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給身邊人一個安排
祝曉敏瞧着他字裡行間由衷的稱贊,再想想上午在省政府的彙報,不自禁的皺皺眉,琢磨一會兒,才往下看。
下邊是陸明峥說到自己的情況,涉及到機密,信裡沒有直接寫,但知道他今年要接一個重要任務,祝曉敏看得出暗指的日期就是月底。
他上次說過,這一去,怕得有好幾年。
這一瞬間,祝曉敏的心裡是濃濃的不舍,想一會兒,取了紙筆給他回信,說到今天彙報的事,說到許明江透露的風聲,說到自己的猜測。
最後,她說出自己的想法。
單從今天王長東的眼神,她明顯感覺到的戒備,她就并不想去那個單位。
單位的選擇是一回事,可是再好的單位,嫉賢妒能的領導,争權奪利的同事,都會在精力時間上成倍的内耗。
最重要的,是她想回去陪着孩子了。
寫好給陸明峥的回信,再看一次,這才折起來裝進信封,拿着張巧梅的信看一會兒才慢慢把信拆開。
從上次和她偶遇,轉眼已經一年的時間,她以為她不會和她聯系了,或者當天就把她給的地址扔了,又哪知道今天會收到她的信。
信不長,張巧梅隻是簡單的說起自己的現狀。
她沒有離婚,不是舍不得那個家庭,隻是說如果離婚沒有去處,何況她還有工作,回娘家的話,又怕兄弟惦記她的工作,她不能沒有工作。
最後說是婆婆病了,試探着問,能不能借她一些錢。
祝曉敏反複看幾次,也沒說借多少,不自禁的皺眉,提筆試了幾次,都不知道怎麼給她回信,隻好暫時收了起來,再提筆給吳敬源寫信,說肉聯廠的事。
隔了兩天,祝曉敏反複衡量,按張巧梅給的地址,給她寄了一百塊錢。
這個時候,一般的病,這一百塊錢足夠住院吃藥,如果是更重的病,也能解燃眉之急。
一個星期後,省裡有了批複,會分次給紡織廠調撥資金,用于廠子的發展,同時還有一個硬性的條件,要紡織廠接收安置一批待業青年入廠。
是啊,廠子要發展,不止要有設備,還得要人。
想到那些新式的設備,紡織廠也隻能接受這個安排,召集各部門負責人開會,給這些人安排崗位。
其實哪裡是找各部門負責人商量,整個廠子最容易安排人的就是生産業務部。
隻是生産業務部的工人除去搬運工,車間裡用的都是女工,來的這一批待業青年卻是有男有女,男的就隻能安排去後勤部,以後再根據個人情況做調整。
這一批進來的人就有上百人。
許明江聽着,眉頭都皺成了疙瘩,忍不住發牢騷:“我們之前就召了上百個女工,現在洗紗車間、漂染車間、整燙車間的崗位已經滿了,紡織車間還在培訓新人,這再新來一百多個,往哪裡安排?”
杜騰飛也覺得無奈,安撫說:“我們廠子要發展,最重要的就是生産業務部,現在瞧着是沒有崗位,等到設備買進來,紡織車間要添人,别的車間就也得添人。”
高良志也說:“需要技術的車間慢慢來,像洗紗車間、包裝整理車間之類總可以,現在隻能盡量安排。”
也隻能這樣!
許明江長歎一口氣,也隻能認了。
祝曉敏聽說,卻并不意外。
從停止上山下鄉之後,每個城市每一年都會有一批學生畢業,不說初中生,就是高中生要找工作也難,更何況,還有前幾年回來的知青沒有安排工作。
少數有些頭腦,又能籌集到一些本錢的,自己就會做生意謀出路,可畢竟隻是少數。
大量的年輕人沒有工作,就會成為社會的一個不穩定因素,打架生事的情況經常發生。
這種情況下,人事勞動部門都有很大的壓力,也就會向上反映,可上級又能怎麼樣,隻能想辦法往各大企業塞人。
見許明江眉頭都擰成疙瘩,祝曉敏勸說:“新人進廠,沒有經過培訓确實沒有辦法安排崗位,好在我們現在要擴大生産,遲早還是要招工的,趁這個機會,不如把車間調崗的事做個安排。”
許明江想一想點頭:“回頭新的設備進廠,我們還要成立新的紡織車間,工人的調整還好說,可每個車間的負責人……”
祝曉敏直接問:“許部長,你看江星宇和白勝凱怎麼樣?”
許明江笑:“他們兩個可是你的得力助手,你讓他們去新車間當負責人,你自己那裡可就放空了。”
祝曉敏含笑:“馮勁吃虧在學曆不夠,其實是很能幹的一個人,還有李文澤,他和我配合也不是一年兩年。張小軍和孫萬在車間很多年了,做負責人不行,升個副科也夠了,還有王蘭,這次去蘇城看得出來,是個眼裡有活兒的。”
許明江笑:“你的意思是,他們都提拔?那具體的工作怎麼辦?”
祝曉敏說:“這次安排進來的有不少高中畢業生,還有一部分知青,雖說進廠隻能是工人,可是還是可以挑出一些能寫會算的,先放車間鍛煉一段時間,瞧着可用,就調來辦公室。”
許明江聽着點頭:“江星宇和白勝凱的報告我來打,另幾個人你來申請。”
“好!”祝曉敏笑着答應。
哪知道報告打上去,别的人研究通過,李文澤卻在人事部被卡住,理由是李文澤入廠時間短,不符合提拔的條件。
李文澤入廠時間短,可是他參加工作時間長啊,之前還是高級管理。
祝曉敏不忿,可是申請既然已經被打回來,隻能先放一下。
隔幾天,李文澤跟着趙堅從京城回來,聽到這個消息,沉默一會兒,無奈笑說:“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我學曆在那裡,如果不是有食品廠的工作經曆,現在也隻能是工人,以後再說吧。”
事實上,這是他來了紡織廠,如果去了别處,短短幾個月,不要說打報告提拔,就是連具體工作都未必會給他安排。
隻是他不知道,祝曉敏知道自己在紡織廠呆不了多久,急于給身邊的人一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