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知青重生想消遙,扣個軍婚被鎖死

第836章 她要預支工資

   祝曉敏又說:“最可怕的是,這裡給職工發福利,車間那邊卻還在生産瑕疵布,可職工全家做一身衣服,卻可以穿好幾年。”

   許明江也覺得腦仁兒疼:“我問過生産車間的人,有的說是機器不行,有的說是女工的技術不行,所以……”

   “所以,這樣的女工還留着,還要考慮她們的工錢?”祝曉敏反問。

   許明江苦着臉,好一會兒才說:“可是這一點五折,也太低了。”

   祝曉敏笑:“這批布能處理出去,還能回收成本,許部長已經算是解決了大問題。”說着站起來,丢下一句,“許部長再考慮考慮,覺得可以我們再談。”轉身就往門外走。

   覺得可以,還隻是再談?

   許明江愕然,忙喊:“祝幹事,你怎麼要走?”

   祝曉敏回頭,給他一個無奈的表情:“我再不回去,我們孔部又要發瘋了。”說完揮揮手,直接走了。

   許明江隔着窗戶,看着她走遠,糾結的撓頭。

   确實,這批布放在他們手裡,不會有人願意大老遠跑去鄉下賣布,要從外頭找幾個肯去附近鄉下買布的倒是可以,可是他們的布量太大,沒有人能一口吃下。

   可是按祝曉敏給的價,又實在太低了。

   不然,留着給職工當福利?

   如祝曉敏所說,不但一下子發不完,那車間裡還在不斷生産。

   可是要按一點五折扣的價錢賣給祝曉敏?

   許明江多少還有點不甘心。

   後來思前想後,決定還是先晾一晾,等祝曉敏自己來和他談,他就可以再漲漲價,反正,那批布放在庫房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然而連着三天,祝曉敏不但沒有找他談,就是食堂碰到,也像是沒這回事一樣,隻是微笑點頭打個招呼就錯身而過。

   許明江有點慌了:這批布數量太大,就算是成本價,買下來也不便宜,該不會是她也後悔了吧?

   于是,到了第四天,祝曉敏剛出食堂,就被小程叫住,小聲說:“祝幹事,我們許部長請你過去一下。”

   祝曉敏也不問,點點頭,直接跟着他去銷售部。

   看到她進來,許明江立刻讓座,又自己去倒水,向祝曉敏問:“上次我們說的事……”

   祝曉敏含笑插話:“許部長想好了?”

   許明江苦笑,試着問:“能不能……再高點?”

   祝曉敏向他注視一會兒,在他漸漸不安,要松口的時候,終于點頭:“最高一點八折,如果還不行,就不用再談了。”

   “行!”許明江忙答應,停頓一下,又說,“隻是,還是要有一個手續,不然我沒法向廠裡交待。”

   “當然!”這一下祝曉敏答應的痛快。

   許明江問:“那……祝幹事是先付訂金,還是……提貨的時候一次性付清。”

   祝曉敏微笑:“既然這個價錢許部長能接受,那就找财務部的鄭部長過來談談。”

   怎麼還要财務部的?

   許明江錯愕。

   祝曉敏已經自己開門喊小程:“你去财務部,看鄭部長在不在,在的話,請他過來一下,就說許部長有事商量。”

   小程答應一聲,飛奔着跑沒影兒了。

   祝曉敏回來,見許明江一臉的錯愕,這才解釋:“我手裡沒有這麼多錢,所以要預支工資才行。”

   你的工資才有多少,得預支多久才能付清貨款?

   許明江有點淩亂了。

   之前說那麼豪氣,以為你有錢呢。

   可是事情到了這一步,那批布不能不管,隻能走一步說一步。

   隔一會兒,小程先回來,再等一會兒,财務部的鄭源也跟着過來,許明江忙起來幫他開門,請他在沙發上坐下,自己親自倒水。

   銷售部和财務部,一個是收錢的,一個是管錢的,兩個可都是重要的部門,鄭源可沒見過他這麼殷勤,詫異的問:“老許,這是有什麼事?”

   許明江點點頭,看看祝曉敏,卻不知道從何說起。

   祝曉敏倒是很坦然,把庫房積壓下大批瑕疵布,自己想要按成本價買下,但是又沒錢的事簡單說一回,這才說:“所以,我想從财務預支工資,支付這筆貨款,不知道需要辦什麼手續?”

   她沒問行不行,隻問要辦什麼手續。

   确實,廠子裡職工有困難,需要用錢的時候,是可以從廠子裡預支工資的。

   可是,往常也最多預支一個月兩個月的。

   祝曉敏這個,雖然沒細算,怎麼也得兩千多了,足足她四年半的工資了,怎麼支?

   鄭源覺得頭疼:“祝幹事,你現在還沒有轉正,工資還不到三十塊,就是轉正了,也就三十五塊,要還清這筆貨款,不吃不喝也得将近五年,何況你還要生活。”

   祝曉敏擺手:“不用考慮我生活的問題,如果可以,從下個月開始,财務部可以把我每個月的工資全部扣下還貨款,什麼時候還清什麼時候算,我隻要一個工資單就行。”

   許明江有點急:“祝幹事,這筆款子,廠子裡還要用來周轉。”

   祝曉敏笑一下:“所以,我才能給到一點八折,就是因為我不能一下子付全款。再說,就是我付全款,這筆款子,許部長不也得交回财務?”

   也是!

   許明江又去看鄭源。

   鄭源歎氣:“隻是這也太久了。”

   祝曉敏擺手:“鄭部長,你想想,這些年紡織廠送出去的貨,有沒有很久不結貨款的?應該也有不少一拖好幾年,我這四年半,對個人來說,像是很久,可是相對那些拖欠貨款的商場,是不是就很正常?”

   改革之後,市場調控下,拖欠貨款的情況比比皆是,這樣的情況持續到九十年代,終于很多企業撐不住了,紛紛倒閉,也引發了職工的下崗潮。

   “可那是公對公,不一樣。”鄭源強調。

   祝曉敏立刻點頭:“當然不一樣,商場拖欠貨款,我們廠得一次次去了人要,還不一定要得回來,什麼時候能要回來,沒有人知道。”

   “可我不一樣,我的工資就在你們手裡,每個月你們是直接扣,完全不怕我拖着不還,而且還知道我什麼時候可以還完,何況我以後升職加薪,還能提前把款還完,對不對?”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