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知青重生想消遙,扣個軍婚被鎖死

第652章 想要造座冷庫

   祝曉敏笑說:“那個容易,面要醒發才好做餅子,我們把面和好,你們的人去了帶上進城,這一路上就都醒好了,擺好攤子正好開工。”

   這麼聽着,還确實比他們自己做要更方便。

   成天甯也被說服,可又不放心,試着問:“你們收購了糧食,萬一别的人也去你們那裡拿東西,還給的價比我們高呢?”

   祝曉敏笑:“不會,我們價錢定好,就不會再改,即使有别人拿,也和你們一樣的價。”

   “那别人拿了,萬一我們不夠呢?”王鎮川有些急。

   祝曉敏沉吟一下點頭:“我們和村子定個時間,六點之前,或者五點半之前,隻給我們隊裡的社員拿東西,過了那個時間,我們才給旁人。”

   謝承志笑說:“那烙餅子的面,隻要現和就行,怎麼會沒有?”

   祝曉敏見兩人還猶豫,又說:“現在私營經濟放開,其實就是多勞多得,現在我們還是以大隊的模式勞動,其實大夥兒沒有多少動力。現在如果讓他們以家庭為單位,到我們這裡來拿東西去賣,掙的錢除了從這裡拿東西的本金都是自己掙下的,相信大夥兒會更加積極。”

   改革開放的文件下發幾個月了,私營經濟放開,大多數人也都感覺到了集體勞動的方式在打破。

   兩個人對視一眼,卻不能決定,隻是說:“我們得和大夥兒商量商量。”

   祝曉敏起身:“這件事自然要大家同意才行,不急決定。”也不和兩人約時間,由他們自己決定,和謝承志直接出來。

   大隊部那裡,兩人先召集所有大隊幹部開會,之後又征求社員的意見,聽說以家庭為單位,掙多少都是自己的,社員們頓時都躍躍欲試。

   之前以大隊為單位,雖說幹活兒的有工分,可是終究是沒有看到實際的好處,現在聽說掙了錢都是自己的,剛才還呆闆的表情瞬間變的鮮活。

   這麼看來,還真是被祝曉敏說對。

   幾個大隊幹部對視一眼,散了會,又繼續讨論,理順這件事的章程。

   再找到祝曉敏,又是三天之後,這次的内容無非是讨論糧食和食品的價錢。

   糧食收購很簡單,供銷社就有固定的價錢,重要的是制作的食品種類和價錢。

   這兩個方面,又扯皮兩天,祝曉敏這邊也計算了成本,最後将計算出的盈利一分為二,各得一半。

   這個新合作談成,第一步就是廠子和大隊部購買糧食,同時宋志安那邊開始調配人手,除去知青,還從各自的同學裡選一些下得了廚房的幫忙,也包食宿。

   大隊部的糧食進廠子那天,祝曉敏過去瞧了瞧,看着堆滿一庫房的糧食,又去看已經收拾幹淨的大竈房,琢磨一會兒去找吳敬源。

   工作間裡,剛剛裝好一台攪肉機,見她進來,陸明峥先迎了過來。

   祝曉敏向他擺擺手:“你忙你的,我找敬源。”

   陸明峥:“……”

   怎麼感覺地位越來越低。

   無奈籲口氣,拉着她的手往邊兒上走:“這裡滿地都是配件,還都是鐵疙瘩,你小心一點。”一直把她帶到休息區坐下,倒了杯水塞給她,自己才去叫吳敬源。

   吳敬源擦着汗回來,看到她開口就笑說:“一會兒這台攪肉機試運行,沒有問題的話,就可以裝灌腸機了,等到月底,整條生産線就可以完成。”

   生産線完成,這裡就可以正式投入工作。

   祝曉敏點點頭,手裡的水遞給他,含笑說:“我過來是有一個新的想法和你說。”

   又有新的想法?

   吳敬源眼睛一亮,忙說:“你說。”

   祝曉敏說:“今天我們從西土城大隊購買的糧食已經送來,我就想着,往年的陳糧,很容易起蟲子,糧食就可惜了。”

   這樣的事,村裡還好,城裡糧店領的糧就很常見。

   吳敬源點點頭,等她說下去。

   祝曉敏接着說:“再說,我們要開始每天做熟食,現在還好,外頭那麼多人,早晨做的賣不掉,中午當午飯就可以,可是等到開學呢?賣不掉的多,就隻能放着,就很容易壞掉,那豈不是造成浪費?”

   吳敬源想一下問:“你是想造個冷庫?”

   祝曉敏見自己話還沒有說完他就已經想到,點點頭問:“你覺得呢?”

   這個時候,很多大的企業已經有冷庫,造價可是不低。

   吳敬源皺眉:“我們做熟食,糧食消耗會快很多,起蟲的情況不會很多,如果隻是為了剩下沒有賣掉的食品……”

   實在不值得建一座冷庫。

   祝曉敏擺手:“也不是,還有我們要做大火腿腸,豬肉是軍方聯系養豬場提供,是宰好的豬,現在說好是每天定量送,可這是剛開始,總不是長久之計,如果有一座冷庫,就可以拉長供肉的時間,于他們來說少很多工作量,于我們也方便很多。”

   這個倒是!

   吳敬源連連點頭:“我們學過冷庫的建造,倒是不用我們自己琢磨,我們隻規劃大小就行,等我裝好這幾台機器,就做冷庫的圖紙。”

   至于地方,這次買的地方較大,倒不是問題。

   祝曉敏把事情說完,不再耽誤吳敬源工作,起身往外走。

   吳敬源怕她被地上的零件絆到,跟着送出去,見她走遠,這才轉身回來。

   批量賣食品的事情很快理順,每天淩晨四點,廠裡大竈房就已經開始工作,大家先是把面粉一袋袋的倒入和面機,加水開動機器。

   之後,和好的面團被搬上巨大的案闆,幾十個人分兩邊開始制作各種早點。

   到五點半的時候,一籠籠蒸好的食品已經出籠,大家用平車推出去,村子裡的男人女人也挑着擔子過來,按需要的量取了東西,直接挑着趕首班公交車進城去擺攤。

   這樣的景象,很快引起住在這裡的大學生們的注意,一問知道是進城擺攤的,再問價錢,有些人就有些心動。

   這早晨從這裡賣出去的食品,可比他們平時吃的要便宜,如果早晨買夠一天的,可比在三号院吃又省一些。

   隻是再問,才知道早晨從這裡拿食品,有一定的限制,東西都是按籠賣的,低于十籠不行,雖然不甘,也隻好打消了這個念頭。

   也有心思活絡的,幾個人湊一湊錢,又找老鄉借了扁擔,也買了十籠進了城,找人多的地方擺開叫賣,倒是比整天無所事事要強很多。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