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要見家長了
宋志安成功牽到小姑娘的手。
祝曉敏第二天上課就知道了這個消息,欣喜之餘,又有些惆怅,看顧了這麼多年的男孩子,有了他自己的姑娘了。
短暫的情緒過去,祝曉敏向王銘濤幾人說:“和那小子說,這個星期讓他帶對象回去吃飯。”
要見家長了!
王銘濤幾個立刻答應。
周末的時候,邢慶生六個人早早把那二十三個人帶去廠裡,留下宋志安一個人帶女朋友。
祝曉敏那邊,特意讓廠裡留了各式肉食,菜地裡摘了蔬菜,滿滿的準備了十幾道菜,連主食都準備了幾樣。
半上午的時候,宋志安帶着童欣雨直接到祝曉敏這裡,穿過村子的時候,接受到路邊大爺大媽們的注目,有些窘迫,又有些歡喜的打着招呼。
知道今天有重要的客人,妞妞從大門打開就在門口玩,遠遠看到宋志安帶着一個姑娘過來,立刻喊起來:“曉敏姑姑曉敏姑姑,志安叔叔來了。”
她這一喊,屋子裡、廚房裡的幾個人都已經出來,謝靖跳着腳喊:“志安叔叔,今天好多好吃的。”
連他都知道志安叔叔是個吃貨。
祝曉敏好笑,摸摸他的小腦袋,往大門口迎,一眼就看到宋志安身邊的姑娘,紅色褂子,深灰色長褲,腳上穿着一雙白球鞋,很普通的打扮,卻蓋不住她的一雙大長腿。
走在宋志安身邊,頭頂居然過了他的肩膀。
這就是許鵬宇說的“不矮”?
祝曉敏刷新了這個詞的認知。
目光上移,已經能看清姑娘的眉眼,就見兩道标準的遠山眉,襯着一雙晶亮的鳳眼,把整張臉都襯的很和諧。
頭發剛到肩膀,低低的紮成兩個小辮子,周身自帶着一些書卷的氣息,飛揚的眉眼卻很是鮮活。
很漂亮的姑娘!
祝曉敏第一眼就喜歡幾分。
這一會兒,宋志安帶着童欣雨進來,摸着腦袋傻笑,指指身邊的人說:“她就是欣雨。”又介紹院子裡的幾個人,“這是明峥,這是曉敏,這是承志,這是詩文,這個是江嫂,這是小晨,這是妞妞,這是小亦,這是小靖。”
你倒是一個不落。
祝曉敏忍不住好笑,向童欣雨說:“記不住沒關系,反正人很多,你總要記一陣子。”
童欣雨:“……”
五大四小,也還好吧?
禮貌的一一招呼了,從挎着的書包裡抓把奶糖出來,從小往大給幾個孩子分。
祝曉敏含笑看着,直等到她分完,這才讓到棚子下坐,解釋說:“屋子裡氣悶,不如外頭舒服,我們是自己人,也不和你客氣。”
童欣雨見這棚子木柱青瓦,搭的很周正,下邊整整齊齊的擺着十張桌子,擦的也是幹幹淨淨,點點頭,微笑說:“曉敏姐不用客氣。”跟着宋志安在桌子邊坐下。
祝曉敏指使宋志安:“你去給江嫂幫忙,我們和欣雨說話。”
陸明峥、謝承志和人打過招呼,也沒有過來坐,都去了廚房,江小晨把三小隻帶到一邊去玩,隻有苗詩文坐在祝曉敏身邊。
宋志安抓抓腦袋,向童欣雨說:“我一會兒過來。”起來跑開。
祝曉敏見他進了廚房,這才笑問:“怎麼之前這傻小子送你豬蹄,讓你誤會了?”
怎麼都知道豬蹄的事?
童欣雨有點臉紅,小小聲說:“那豬蹄也太大了,我啃了一個,撐的第二天早飯都沒吃。”
苗詩文“噗”的笑出聲來,“可不是,那豬蹄我們這麼多人才吃一個。”
食品廠的豬蹄,不是隻有豬腳掌,是連着上半段的豬腿,一個足足有一斤多,這姑娘一個人吃一個,也真算是能吃。
沒白瞎這高個子。
祝曉敏也笑:“那豬蹄是大了點,我聽說你哭一晚上,怎麼還吃了一個豬蹄。”
童欣雨臉有點紅:“我想着,好歹是他送的東西,以後不來往了,也就沒有機會吃了,不吃白不吃,何況,那豬蹄聞着也确實很香。”
這姑娘和宋志安還真是天生一對。
祝曉敏更是好笑,點頭:“志安做飯的手藝不錯,以後有條件,讓他做給你吃。”
有條件,自然是說結婚以後。
童欣雨紅了臉,擡頭向她瞧一眼,又悄悄瞄一眼苗詩文。
祝曉敏笑問:“怎麼了?”
童欣雨搖搖頭,又抿唇:“我以為你們會問我會不會做飯?”
祝曉敏問:“會不會做?”
童欣雨:“……”
苗詩文好笑:“會不會也沒什麼,志安會,總餓不到你們。”
童欣雨點頭:“我會的。”
祝曉敏又問:“不知道你家在哪裡?家裡都有什麼人?”
這可就像是家長查戶口了。
事先宋志安也說過,這裡一個叫祝曉敏的姐姐,比他媽還管的嚴。
童欣雨如實答:“我家是米脂的,陝省的一個小縣城。”
“知道。”祝曉敏笑,“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名不虛傳。”
童欣雨抿唇笑:“曉敏姐真是見多識廠。”
祝曉敏不置可否,隻是笑笑,再問起家裡的情況。
童欣雨說:“我家裡還有兩個哥哥,一個弟弟,兩個哥哥已經結婚,弟弟還小,剛讀初中。我父親是廠裡的普通工人,母親沒有工作,我從小跟着爺爺奶奶長大,我爺爺以前是中學老師,後來……”說到後邊,慢慢停下。
後來,運動發生,很多老師也沒能幸免。
怪不得這姑娘有這樣的氣質。
祝曉敏點點頭,沒有再問下去,轉而說起宋志安:“雖說我們沒有血緣,但是從下鄉開始大家就一起生活,吵吵鬧鬧,磕磕絆絆也有,可是這麼多年下來,已經和一家人一樣。志安是我們中間最小的,知道他有了對象,大家就都關心,所以才想見見你,别被我們吓到。”
童欣雨自己沒有下過鄉,可是身邊也有不少年輕人下鄉插隊的,多少知道些知青們的情況,這幾天又約略聽宋志安說起過在村子裡的生活,點點頭,頗為感慨:“從前我隻知道知青下鄉很苦,為了回城,都是想盡辦法,像你們感情這麼好的,我還是第一次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