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攀高枝另娶,我嫁将軍你悔什麼

第78章 替她告禦狀

   周逍遙一開口,卻是石破天驚。

   他說,“學生不配忝列頭甲,願意退出。”

   皇上愣住,衆大臣也交頭接耳,不明所以。

   “為何?”皇上淡淡道。

   “因為學生今日,要告禦狀!明知今日是朝廷選拔人才,卻公私不分,學生有罪。”

   此言一出,衆人更是嘩然。

   告禦狀?

   你辛辛苦苦,寒窗十幾年,如今馬上就名列頭甲,光宗耀祖,你說你要告禦狀?

   你家是有什麼沉冤未雪?

   難道是滅門慘禍?

   “你先說來聽聽。”皇上神色不辨喜怒。

   剛剛遷任戶部左侍郎的張鶴遙,因為曾經也是讀書人,所以對今日的殿試,也格外上心。

   他聽到這裡,隻覺得周逍遙是個蠢的。

   有什麼事情,不能等以後他做了官再說?

   非要自毀前程,去告什麼禦狀?

   沒想到,他很快就從周逍遙口中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周逍遙跪地朗聲道:“學生今日要告,戶部左侍郎張鶴遙,停妻再娶,忘恩負義。”

   張鶴遙如遭雷劈。

   他根本就不認識周逍遙!

   他和周逍遙無仇無怨,怎麼就值當他甯願自毀前程,也要拉自己下馬?

   皇上倒是一如既往地平靜,“繼續說。”

   周逍遙不慌不忙,開始講了事情的始末。

   他對張家的事情,似乎了如指掌。

   “……皇上,這般負心薄幸,連供養他讀書,一起送走他父母的發妻都能背叛,又何德何能,擔任要職?還請皇上為陸氏棄娘,主持公道!”

   張鶴遙感覺無數目光都停留在他身上。

   他曾經無數次做夢自己萬衆矚目,但是不應該是用這種方式!

   他出列跪倒在地:“皇上容禀!”

   皇上沒有理他,卻問周逍遙,“你賭上前程,替陸氏鳴不平。那你和陸氏,又是什麼關系?”

   “回皇上,陸氏曾經照顧學生數年,無微不至,甚至自己貼了銀子,來供養學生。大恩大德,學生沒齒難忘。”

   “照顧你?你說她為人奴仆,是在你家?”

   “回皇上,正是。”

   “她既是奴仆,為何還要用銀子貼補你?難道你想說,周家沒有善待你?”

   “學生不敢。學生身體流淌着周家的血,又得周家供養長大讀書,不敢有怨言。”

   是不敢,而不是真沒有。

   皇上若有所思。

   “陸氏古道熱腸,雖然沒有讀過書,卻深明大義。說起來,學生也是沾了張鶴遙大人的光,因為學生名字之中,也有一個遙字,府裡人都喊學生‘遙哥’。”

   遙哥,讓陸棄娘想起了她的鶴遙哥。

   她對他的好,在一開始,是尋找替身。

   哪怕隻是名字相似,身處思念中的陸棄娘,也能愛屋及烏。

   她不止一次提起她的鶴遙哥。

   她的鶴遙哥聰明又努力,也會寫文章,還會寫别人看不懂的字。

   她說,“五公子,你這個字寫得太扁了吧,不精神!我哥寫得都要飛起來了。不過我不懂,我瞎說的,你快寫,我給你烤的紅薯快好了,我去看看!”

   周逍遙把紅薯分給她一半。

   她坐在門檻上剝着紅薯皮,看着外面的大雪:“我哥好吃的,也總是不舍得都吃完,總要留一份給我。”

   周逍遙想說,可是那些好吃的,原本就是你給他的。

   他給你留一份,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可是他沒說出口。

   他知道,死去的張鶴遙,是陸棄娘的精神支柱,比外面的雪還幹淨純潔,不容人玷污。

   “張愛卿,你又怎麼說?”皇上慢條斯理的話,打斷了周逍遙的思緒。

   張鶴遙沉聲道:“皇上容禀,這件事另有隐情。并非微臣始亂終棄,而是那陸氏,已經另嫁他人。微臣是為了成全她,所以才退出。”

   “你胡說!”周逍遙到底年輕沉不住氣,聽他如此颠倒是非黑白,當即痛斥,“她為你苦守十年,你怎麼忍心血口噴人,侮辱她清白!”

   “我沒有。”張鶴遙淡淡道,“我回來之時,她已經和蕭晏住在一處許久。皇上可記得,之前的破虜将軍蕭晏?陸氏正是同他在一處。”

   這句話一出,衆人都驚呆了。

   這件事,竟然還涉及到了蕭晏?

   去年年底的時候,蕭晏不是被一個養豬的胖女人給買回去了嗎?

   這件事,其實引起了軒然大波,成為很多人茶餘飯後的笑話。

   可以說,蕭晏以一己之力,撐起了朝廷内外過年期間的八卦。

   皇上眯起眼睛,“蕭晏?”

   “不錯,正是蕭晏。”

   周逍遙卻道:“張大人真是揣着明白裝糊塗。陸氏為什麼救蕭晏,難道沒有跟你說清楚?她還是為了你!”

   說着,他就把陸棄娘感念蕭晏當初給她撫恤銀子,所以才會把家裡剩下最後的銀子拿來買蕭晏的事情說了。

   “陸氏隻是報答蕭晏的救命之恩,對他并沒有男女之情,也并未和他在一起!”

   “原來,是為了撫恤銀子嗎?”皇上似乎在自言自語。

   張鶴遙卻道:“微臣并沒有否認,陸氏對微臣有恩。但是她和蕭晏之間,也絕非周逍遙口中所說那般清白!他們兩個,已經做了真夫妻!”

   “你胡說!”

   “我當年投軍時候,她十三歲,我們尚未圓房。”張鶴遙道,“若是陸氏真如你所說那般清白,可以為她驗身。”

   “你——”

   “夠了。”皇上開口,“這件事,朕倒是知道一二。”

   衆人震驚地看向他。

   這又是怎麼回事?

   皇上又知道了什麼?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