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一切都是她幹的
祝曉敏呵呵笑:“主要是平時大家沒什麼娛樂,成天打牌也不像話,我就想着找點事做做,聽說縣裡高中重新招生了,就有了這個想法。”
反正羅家父子不能說,一切都是她幹的。
教育局下來的領導激動了,沖過來就握住她的手:“太厲害了,祝曉敏同志,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去縣裡當老師?”說完又忙補充,“前些年我們縣高中老師流失嚴重,雖然開始重新招生,教師還是不足,如果你們能去,可是填補我們學校師資的一大空白。”
這是要一挖挖四個?
旁邊谷滿倉也急了,連聲說:“韓同志遠路過來,還是去大隊部坐坐,這些事慢慢談,慢慢談。”說着不放心的看看謝承志和陳旭東。
祝曉敏回城是遲早的事,留是留不住的,陳旭東可是做基地的骨幹,現在剛買了做罐頭的機器,還要靠着謝承志,這兩個人非留住不可。
倒是苗詩文中間的作用不大,如果實不在行,就放手讓她去當老師。
祝曉敏趁機抽回了手,卻一口拒絕:“多蒙教育部門的厚愛,其實我們也都是在相互探讨,共同進步,當老師怕還是差很多,就不誤人子弟了。”
另三個人自然也明白,他們是占了羅亭淵的功勞,也都急忙點頭,推的要多幹淨就有多幹淨。
韓同志說不出的失望,歎氣說:“我們縣裡,可太需要你們這樣的人才了,還希望再考慮一下。”
另一邊的黃美華也笑:“韓同志,我們縣裡可留不住祝知青,要留得住,我們隊裡還想留呢。”
“怎麼?”韓同志有些不高興了。
怎麼看不上他們縣裡?
谷滿倉忙說:“祝知青男人是部隊上的,她已經定了回城,現在隻是還沒有聯系到接收單位,暫時留在這裡。”
“祝同志結婚了?”韓同志驚訝的看看祝曉敏,微微點頭。
這個時代的人,結婚都要早一些,而這是祝曉敏下鄉的第六年,已經二十三歲,結婚并不算早。
祝曉敏笑着點頭:“還是多謝教育局對我的厚愛。”也就直接承認。
韓同志雖然失望,可是聽知青們說完每天的學習,也算是有收獲,聽夏棟梁幾個人說到知青們在隊裡的貢獻,又順便去參觀了果林。
而這個時候的桃子,已經陸續開始成熟,韓同志望着累累的果實,這才知道去年縣裡新上的桃子是從這裡來的,說不出的感慨:“知青們都是有知識有文化的有為青年,放在哪裡都會發光的。”
送走了教育局的幾位同志,知青們的生活又重新回歸正常,趕上各式水果都陸續成熟,大家又再忙了起來。
隻有王小雅一個人,每天跟着大家一起上工下工,心裡懷着的是對大學生活的憧憬,而又帶着對知青點的不舍。
而張巧梅卻是有着深深的不解,私下裡向苗詩文低聲說:“曉敏也就罷了,她省城都去得了,你和承志為什麼不去當老師?雖然是縣城,可也比村裡好啊。”
苗詩文無奈:“我們都知道,功課不是我們輔導的,我們去了那不是誤人子弟?”
張巧梅低聲說:“你們本來就是高中生,也跟着輔導這麼久,我們都能考到全縣前五十,你們教書應該沒有問題。”
苗詩文歎氣:“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也常常有難題要找羅老師,去了縣城又找誰去?還是藏拙的好。”
張巧梅見她毫不動心,心裡深深覺得惋惜。
如果,這個機會給她,哪怕是去做一個小學老師,她是必定要抓住的。
過了高中畢業考試,整個知青點的氣氛都是說不出的輕松,每天晚上不用被逼着刷題,吃飯也不用趕着,都是盡情的談談說說。
祝曉敏撐着腮幫子瞧着羅亭淵笑:“羅老師,你教我們學外語吧。”
“什麼?”羅亭淵錯愕,滿院子的知青也是一怔。
祝曉敏眨眼:“也不用教的像課程一樣,我們也不考試,就是口語,能聽懂别人說什麼,也能自己回答。”
羅亭淵會的可是多國語言,不學可惜了。
這可以嗎?
羅亭淵有些不安,向大家看看,無奈苦笑:“那些學來有什麼用?”
“技多不壓身嘛,誰知道以後會不會用到?”祝曉敏笑,又說,“也不用寫,口讀就好。”
不用寫出來,就不會有把柄。
羅亭淵稍稍放心。
宋志安無奈:“曉敏,你是不是看大家太閑了?”
祝曉敏點頭:“是啊,太閑了,從你們高中畢業考試之後,也太放松了,我們先學幾天外語,之後還要接着看書。”
宋志安睜大眼睛:“我們已經高中畢業了。”
祝曉敏攤手:“所謂學無止境,我們早就高中畢業了,還不是和你們一起學習。”
好吧,你有理!
宋志安不服,又不敢說,憋好一會兒才說:“你……你說考過了高中畢業考試,有獎勵的。”
像一個讨糖吃的孩子。
祝曉敏啞然失笑,點頭:“嗯,考過的可以點飯,你們想吃什麼,列個單子出來,我們一個一個的來。”
“餃子餃子!”宋志安立刻嚷起來,“我是說純白面的餃子。”
“好!”祝曉敏答應。
話剛落,剩下的也七嘴八舌的嚷:“我也點餃子。”
“那就都吃餃子吧。”謝承志好笑,“也不用小鍋了,我們好好吃頓餃子,當給大家慶祝。”
宋志安不忿,回頭瞪着大家:“幹什麼都吃餃子,多點幾樣不好?”
邢慶生好笑:“所謂舒服不過倒着,好吃不過餃子,憑什麼你吃餃子,讓我們點别的?”
宋志安抓抓頭,隻得嘀咕:“你們又不早說。”
祝曉敏聽大家嚷嚷一會兒,才笑:“除了餃子,你們不打算嘗嘗大肉包子?”
大肉包子啊?
宋志安急忙點頭,可是又糾結,試着問:“那,能不能都吃?”
苗詩文無奈:“雖說我們糧食夠吃,可白面就那麼多。”
宋志安抓耳撓腮,有些起急:“那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