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瑪縣北坡第一獵鹿——鞭人?
李龍醒來的時候,屋子裡已經大亮,他聽到了外面的動靜,想着應該是陶大強起來在幹活。
搓了一把臉,又揉了揉眼睛,感覺有眼屎,這是肝火旺了嗎?
上一世後半輩子開始養生,對這些比較敏感,他伸了個懶腰起來,感覺渾身又充滿了活力。
年輕就是好,頭天再累,睡一覺第二天依舊生龍活虎,不像上一世五六十歲的時候,累一天得好久才能緩過來。
他爬起來穿好衣服,打開門,刺目的陽光照進來,李龍眯了一下眼睛,看到陶大強正在劈木頭。
陶大強扭頭看到李龍出來,笑着說:
“龍哥,你起來了?早飯我已經搞好了,大米粥,死面餅子,我涼拌了蘑菇,你洗洗吃吧,我吃過了。”
“行。”李龍去水邊簡單洗洗,然後到桌前吃飯,一邊吃一邊說:
“等下次下山上來的時候,得帶些鹹菜,還要帶些紅豆腐,對了,今天發些面,看看蒸些饅頭。光吃死面餅子胃不好受。”
“好。那等下次回來的時候帶些面頭上來,不然面發不起來吧。”陶大強想了想說道。
李龍想想也對,他也沒買發酵粉,也不知道供銷社和百貨大樓有沒有這個——應該有吧?
邊吃邊聊着,一會兒吃完,李龍把碗筷洗了,就去處理狼肉。
雖然那是個瘦狼,但除皮,再加上内髒怎麼也有三十多公斤。這些肉是沒辦法再送下去了,李龍打算煮一部分,剩下一部分做成風幹肉。
至于内髒,那就沒辦法了,這兩天抓緊時間吃吧。
陶大強劈完木柴,把劈下來的木頭塊子堆在木屋邊上,然後過來給李龍幫忙。
“龍哥,這裡的東西真多真好。那燒的木頭放家裡肯定是能做不少東西的。”
“以前還能經常運出去,現在就隻能等合适的機會了。”李龍說道,“你看那松樹林子邊上多少風倒木,就隻能看着倒下去……不過會有林業隊的人收拾的。”
陶大強自然知道,他隻是覺得可惜。這些木頭要放在隊裡,早就被人給拉回家做家具了。現在大家家裡都窮,一家有那麼一兩件四個腿或六個腿的家具已經算不錯的,有的人家裡連個像樣的家具都沒有。
主要是木頭主貴啊。但以前誰能知道這山裡,這麼多木頭就任其倒下、朽爛掉?
一條條狼肉被剌下來,抹上鹽後放好,李龍讓陶大強在小屋子和大屋子裡都釘上鐵絲,再把這狼肉挂在上面風幹。
他打算弄完後再到山裡搞一些艾蒿之類的草放屋裡,防蟲。
把狼肉弄完後,李龍又把狼嘴裡的四顆狼牙給掰了一下,再把髀石剔出來,這玩意兒現在送人不錯,幾年後也挺值錢。
狼皮就好處理了,簡單把上面的油刮幹淨後,抹上鹽,然後直接就給釘在了木屋的牆上,等着風幹。
看來還真是得學一學怎麼鞣皮子,不然的話,就隻能賣這種幹硬的皮子了。
等這些都忙完,李龍看還有時間,便對陶大強說:
“大強,咱們就在周邊轉轉,撿撿蘑菇、弄點鍁把子之類的,中午吃過飯休息一下,咱們再去看看能不能找到馬鹿。”
“好。”陶大強爽快的答應,随後又問道,“龍哥,搞鍁把子幹啥?”
“賣啊。”李龍笑笑。
鍁把子其實就是小孩胳膊粗的木頭杆子,一米六七的長度,主要的标準就是直,沒有大的節疤。處理的時候要把皮剝掉,然後刮幹淨,一頭削尖。
鍁把子是通常的叫法,其實算是萬物把子,因為生産工具裡的鐵鍁、砍土曼、鋤頭、木杈、木鍁等都可以用這個當把子。
但是李龍要搞這個,主要還是為秋冬的供銷社任務做準備——李向前說了,到時會有一批芨芨大掃把的任務。那大掃把也是需要用這樣的木頭把子的。
隊裡周圍的荒地裡有的是芨芨草,隻要肯出力,打就是了。但合格的掃把把子就少了。
李龍猜測這批掃把任務至少也得二三百個,生産隊附近一時半會兒頂多能湊上百八十個,基本上就是極限了。所以李龍打算先囤一批,這樣到時還能賺點零錢——打個比方,一個掃把三塊錢,這把子五毛錢,不多吧?
