來,那東西味道雖然有些苦,但是可以涼拌,還可以炒菜,也可以做成餡料,或者混在雜糧面裡烙成餅,也是非常美味。

   那就是大自然的恩賜。

   每年這個時候,苗詩文都要歎氣,惋惜這些東西除了晾幹沒有别的辦法儲存,而晾幹之後會造成表面一層細碎顆粒的脫落,而最好的味道就是那些。

   這一次,聽到她又念叨,祝曉敏也有些惋惜。

   往後的十幾二十年,冰箱漸漸走入人們的生活,在那個時候,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可是在上一世,在她擁有很多現代化電器之後,卻已經沒有這滿山的楊毛可撿了。

   清明剛過,萬物複蘇,春耕工作也轟轟烈烈的展開,少有的農田種好,跟着來的就是開山造林。

   每天,大家都是一起出門,到大隊部領任務,之後一起上山,開始一天的勞動。

   為了節約時間和體力,中午大家是不下山的,而是由社裡的大嫂們在大隊部做好飯,直接送飯上山,大家就在地頭山間吃了,稍稍休息,再接着幹活兒。

   最初,因為剛剛開始,大隊部事雜,祝曉敏留下來給記分員幫忙分派任務,等到事情理順,就也一起跟着上了山。

   楊毛落下來的時候,大家背上山的是空背簍,晚上下山,大多都背着滿滿一背簍的楊毛,那個時候,知青點的晚飯就常常是各種方式做熟的楊毛香。

   而這個時候,知青點的院子裡,造好的雞窩裡也養上了找人換來的小雞仔兒,院子裡種上了蔬菜,角落裡還種了兩棵葡萄樹,架子搭過半個院子,遮出一片清涼。

   随着開山工作的展開,育好的樹苗一棵棵的移了過去,第一批棗樹的樹苗也跟着種了下去,除去守林人小屋附近的一小片,剩下一行行一排排,都夾在别的樹木之間,卻又心機的占據了向陽前排的位置。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