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歡迎會
又是一部争權奪利的大戲。
祝曉敏有點頭疼,可是既來之則安之,既然來了,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把這一路的風塵清洗幹淨,有一句沒一句的打聽這大院裡的情況。
何蘭芳也不藏着,把自己知道的都和她說了。
稍稍休息,兩點多的時候,兩個人才從宿舍出來,又去辦公樓裡。
正是上班的時間,好幾個宿舍也都有人出來,看到新面孔,都好奇的打量,有的更向何蘭芳低聲詢問,仿佛祝曉敏聽不到一樣。
祝曉敏無奈,隻得自我介紹:“我叫祝曉敏,原來下鄉的知青,剛剛回城工作,以後還請多多關照。”
回城的知青啊?
大家目光在她身上轉一圈,一臉的恍然,又再打聽:“一回來就進了行署?你家裡幹什麼的?”
怎麼就認為是家裡走的關系?
祝曉敏隻得說:“我家不在平城。”
何蘭芳介紹:“祝曉敏同志是在基層工作成績突出,行署機關特意點名調上來的。”
原來如此!
大家的目光有些驚訝,有些羨慕。
一樣是在行署大院工作,能讓上頭注意到的不容易,何況是人在村裡被上頭點名調上來。
在一路的閑聊和打量中,祝曉敏和何蘭芳終于進了辦公小院,進東樓直接上二樓。
二樓有一間占兩間辦公室大的會議室,這個時候已經有十幾個人在裡邊等着。
看到祝曉敏進來,立刻都熱烈的鼓掌,楊浩中過來招呼,讓着她去桌子頂端,那裡站着一個穿着中山裝,體形微微發福的中年男人,伸手和她握手:“祝曉敏同志,歡迎歡迎。”
楊浩中旁邊介紹:“這是我們機關辦公室主任,裴聞遠,裴主任。”
“裴主任好!”祝曉敏跟着握手。
裴聞遠向身邊的位置示意她坐下,這才又向大家示意。
祝曉敏向着大家微鞠躬示意,見大家都坐,也就坐下。
楊浩中坐去裴聞遠另一邊,先發言,把祝曉敏在村裡的業績說一回,這才把話筒交給裴聞遠。
裴聞遠接過來,笑說:“當時我們最先聽到曉敏同志的名字,是恒陰縣教育局,大家知不知道,恒陰縣瓷窖口公社的知青點,一共三十五個知青,其中三十一個原來都是初中畢業,在今年集體參加縣裡的高中畢業考試,是全員過線,而且全在五十名以内。”
也就是說,恒陰縣一個縣,一下子多了三十一個高中生,還全是高名次。
停止高考已經九年,就是高中招生也是這幾年才陸續恢複,這高中生基本上就是最高學曆。
一下子,會議室裡一陣議論聲,隻是大多數不明白,這知青點的知青參加高中畢業考試,和祝曉敏有什麼關系。
裴聞遠說:“最讓人驚訝的是,據說知青們參加高中畢業考試,是祝曉敏同志的建議,而這三十一名初中畢業生學習高中課程,是另外四個高中生輔導,其中一個就是祝曉敏同志。”
這一下,大家已經不是低聲議論,而是嘩的一下炸開,有驚訝,也有不信,全都看着祝曉敏。
又要冒領一回羅亭淵的功勞。
祝曉敏有點不好意思,隻得說:“鄉村生活,單調乏味,原本是想着,在生産勞動之餘,給大家的生活多一些調劑,就找了高中的課程來學,有現在的成果,全憑他們自己的努力。”
楊浩中笑:“曉敏同志不用謙虛。”
裴聞遠點點頭,又說:“原本我們想着,這是一個教育奇才,剛好各縣的師資流失嚴重,請回去當老師應該不錯,就稍稍做下調查,這一查可不得了。”
這個時候,知青裡會有一些人家庭有成份問題,請去當老師也要做調查。
大家一聽,目光又投在祝曉敏身上。
就聽裴聞遠接着說:“這一查才知道,祝曉敏同志在村子裡做的事,可不止這一點啊,在她的建議下,他們公社種了果林,他們大隊建了養殖基地,短短兩年時間,就讓他們生産隊的生産前進一大步,與此同時,還辦起一所鄉村小學,讓三十多個孩子有書讀。”
祝曉敏無奈:“這也是大家齊心協力的結果。”
一個坐在楊浩中下首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連連點頭:“大家齊心協力搞生産是重要,可是這領頭的不止要有長遠的眼光,還要有号召力。”
楊浩中介紹:“這位是農業局鄭局長。”
這是何蘭芳提到過的那位。
祝曉敏向他微俯了下頭示意:“鄭局。”
裴聞遠哈哈笑:“鄭局,這麼好的人才,你可要重用。”
鄭建業連連點頭:“當然當然。”又向祝曉敏問,“據我了解,你們一大隊的養殖基地,是市裡的項目?”
祝曉敏點頭:“當初我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因為隊裡太窮,基地的基礎建設投資都湊不起來,更不用說買羊羔和小雞的資金,所以就沒有通過,後來是市裡恰好有一個扶持養殖業的項目,當時在市裡工作的一位同志幫我們申請,支援二百隻羊羔,大隊又和公社借了筆款子,這才把基地勉強建了起來。”
政治原因不能提,經濟情況得說明白,以後任何一個地方的發展都會用到錢。
裴聞遠點頭:“市裡這個項目我是知道的,隻是最初他們更傾向市郊周邊的村子,哪知道後來會選了我們縣裡。”向祝曉敏問,“那位幫忙聯系的同志不知道是哪一位?你們還有聯系?”
祝曉敏微笑:“他叫陸明峥,原來也是我們那裡下鄉的知青,三年前回城,在市裡x單位工作兩年多,今年年初去了部隊,我們……是年前結的婚,他是我愛人。”
這話說出來,會議室裡倒是一靜。
這層關系,聽起來有以權牟私的嫌疑。
裴聞遠也是一怔,向她深望一眼,确認的問:“陸明峥同志是為了你,所以幫忙跑的那個項目?”
祝曉敏搖頭:“當時他已經回城,那次是回村裡公幹,偶爾聽支部書記說起這個計劃,剛好和市場那個項目吻合,覺得可行才伸手幫忙。”說完停一停,又說,“我們……也是在這項工作中,漸漸建立起感情,走在一起的。”
她和陸明峥的關系,隻要随便一查就會知道,藏不住也沒必要藏,自己說出來,就更坦蕩一些,可以直接給出解釋,總比讓别人各種猜測亂扣帽子卻不來問她,她百口莫辯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