李龍打算搞個兩三百個就行了。這附近的木頭多,搞點木頭把子還是很容易的,比如今天定個任務,就搞十個?
李龍目标明确,陶大強也是目标明确。既然現在黨參挖出來沒多大用,那就不挖了,他打算撿蘑菇。
蘑菇撿來不吃,切片曬幹拿回家冬天當幹菜也行啊——這是昨天李龍随口說的,陶大強就記住了。
他不認識更多的蘑菇,什麼牛肝菌、松樹菇之類的,他隻認識李龍帶他采的草菇,所以就在草坡子上提着袋子撿蘑菇。
李龍翻過山坡走到松樹林子裡,這裡說是松樹林子,其實不光有松樹,還有柏樹、桦樹,挺雜的。
看了一圈,李龍放棄了,這裡能當鍁把子的樹都是那種小樹,長了十多年,生長不易,他覺得還是去溝邊的柳樹那裡看看。
這裡溝邊的柳樹長得雜,一叢叢長起來的,各種斜枝子特别多,兩三年的柳樹雜枝就剛好可以當鍁把子,砍了也不可惜。
李龍來到溝底,這裡有一條小溪,生長柳樹的地方是個小河灣,這一片比較平坦,李龍剛到柳樹叢邊上,就看到河灣邊上的濕泥裡,有一片才踩過不久的蹄印子。
看那分成兩瓣的蹄印,李龍猜測大概率不是野羊就是馬鹿狍鹿子啥的。他還沒那個本事通過蹄印分辨出具體是啥,但不是梅印,那就不可能是狼啥的。
難道早上會有鹿一類的東西在這裡喝水?
李龍頓時就興奮起來,他看了看四周的位置,便計劃着明天一早過來埋伏着,看能不能打到啥東西。
最好是鹿。雖然才呆了沒幾天,但李龍覺得在山裡的日子真不太好過。
他和陶大強不一樣,他覺得這山裡和鄉裡,來回跑是最好的,這邊住兩三天,山下住兩三天,最好。
遠離了這一片足迹,李龍背着槍,提着砍刀砍了七八根鍁把子,就在水邊把雜枝削幹淨,然後再剁得差不多一樣高,抱着就往回走。
路上看到有艾蒿子,他就砍了一些帶回去,這玩意兒的氣味能讓蚊蟲遠離,對夜晚睡覺比較有好處。
回到冬窩子的時候,陶大強已經回來,正在切着蘑菇,李龍把那一把鍁把子放在東側牆邊,說道:
“中午咱們蒸米飯吧。我去弄點野菜炒炒,吃過咱們去找馬鹿去。”
“好。”陶大強放下刀要站起來,李龍擺手:
“時間還早,伱切你的,等我把野菜弄回來再說。”四月下旬了,野菜多了起來,野蔥野韭菜野芹菜,蒿本也長出來了,再加上陶大強采的野蘑菇,足夠炒好幾盤了。
當然,如果李龍不嫌麻煩,還能整個地皮菜——就是沙子太多太難洗。
李龍帶着一大抱子野菜回來的時候,陶大強已經在架好了案闆,并兩個竈台上架好了火。
“龍哥,你會不會蒸米飯?”陶大強問道。
李龍當然會蒸,但不是很熟練,他把菜放在大案闆上說道:
“能蒸,不過不用那麼麻煩。鍋裡放上水,擱上蓖子,再拿個小盆,裡面把米淘好,倒上水,水比米高一指頭,燒水蒸就是了。不過這樣蒸米飯就是沒米湯,沒鍋巴。”
“能蒸熟就行。”陶大強是頭一次聽說這樣蒸米飯的做法,他立刻去拿東西準備試了。
李龍想起來上一世在短視頻平台上看那個脫口秀演員說亞洲媽媽蒸飯說一指頭的那個梗,不由得笑了。
陶大強把東西拿來,淘米按李龍的說法去蒸飯,他看到李龍在笑,有點摸不着頭腦,這有啥好笑的?
這樣蒸飯自然不擔心會夾生,最多多蒸一會兒罷了,熟過了可比夾生強。李龍炒了三個菜。
最後那個菜出鍋的時候,李龍讓陶大強把蒸米飯的鍋蓋掀起來,陶大強看着那一盆米飯,也是很驚訝:這就好了?
