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0章 打算
祖孫倆說完了,趙三生才道,“老太爺,我想進刑部,哪怕從小吏做起。我想憑借一己之力,換大越一個清明公正天下。”
“有志氣!”老爺子贊了一句,也提醒趙三生,“但這可是個得罪人的差事,你的脾氣本就剛直,以後怕是要吃苦頭。不過也不怕,咱們家從來都是不惹事,也不怕事。隻要你占了道理,天下總有講道理的地方。”
“謝老太爺!”
趙三生笑的真心又感激,他也曾對自己的選擇動搖過,但這是他自幼的夢想,如今吃了老爺子給的定心丸,就越發堅定了。
“天澤呢,可有打算,你家裡那邊總要回去商量一下,不好同家裡鬧得太僵。”
林家從來不避諱同顧老爺相處不好的事實,待顧天澤又是真是,這般坦蕩,是顧天澤越發喜歡林家的原因。這會兒老爺子開口問了,他就道,“家裡自然是盼着我高中,至于以後如何,有先生和書院安排,家裡也不會反對。我自幼随着先生學習新式算法,一直喜愛非常,若是可以,我想進戶部,以我所學,必有所用。”
老爺子點頭,“你也大了,想必你父親也會考量你的想法。開春就是大考,若是你覺得留下同安哥兒他們一起讀書自在,就盡管留下,年前安排馬車送你回北茅。”
“謝國公爺,我正想留下讀書。明日還是要先去福來縣,拜望一下先生。”
顧天澤待林大山是先生,也是父親,回來這一日沒有見到,就急着明日去拜見。
“好,去吧,貴哥兒,安哥兒都去,權當遊玩了,回來就好好讀書。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總要在大考前多努力幾日。”
“是,爺爺。”
“是,老太爺。”
小子們紛紛應了,倒是周棟等了半晌,不見林老爺子問詢他,就有些急了,“國公爺,您怎麼不問我啊?”
衆人都是笑起來,老爺子更是被煙氣嗆的咳嗽了兩聲,應道,“三生沒有父親,自小在我家長大。天澤父母不在身邊,我自然也要問兩句。你父母尚在,祖父更是嶽麓書院的山長,以後的路,自然已經安排妥當,我若是問起來,豈不是搶了你祖父的差事。我可怕他打上門,又賴我幾壇子好酒。”
周棟也是笑,應道,“我說以後不知道幹什麼,我爺爺說了不出去禍害人就行。他老人家太看不起我了,我什麼都能做。”
林安同趙三生、顧天澤同他可是多年的好友了,也不會給他留面子,齊齊翻個白眼,噓聲一片。
周棟别惹得哇哇叫,“你們别看不起我,興許将來你們還有求我的一日呢。”
屋裡一時說笑的很是熱鬧,這般說了一會兒,老爺子就定了調子,“你們明日去福來縣,回來之後,咱們就回村,我同姚老先生商量一下,看看怎麼安排你們讀書。家裡别的沒有,就是清淨的地方多。後山上的小樓還空着十幾棟呢,随便你們挑着住。”
“好,謝謝爺爺。”
“謝老太爺。”
小子們起身道謝,在外他們也都是舉人老爺了,但隻要回了家,在老爺子跟前,就還是孩子,他們也樂于做個孩子…
第二日一早,董氏和馮氏張羅了一車吃用之物,另一輛車坐了林安四個人,帶了兩個小厮聽使喚,十個護衛開路,就奔去了福來縣。
林家人一般時候是不願意擺開這個排場的,就是老爺子在城裡城外走動,也不過就跟着兩個小厮。但有了嬌嬌先前被掠的事,家裡年輕一輩兒,從林保到林佳,還有大蓮妯娌們,出入都盡量派侍衛保護,就是為了以防萬一。
董氏想着村裡交好的老鄰居,還有孫夫人,姚二夫人等人,就張羅着,帶了馮氏和大蓮幾個上街去逛逛。
老太太也不是想采買什麼貴重東西,不過是幾塊柔軟舒服的棉布,點心鋪子拿幾匣子點心,老字号的胭脂水粉之類,拿回去給衆人分分,圖個熱鬧喜氣。
嬌嬌自然要跟去湊熱鬧,但被老娘強力鎮壓了。她偷懶也偷不成了,隻能趁着回村之前,再被朱嬷嬷荼毒兩日。
當晚,家裡的娘子軍滿載而歸回來了,林安他們也從福來縣,帶着周心秀準備的東西回來了。
隻有嬌嬌背了一日的世家族譜,累的頭昏腦漲,又做了一大家子的飯菜,簡直是委屈的嘴巴都能挂油瓶子了。
衆人笑的不成,最後送了她一堆小東西,算作補償,嬌嬌這才勉為其難的原諒了大家。
家人們團聚,就總是這樣,不是多大的事,但就是熱鬧,說什麼都要笑幾聲。
王府和國公府的事情交代了一下,老少們第二日早起就坐車回村了。
果然,周山長昨日就來尋姚老先生了。聽說林家人回來,兩老就聯袂趕來讨酒喝。
馮氏馬不停蹄,開始準備酒席,倒也不是家裡沒有丫鬟。但林家女人們堅持的一點,就是無論何時,隻要能動,就要親自給家人準備飯菜。
更何況,家裡如今根本不必女人們費心柴米油鹽,想吃什麼有什麼,親手做羹湯還嫌累,可就是沒個樣子了。
再說,老先生也好,周山長也罷,都是自家長輩一樣,怎麼能扔給廚娘和丫鬟們張羅吃用之物。
嬌嬌心疼老娘,留了夏蟬幾個信得過的丫鬟幫忙,然後偷偷進來空間,有烤箱,電飯鍋和高壓鍋之類幫忙,不過小半個時辰就端出六個大菜。
馮氏再添兩個爽口的蔬菜,一個城裡帶回的烤雞,一道湯,酒席就輕而易舉準備好了。
馮氏坐在門口,眼見閨女忙碌,眼底都是歡喜。她平日也就嘴上說的厲害,其實最是疼愛,最滿意的就是這個閨女了。如此孝順懂事的閨女,哪個當娘的能不愛呢。
包教授和姚長鳴、姚長路,孫舉人都被請了過來,連同林家小子,趙三生、顧天澤和周棟,也是湊了滿滿當當一大桌子老少爺們兒。
好酒端上去,好菜起了筷子,大夥兒吃吃喝喝就定了,開一座後山的小樓,給林安他們讀書之用,姚長路搬過去常住,有什麼問題也能随時解答。
别看姚長路被關了六七年,如今在學院處理庶務,說起來,他年輕時候也是大越的探花郎,學識絕對沒問題,足以為林安幾個解惑。更何況,還有姚老先生做後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