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346章 進年貨
喬江心一夥人到鎮上的時候,過來搭棚子的師傅帶着兩個徒弟已經在搬東西了。
喬有福将牛車綁在大門口,朝着師傅問道,“唐師傅,大門這棚子做的差不多了吧?”
唐師傅正指揮着徒弟把喬家之前定做好的櫃子床等搬進去,一邊抽空回道,“差不多了,今兒中午我們趕一下工,争取晚上之前就完工。
對了,這些個櫃子箱子啥的,我都按照之前圖紙給你安裝好,晚些你一起來驗貨就是了。”
喬有福點點頭,“行,我這會還要往城裡去一趟,牛車我就綁在這邊了,你順帶給我看看,等我下來的時候再跟你驗貨結剩下的款項,也讓你們過個好年。”
唐師傅眼睛一亮,整個人笑的像朵花,“行,好好,我一定給你幹的明明白白,要讓你挑出一點毛病,你就壓我工錢!”
他們做這些行當的,最喜歡的就是喬家這種幹完可以馬上結款的客人,要這筆款能收回來,就像喬有福說的,他和兩個徒弟都能過個好年了。
有唐師傅他們在這邊幹活,喬有福的牛車也很放心的綁在旁邊,一行四口急急忙忙的往甯縣去了。
車上,喬有福和喬有财還有點忐忑的詢問喬江心,“江心啊,我聽說那啥合法的證,沒那麼容易拿呢?”
顧雲洲趕緊拍着胸口打包票,“喬叔,你們放心,今兒一定給你們弄好,你們盡管解決貨源的事就是了。”
喬有福和喬有财聽顧雲洲說話這麼有底氣,以為他有辦法,自是千恩萬謝。
喬江心見顧雲洲裝的一臉逼,也不戳穿他。
等到了甯縣,喬有福兄弟倆拿着昨晚一家人定下來的年貨單子找劉翠雲去了。
劉翠雲現在已經不是之前偏僻的小倉庫了,她在城南跟人合夥,開了一個不小的批發部。
而顧雲洲直接拉着喬江心上中醫院找王副院長去了。
他剛才能牛逼叉叉的跟喬有福他們打包票,那是因為王副院長就是本地人,他在本地的人脈廣,當初喬江心食裡香的各種證,就是走的王副院長的關系。
王副院長的一個侄子,就是市場工商局相關單位内的一個領導。
倆人進了中醫院不到十分鐘,一人攬着王副院長一隻胳膊,從醫院出來了。
王副院長被喬江心和顧雲洲一左一右的夾在中間,臉色要多黑就有多黑。
顧雲洲一改往日話少的态度,叽叽喳喳的在王副院長耳邊念叨着,“人家都說了,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見鳥,趁着現在還能走動,親人之間就要多來往,你說你有事也不去找你侄子,你侄子要看病啥的,不也不好意思來麻煩你?
再說,這可是江心的事,您就更要上心了,你忘了你今年都圓胖多少斤了?
吃的時候,你一點不見外,現在找你幹活了,你拉着一張驢臉,我跟你說老頭,你這可不讨喜啊。”
說完,顧雲洲還朝着喬江心眨巴了一下眼睛,“江心同志,你看,還是我們年輕人比較上道。”
王副院長一把甩開顧雲洲,“給我放開,我自己走,我又沒說不幫忙,我剛不是說了,你們直接報我名号就是了?”
顧雲洲又一把攬了上去,“老王啊,我覺得你親自去一趟的面子應該更大一些,明兒人就要開業了,最好今兒就能拿到證。
其實這也沒啥事,隻不過我們自己去,他們就要按流程啥的,要審核啊,要一步一步來,可你這張臉好使啊,你臉往那一露,他們咔咔章就蓋好了,這不省了我們不少事?”
王副院長抖動肩膀,想要甩開顧雲洲。
顧雲洲語氣軟和的哄道,“中午讓江心親自下廚,給你弄幾個好菜。”
王副院長臉上的抗拒慢慢褪去,幹巴巴的清了清嗓子,“咳,嗨,今兒小喬同志下廚啊?既然這樣,反正也沒啥事,那我就陪你們走一趟吧。”
另外一邊,喬有福兄弟也拿着單子找到了劉翠雲的店裡。
劉翠雲斜挎着一個黑色的包,在店裡忙活的熱火朝天。
“劉妹子,忙着呢?”
劉翠雲擡頭,“喲,喬大哥喬二哥來了啊?上次的貨這麼快就走完了啊,哈哈,你們這生意做的不錯啊。”
喬有福客氣道,“哪裡哪裡,賺點辛苦錢,跟劉妹子不能比。”
劉翠雲店裡還有其他客人,也沒功夫跟倆人寒暄,她指着櫃子上的大袋子,“都是老熟人了,你們自己拿袋子去挑,待會再過來找我結賬就是了。”
喬有福道,“不,劉同志,我們這次上來想要多進一些貨物,要的多。”
說着,喬有福将那一張寫滿的單子遞給劉翠雲。
劉翠雲接過看了一下,“紅糖三十斤,小對聯80對,瓜子60斤,紅紙......”
從作業本上撕下來的作業紙上寫的密密麻麻的,各種常見的年貨都有。
喬有财也不拐彎抹角,“劉妹子,上回不是跟你提過一嘴,我們在鎮上開了一家門面,這回想要趁着年前開業,多進一些年貨,薄利多銷,為明年的生意打下一些基礎。”
劉翠雲到底是做生意的,她想的可比喬家人想的多多了,從旁邊拿了一根筆将單子上的好幾樣給劃掉,“鄉下不比城裡,這些個面果子蓮花根啥的,鄉下基本都是自己炸的,你們就沒必要進了,實在要進,換成那種裹上芝麻的,還有那些裹上白糖的,但也不宜進多,反正也近,要賣完了你們再來拿就是了。
另外這種便宜的水果糖可以多弄一些,近兩年大家生活好些了,現在走親戚拜年,一般人家都提個半斤八兩的糖,這種糖價格便宜,而且花花綠綠的也喜慶,一定很好賣。
另外,你們要有功夫的話,我這邊還進來了一批喜慶的袋子,你們到時候可以把糖半斤八兩一斤的分裝好再賣,這對客人來說吸引力可高了。
人靠衣裳馬靠鞍,年貨也一樣,特别是提着去拜年的東西,這玩意一打扮提起來,面子裡子都有了,客人多花個八分一毛的他們也樂意。
還有,這些個餅幹你們進少些,這一受潮就陰了,你們換成那種軟和的,老人孩子都喜歡,價格也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