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對那裡更有感情
祝曉敏收到信的時候,天氣已經轉暖,春耕雖然沒有開始,但是大隊已經在為新一年的植樹做準備,大家已經開始每天上工記工分了。
祝曉敏忙完一波回到辦公室裡,把陸明峥的信看了一次又一次,也知道這件事選擇的兩難,歎口氣,拿起筆寫回信,不再提回城的安排,隻是寫最近的生活。
山上的樹都已經返青,所有的人都開始挖山,放在知青點的小羊羔長的很好,再觀察一段時間,可以挪去基地了。
還有,再過一個月,又可以帶着熊孩子們上山,他們很快又可以有滿院子的野菜了。
最後,她找了幾塊廢木闆,讓男知青幫忙做成一個小盒子,把鋼筆和兩雙襪子裝進去,一起寄了給他。
隻不過是林場每年春天都會有的氣息,流露在她的字裡行間,洋洋灑灑,足足四頁紙,陸明峥看着,幾乎可以看到那裡的一草一木。
握着她寄來的鋼筆,再摸摸她寄來的襪子,心裡滿滿的,皆是溫情。
隔了好一會兒,才拿起筆寫回信:是不是,你對那裡更有感情?
她從一開始,就拒絕去省城,她回了河東市,卻沒有多停留,徑直又趕回了林場。
隻是,這句話寫出來,陸明峥琢磨一會兒又把那頁紙撕掉,回信的事暫時擱下。
不管她對那裡多有感情,那裡都不是她該留下的地方,不止是他希望她能來他身邊,還是因為……那裡一樣會束縛她的發展。
憑這兩年對她的了解,她和别的女人不一樣,别的人能安心在家做家務帶孩子,讓男人養着,她不一樣,她的心裡,有一片廣闊的天地,她所說的自由,應該是一個更能讓她施展的空間。
陸明峥的回信沒有很快回來,祝曉敏已經顧不上去多想回城的問題了。
春耕開始了。
于是,每一天清晨,大隊的大喇叭又如常的響起,大家踏着晨霧來大隊部領任務,然後趕去上工。
開始春耕的第一天,祝曉敏就驚訝的看到一個從來沒有想到的人。
隻有十八九歲的年輕女人,長發盤了起來,用一塊手絹在腦後紮住,隻有一些碎發垂下來,整個人看起來幹淨利索,又帶着這個年紀的人該有的朝氣。
隻是,看到這姑娘,就有不少的人縮手縮腳的往後躲,還互相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夏春花看到她,也睜大眼睛,張了張嘴,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好半天才說:“白……白……”
“白桂花。”白桂花說出自己名字,沖着她笑,“俺來領任務記工分。”
這正是錢元飛給錢秃子買來的媳婦兒。
夏春花傻傻的問:“怎麼你還要記工分?”
白桂花笑了:“妹子說笑話,不掙工分,俺明年吃啥。”
話是這麼說,可是她來掙工分聽着就有點怪。
倒是祝曉敏先反應過來,立刻說:“柳樹村生産小隊,今天開的是北坡那邊的地。”說着,給她記下名字,又指了領工具的地方,然後又指夏老根的方向,“一會兒你跟着夏大叔過去就行。”
白桂花沖她笑笑,去領了工具走了。
看着她出了大門,夏春花才透過口氣,搖搖頭:“吓我一跳。”
“怎麼?”祝曉敏問,“她說的也沒錯,不掙工分,明年吃啥?”
夏春花無奈:“你不知道,最初那案子判了,錢家那許多寡婦集結起來要去打她,結果被她掄着斧頭好一頓捶,後來這幾個月,更是挨個兒打了一遍,現在她就是錢家的一個女霸王,沒米沒面,進門自個兒揭缸,沒有人敢惹她。”
确實,這樣的人還用掙工分?
祝曉敏啞然,一時又是吃驚,又是好笑。
真不知道,錢元飛要是活着,看到現在的局面,會怎麼想。
但想錢家的人橫行慣了,現在有人能治得住他們,人又是他們造孽招惹來的,也算是求仁得仁,也不再去管。
直到所有的社員都去了地裡,祝曉敏才能緩一口氣,接着忙自己的事。
不管最後決定去哪裡,這裡的工作總要有一個交待,祝曉敏靜下心,開始把這兩年自己寫過的材料、做過的工作做一個彙總整理,以便後邊的人更好的接手。
可是這工作剛剛做個開頭,就聽到大隊部大門口傳來一陣哭聲,跟着一群人鬧哄哄的進了院子,直奔谷滿倉的辦公室過去。
祝曉敏隔着窗戶看過去,一眼就見在人群最前的,是抱着一個孩子的錢三嬸,微微有些詫異,隻是把窗戶打開半扇,卻沒有出去。
谷滿倉剛從公社回來,水都沒喝一口,又被吵了出來,吃驚的問:“這是怎麼了?”
錢三嬸往地上一坐,拍着腿哭:“這可沒法活了,誰都來欺負我們孤兒寡婦,這些天殺的。”
谷滿倉頭疼:“錢家嫂子,你有什麼話好好說,這麼喊,我們又怎麼知道發生什麼事?”
錢三嬸一聽,立刻把懷裡的孩子滾到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訴:“那個天殺的聶一飛,他自己不想養孩子,就把孩子塞我們家,這不是欺負人嗎?”
聶一飛?
祝曉敏更好奇了,伸長脖子往外瞧,隻是被人群擋着,看不清那孩子的模樣兒。
谷滿倉錯愕:“聶知青人呢?”
“跑了,一早把孩子塞給我個老婆子,他就跑了,家裡鎖了門,滿世界找不到他人,剛才才知道,他追宣傳隊去了。”旁邊錢三嬸的兒媳婦兒替她回答。
什麼情況?
谷滿倉更糊塗了。
旁邊跟着一起來的一個大嬸說:“那個聶知青,說這個孩子是錢……是他錢三叔和石知青的,和他沒有關系,就還給錢家,丢下孩子就跑了。”
谷滿倉見黃美華從另一間辦公室出來,問:“黃主任知道這事不?”
黃美華搖頭:“宣傳隊昨天走的,之前何委員也說,這段時間聶知青要排練,還得管孩子,每天焦頭爛額的,怕是下去宣傳去不了了,總不成帶個不到一歲的孩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