李龍聞着噴香的米飯,真的非常滿足,這飯才叫飯嘛!
兩個人風卷殘雲,吃過飯,然後一起收拾完,陶大強問:
“龍哥,接下來幹啥?”
“擦槍,擦完咱去看看能不能找到鹿。”
中午陽光大,兩個人進了木屋,敞開門,鋪開槍布開始擦槍。
陶大強不太會擦,李龍邊擦邊教他。五六半和小口徑的結構不太一樣,李龍讓陶大強多熟悉熟悉。
陶大強是努力熟悉,但說實話,他自己都感覺到,以後可能用處不大。
把槍擦完,兩個人鎖好門,帶着槍往山溝裡走去。
陽光曬人,但到背陰的地方,還有點兒涼意。
李龍看到了腳下有一片野草莓,已經開起了小白。本地人把這個叫地瓢,原因不明。這玩意兒長成後個頭不大,但隻要紅了,那就是非常的酸甜,味道很好。
李龍打算等以後這個熟了後,摘一些帶回去,因為這個季節,李娟李強他們想吃點水果是非常難的——就算到了八月份西紅柿下來,也不能随意的吃。
這時候的小孩還是挺苦的。
兩個人背着槍,李龍的目的不算很明确,走了三道溝,看到有一條溝底有野豬拱過的痕迹,不過李龍沒打算過來伏擊,現在的肉足夠多了。賣也不好賣,而且自己還有任務在身,還是先把馬鹿搞成再說。
李龍這麼執着搞到馬鹿,最主要還是希望能夠通過李向前,和供銷社達成一種私下的合作關系,每年春秋兩季,有類似擡把子、大掃把的任務,李龍能接一部分就行。
這種錢賺起來比較容易,而且還能給隊裡帶來實惠,何樂而不為呢?
一下午轉過來,李龍倒是撿了兩根鹿角,但卻沒看到有鹿。
兩根鹿角在草叢裡,李龍是撿過的,有經驗,陶大強經過之後都沒有發現,當李龍看到說那是鹿角的時候,陶大強驚訝壞了。
兩枝鹿角看樣子是今年才脫下來的,合重十二三公斤,都是三杈,李龍決定明天早上去那邊河灣埋伏後,如果打不着,那就到這裡來看看。
第二天李龍早早就起來,他和陶大強兩個穿好衣服帶着槍就去了河灣那裡。
到河灣的時候,天才麻麻亮,李龍先在遠遠的趴着,等了半個小時都沒動靜,他有點等不住了,便下了山坡去河灣邊上看。結果發現,這裡又多了一些足迹,有些是才踩的,有些應該是昨天晚上踩的,李龍有些喪氣,對陶大強說:
“走,去昨天撿鹿角的地方看看。”
陶大強也知道李龍心情不太好,沒說話,跟着李龍就去了那邊。
到了那山坡上的時候,李龍放慢了速度,盡量小心不讓自己發出聲音,彎腰走到坡頂,然後就看到有三大一小四隻馬鹿正在溝底吃草。
隻有母的沒有公的啊!
李龍頓時就有些失望——那頭小馬鹿比自己馬号裡的那馬鹿大一點點,看着挺調皮,不時頂一下這個頂一下那個。
陶大強也看出來了,他悄聲問李龍:
“龍哥,打不打?”
李龍自己也在猶豫,不打的話,獵物就在眼前,打的話,又不是自己需要的。
“再等等。”李龍最終決定,“咱們往那邊去,從山頂林子裡埋伏一會兒,看會不會有公鹿過來。如果有的話,那咱們打,如果這些母鹿要離開,那也打!”
李龍說啥陶大強自然就是啥,兩個人橫着移動,從坡頂的松樹林子裡悄悄往馬鹿那邊靠近,然後在距離馬鹿七十多米找了一個視野足夠開闊的地方埋伏了起來。
那些馬鹿啃着溝底的嫩草,小馬鹿時不時的還去母鹿那裡吃奶。
李龍耐心的等待着,偶爾有蟲子過來,他也隻是輕輕動動身子,目光始終在那些馬鹿那裡。
終于,就在這些馬鹿打算轉移往溝裡走的時候,山坡上傳來了一陣清脆悅耳鹿鳴聲。
李龍大喜:
“應該是來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