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知青重生想消遙,扣個軍婚被鎖死

第293章 真相如此醜陋

   “也是知青,就是插隊認識的。”祝曉敏答。

   “哦!”祝曉峰沒有了興緻,拽一個雞翅啃的津津有味,“你怎麼隻買一隻?這夠誰吃?”

   祝曉敏沒有接話,隻是問:“怎麼你沒有上班?”

   祝曉峰臉一冷,擡眼皮瞅她一眼:“管得着嗎?”把燒雞帶油紙拎起來,摔門出去了。

   李雅蘭嗔:“這是又生什麼氣?”瞧着門關上,又說祝曉敏,“回來了就别急着走,吃了午飯再說,一會兒我讓人和你爸說一聲,買點菜回來。”又念叨,“這大冬天的,也沒什麼菜。”

   祝曉敏隻覺得舌根泛苦,可有一句話還是想問:“這兩年,怎麼家裡的信越來越少,之前我說要幾身我哥的舊衣服,也沒寄給我。”

   李雅蘭的聲音淡了一些:“你們在村裡,吃的都能自己種出來,城裡一根蔥都要買,還要攢錢給你哥結婚,你不說幫襯點,還和家裡要?還有,你找的那個男人,連自己衣服都要你貼,也不知道要來幹什麼?”

   原來家裡不再給她寄錢,是這個原因,上一世,她還以為是自己的醜聞讓他們失望,所以才斷了供給。

   之後很多年,她怨過,也試着理解過。

   到這一世,父母寄給她的信越來越少,錢也越來越少,她疑惑過,也曾經替他們想過各種不得已的理由。

   可是,真相竟然是這樣的醜陋。

   聽着她一串的數落,祝曉敏隻覺得一口氣喘不上來,一隻手攥住身邊的挎包,感覺着藏在那裡鈔票的厚度,壓着聲音說:“城裡都發布票,你們也都有工資,我隻是要幾件他不要的舊衣服而已。”

   “你哥的舊衣服,還有你表舅家的幾個等着呢,哪有多餘的給外人?”李雅蘭不滿的冷哼,說完又打量她,見她脫了大衣,裡邊穿的是全新的燈芯絨外套,又說,“你在村裡,來來回回就那些山漢,也穿不着什麼好衣服,以後有好料子還是寄回來。”

   “這是我結婚的衣服,陸明峥買的料子。”祝曉敏解釋。

   “給了你就是你的,你寄回來他還能說不行?他要敢說不行,正好不用嫁了。”李雅蘭教訓,打量着她身上琢磨,“我瞧你身量和你哥那個對象也差不多,不然你脫下來?正好剛過了年,反正你外頭還有大衣。”

   祝曉敏沉了臉:“大衣也不是一直穿着,難道我到哪隻穿裡頭的棉襖?”

   “棉襖怎麼了?反正别人知道你村裡出來的,還能挑你的理?”李雅蘭問。

   祝曉敏強調:“可這是我的衣服。”

   “你的怎麼了?我是你媽,你的就是我的。”李雅蘭也惱了。

   祝曉敏又喘不上氣了,看着她好一會兒,慢慢的問:“讓我哥裝病不下鄉,後為給我買的招工指标也給了他,後來,為了給他攢錢娶媳婦,也不再給我寄錢,這些事,我爸也是同意的?”

   “你這是什麼話?那是你哥,你貢獻一下不應該嗎?你爸怎麼會不同意?”李雅蘭一臉的不悅。

   所以,爸爸也是同意的!

   祝曉敏坐不下去了,倉促的起身,抓了大衣套上:“我還有事,就不吃飯了。”說完,抓起自己的挎包就往門外走。

   李雅蘭立刻喊:“你爸還沒回來呢。”

   祝曉敏頭都不回的說:“我等不到了。”一把拉開門出去。

   李雅蘭喊:“那你明天過來?話還沒有說完呢。”

   祝曉敏沒有再答,離開的腳步不自覺的加快。

   祝曉峰聽到聲音,開門從另一間房出來,探頭往外瞧瞧,手裡還捧着已經沒多少肉的雞架,問:“怎麼就走了?”揚聲喊,“曉敏,明天再來買兩隻烤雞。”

   祝曉敏權當沒有聽到,拐個彎沖下樓去。

   跑出樓門,外邊的冷風一吹,心裡的一團怒火才算是壓下去,腳步停下,看着眼前似曾相識的景物,一時心裡一片迷茫。

   回去,她是不回去了,可是,她是為了見家人回來的,現在她又該去哪裡?

   半上午,大院裡已經有人走動,有一個中年女人向她看了幾眼,突然問:“這不是老祝家的曉敏?是曉敏吧?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祝曉敏這才回過神來,向中年女人仔細看一眼,也認出來,勉強笑笑招呼:“是江姨啊,我辦事路過,回來看看,這就走了。”

   江姨“哎喲”一聲,“你這一走,有六七年了吧?怎麼好不容易回來,也不住幾天就走?”過來拉着她的手問,“你媽沒說,什麼時候想辦法把你調回來?”

   祝曉敏搖頭:“我結婚了,估計回不來了。”說着慢慢往外走。

   江姨一愣,确認的問:“嫁給村裡的人了?”問完又怕她多想,“隻要人好,對你好,也不要緊。”

   祝曉敏心裡一暖,微笑說:“也是知青,他對我很好。”

   “那就好那就好。”江姨連連點頭,又有點惋惜,“隻是這麼一來,你更難回來了。”

   祝曉敏扯了扯唇角,露出一個笑容,漫不經心的說:“知青下鄉,本來就是去紮根農村的,走的時候就想到了。”話說的漂亮,可說到最後,喉嚨還是發幹,看着到了大院門口,向江姨說,“江姨,我還有事,就先走了。”

   江姨停住,點頭說:“下次回來,到江姨家坐坐。”看着她揮手,又看着她走遠,搖頭歎氣,“老祝家就這一個閨女,真是舍得。”說完,又轉身回來。

   祝曉敏加快腳步,直到拐一個彎,走出江姨的視線,這才緩下來,放眼望去,前邊的街道熟悉又陌生。

   江姨記的不錯,這已經是她下鄉的第六年了,而她的記憶不止是這六年,而是穿過兩世時光,匆匆五十餘年。

   這條街道,在她的記憶裡早已經褪色,現在看在眼裡,也無非樹高了些,房子舊了些,整條街也蕭條了些。

   祝曉敏信步往前走,前邊的牆上,貼着紅紅綠綠的标語,又讓她的記憶多了些顔色。

   對了,再往前就是她的母校,她畢業的那年,她母校的校長被打倒,就在這條街上遊街,校長十二歲的兒子站出來,指着父親揭發十條罪狀,當天晚上,校長上吊自殺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