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7章 力争
有武将是跟随太子西征過的,高聲喊着,“末将不信!太子不在當場,自然是什麼罪名都能扣他頭上!以太子的戰功和名望,早就該繼位了,還不是顧念同皇上的父子之情!太子待林家老太爺都孝順之極,怎麼可能毒殺親生父親!一定是有人誣陷,必須徹查!”
其餘武将受了鼓舞,也是說道,“沒有證據,我們絕對不信太子如此罪名!太子不在京都,自然是随便誰都能誣告!”
有文臣也是出列說道,“是啊,太後娘娘,可有抓到下毒之人,可有人證物證?茲事體大,不可輕下論斷!”
太後眼底閃過一抹惱怒,卻是贊道,“各位大人說的沒錯,哀家也知道茲事體大,所以就請當時在場的幾位閣老和萬總管同衆人說說好了。”
幾位閣老已經換了衣衫,但方才瀕死的痛苦,還有狼狽,他們可是不敢忘記。
不過,這會兒要當衆誣陷太子,為太後和二十皇子作假證,他們也是不願意。
遲疑之下,就誰也沒有開口。
太後眼底惱怒之色更濃,低聲“請求”道,“幾位大人一定要以江山社稷為重,還請實話實說,不必擔心宮外的家人,哀家已經派了禦林軍去保護,絕對不會讓奸人逞兇。”
這哪裡是保護,明明就是要挾!
幾個閣老恨的咬牙,他們多年的聲望,居然就因為一次同皇上平常的問政,而灰飛煙滅。
可是形勢不容人啊,人在屠刀下,不得不低頭。
其中一個就含糊說道,“皇上同我等說話,突然毒發,七竅流血,實在是凄慘。”
另外幾個也是附和道,“是啊,毫無征兆,必定是飲食有問題。”
“皇上身體一向康健,不想遭此毒手。”
輪到萬全時候,他更是跪在地上哭得鼻涕眼淚一把,“嗚嗚,老奴伺候皇上多年,不想皇上如此慘死。待得皇上喪事辦完,老奴是一定要給皇上陪葬。”
這幾人,說了實在是等于沒說一般。
太後氣得差點兒折斷了指甲,但當着文武百官的面前,她就是想要再折磨一番,也是不好動手,隻能狠狠瞪了他們一眼。
倒是朝臣們聽出一些端倪,先前幾個武将立刻喊道,“這麼說,就是幾位閣老也不知道到底是誰下的毒?那怎麼就安到太子頭上了!太子領兵在外征戰,沒人感念他的辛苦,卻如此污蔑,末将替太子不服!”
“是啊,我們不服!”
“一定要等太子回來,徹查清楚!”
小小的新皇坐在龍椅上,他們還這般喊着,明顯是不想遵守聖旨了。
其餘朝臣也是議論紛紛,都是遲疑。
皇位更疊可不是小事,往大了說,涉及到大越的江山社稷,往小了說,也關系到他們自身的榮華富貴…
眼見太後就要發火,一直沉默的崔召老将軍終于出列。
就在衆人以為他要維護太子的時候,不想他開口卻道,“太後娘娘,可是召集了所有的文武百官上朝?老臣瞧着,好似還有很多人沒有趕到。不如等人齊了,再商定吧!”
有人立刻就在身前身後查看,到底誰沒有趕到。
但太後卻是等不及了,夜長夢多,太子随時都會趕到,若是不能把新皇的位置穩固下來,占不下大義正統的名分,她們的優勢就不多了。
“啪!”她重重敲了書案,惱道,“放肆!你們是不把先皇放在眼裡,不願遵守遺旨意嗎?那就是亂臣賊子!
來人!”
她高聲呼喝了殿外的禦林軍進來,吩咐道,“把這幾個亂臣賊子拉下去砍了!”
“太後不可!”
“太後息怒!”
無論事實如何,重臣們都不想看着血流成河,六部尚書齊齊出列阻攔,一時倒是陷入了僵局。
這時候,卻有十幾個朝臣站出來,說道,“既然先皇留下遺旨,又有閣老作證,我等願意遵守,奉二十皇子為新皇。原太子毒殺先皇,罪無可恕。太子妃實為妖女,蠱惑太子,意圖霍亂大越江山,更是罪該萬死。還請新皇下旨,活捉林氏一門,以此為由,誅殺太子妃和太子!”
“我等請旨,活捉林氏一門,誅殺太子和太子妃!”
這十幾人齊齊喊出聲,跪地磕頭。
衆人都被他們這般驚了一跳,再仔細一看,雖然這些人品階不算高,卻都是六部的實權之職。
有人心裡就有些動搖,難道真是太子毒殺了皇上。皇上惱怒之下,才下遺昭點了二十皇子,畢竟二十皇子是養在福壽宮的,有太後做依靠…
這般想着,就有些人也跟着跪了下去。
若是事實如此,大事已定,趁早歸附,興許還能給自己謀求個好前程…
但那幾位武将卻是不怕死,破口大罵,“你們這些軟骨頭,沒用的東西!這明明就是誣陷太子,謀朝篡位!”
太後正是歡喜,哪裡肯讓大好的勢頭被打斷,于是立刻吩咐,“來人,拉他們下去砍了,人頭送上,讓不忠不義之徒都看看,他們的下場!”
幾個武将進宮時候被下了腰刀,這會兒赤手空拳,更是惱怒,直接開罵了,“太後娘娘如此,就是要殺掉我等滅口!太子繼位是天經地義之事,如今推上個毛孩子,要我等跪地磕頭,我等就是死也不成!”
“放肆!”
禦林軍就要上前抓人,危急時刻,突然殿外有兵卒跑來禀報,“皇…不,太後娘娘,姚老先生帶人闖進來了?”
“誰?”
太後一時沒聽清,群臣卻是臉上現出了喜色。
很快,門口的禦林軍讓開了一條路,一身青色衣袍,玉簪束發的姚老先生第一個走了進來,他身後跟着周泰來周院長,禦史唐風等嶽麓一系官員,甚至…還有十幾位告老在家,很少露面的大學士,退位的尚書等。
一行人,隻有二十多人,比照文武百官可是少太多了。
但文武百官卻沒有一個不低頭行禮的,即便在這樣的時候。
不說那些老尚書和大學士,有多少是他們的座師和先生,就說姚老先生一個吧,更是他們座師和先生的先生,大越所有生員心裡的半聖!
将近八十高齡,童顔鶴發,哪怕布衣加身,站在那裡也足以讓任何人低頭行禮,恭敬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