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是投資失敗還是被騙
陳旭東聽完祝曉敏的轉述,忍不住皺眉,試着說:“之前就懷疑是走私,難道是貨物被海關攔了,本錢都搭了進去?”
楊愛軍說:“如果是這樣,大概是最近的事,問問徐興旺就知道。”
祝曉敏歎氣:“他們參與走私,大多是和别人合作,又不會用自己的名字。”
陳旭東倒說:“幾百萬的貨,那可不是小數目,如果海關查獲,徐興旺不會不知道,我們隻問這點就行。”說着,拿起電話打給徐興旺。
電話接通,和那邊說幾句就挂掉,搖頭說:“徐興旺說,近一年,隻以年初那批汽車數目最大,其餘的都是收錄機、電子表之類,每次也就十幾萬的貨。”
也就是說,高易的錢還不是參與走私虧的。
楊愛軍想一想說:“還有一種,有可能是被騙,騙他投資,或者就是以走私的名義,拿了錢人卻跑了,根本沒有人給他們發貨。”
這算是頂級的仙人跳,也不是沒有過。
祝曉敏想一想說:“我們先想辦法聯系另幾個港商,查一查他們還和誰有過接觸,或者能找出原因。”
江小琪聽着有些不解:“曉敏姐,他們不和我們合作,自己把錢賠了,和我們也沒有關系,我們為什麼要查?”
祝曉敏微微搖頭:“雖說他們虧了錢和我們沒有關系,可是他們是港商,我們是做招商引資這項工作的,總要知道是誰從中破壞,也不全是為了他們。”
江小琪明白了,微微點頭。
之後的幾天,大家分頭聯系幾個港商,經過一再的詢問,終于找到一些眉目。
之前高易想投資能源,可是祝曉敏這裡有官方規定的章程,分配比例也并不能達到他的預期,就是這個時候,得到一個信息,内地有多處發現的煤礦和石油,政府還沒有開發,他們可以和當地人合作開采,所得的資源全部由他們自己售賣,隻要支付當地的一些地皮費和工人的工資。
這麼算下來,當然是他們獨立開發更加劃算。
可是單憑高易手裡的一百多萬資金,隻能支付最初開發的費用,之後工人的工資和運輸的資金就沒有辦法應付,這麼一來,還是得找人合夥兒。
于是,高易就聯系了幾個和他一樣有意向投資能源的港商,前往内地去開發煤礦。
哪裡知道,到了那裡,設備買了,地皮租了,工人請了,可從那裡打鑽挖進去,什麼都沒有挖出來。
祝曉敏聽幾個港商你一句我一句的說完,忍不住冷笑一聲,微微搖頭:“先不說這礦産都是國有資源,不允許私自開采,就說即使你們開采出來,如果我沒說錯,你們也沒打算經過正常的途徑銷售,而是打算走私去國外,所有的錢都放進自己的口袋。”
不止是剛剛開放的幾年,即使是現在,為了積累資金,國家的煤炭也在源源不斷的賣往國外,就是隔壁的島國就在大量購入我國的煤炭,然後倒入海裡,做為他們積累的礦藏。
而走私的煤炭比官方的更加便宜,島國更不會拒絕,又哪管是怎麼來的?
幾個港商被她說中,都有些尴尬,一時啞然。
見幾個人都是垂頭喪氣的,祝曉敏暗暗一歎,又說:“現在隻能你們提供線索,我們想辦法去查,看到底是那邊勘測有誤,還是壓根是一個騙局。”
一個港商試着問:“祝局長,我們的錢還有可能追回嗎?”
祝曉敏搖頭:“雖說政策不允許煤礦私自開采,可是這麼大個國家,政府也确實有監管不到的地方,如果是勘測有誤,隻能算你們投資失敗,可如果本身就是一個騙局,那就得找到這件事的源頭,到時候你們可以起訴索賠,能不能追回,那就隻能看具體的情況。”
所以,未必能追回。
港商們更是唉聲歎氣,可總又多一線指望,也就把整個過程和接觸過的人仔細理了一遍。
彙總了所有的線索,最後目标定在一個名叫孔海豐的人身上。
他們所有的人,都是通過高易和孔海豐取得聯系,隻知道孔海豐是平城人,四十歲上下年紀,中等身材,其貌不揚。
當煤礦開采失敗之後,那個人就不知所蹤,工人們領不到工資,就把在場的港商堵在礦井裡,要不是大隊的幹部出來阻止,幾乎造成流血事件,最後他們所有的人都被搜刮幹淨,隻穿着褲衩背心被趕出了礦區。
孔海豐?
祝曉敏把這個名字記下,又再問起這個人的詳細情況,卻沒有人知道。
江小琪做着記錄,聽到這裡忍不住說:“既然你們是通過高易和他取得聯系,投資也是跟着高易投資,為什麼不問問他,怎麼能找到這個人?”
幾個港商互視幾眼,有人苦笑着說:“我們也不是沒問過,可他也找不到人啊,再說,當初要不是他,我們都不知道怎麼回羊城,港城那邊又還有合作,也不好太為難他。”
祝曉敏不認同的搖頭:“隻是找他問情況找線索,算什麼為難?我建議你們還是再找他談談,隻有找到這個人,我們才能追查真相。”
确實!
幾個港商私下商量良久,最終找到高易,說動他來向祝曉敏說明情況。
原本高易想通過祝曉敏先簽下一個正規的投資協議,給港城那邊有個交待,可現在見這幾個港商居然把事情都和祝曉敏說明,知道再沒有别的辦法,又有幾個港商施壓,隻好把情況又再補充完整。
就是當初他和祝曉敏談合作的那段時間,在酒吧遇到那個叫孔海豐的人,偶爾聽他說到開礦,也就插嘴問了問,聽他說到自己開采的好處,就動了心,還跟着他往平城跑了一趟,看到礦區的遍地煤炭,自然就動了心。
隻是第一筆十幾萬投進去,隻租到地皮,連礦區外圍的建設都沒有做完,于是投入了第二筆。
這一次,外圍的建設是完了,可是要買設備,要雇工人,還要有技術員,一次一個理由,隻好一筆一筆的投進去,自己不行,又再找其餘的港商,窟窿是越來越大。
好不容易,所有的準備工作做完,工人開始打鑽開礦,哪知道一個多月時間,連一塊煤都沒有挖出來。
那個時候他才知道,還欠下工人的工資,想到再找孔海豐的時候,人已經消失,連剛剛投入的十幾萬資金也一起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