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未雨綢缪,先把人馬拉起來!
四月中下旬,進入農忙季,平地、播種、澆水一項項過來。
四小隊裡最忙的是王财迷,他已經把隊裡原來的那台鍊軌東方紅七十五拖拉機完全變成了自己的。
這兩年全村的兩三千畝地全都有他來犁,播種,平地,犁地、耙地,哪一項都收錢。
這兩年隊裡包産到戶,加上一年有幾次能跟着李龍賺現錢的活,所以大家也不會虧欠他那些機耕費。
不過賺的多,花的也多。光一台拖拉機就好幾萬,再加上犁,播種機,耕地耙子等等,這一套下來,王财迷兩年賺的錢幾乎全砸進去了。
最麻煩的還是這拖拉機太容易壞了,也不知道是多少年的老機子,開開壞壞,壞了就得修。能修好還行,修不好就得換零件,這零件可都是錢啊。
隊裡人知道他王财迷開拖拉機賺錢,都說他一年幾個萬元戶,但實際上的苦隻有他自己清楚,他活的還真就沒李龍蕭灑。
不過各個的路不同,他也沒什麼好抱怨的,眼下就隻有一個想法,盡快把錢攢出來,換台新拖拉機。
他已經受夠了這台可能比他年齡還要大的老東方紅七十五。
當然,這話不能說,說了會被别人罵死的。
王财迷一家雖然賺了錢,但生活還是那樣,穿的衣服雖然不至于打補丁,但并不是新的。連輛自行車都沒買,孩子上學還是走路,家裡院子也沒好好再修整一下。
這就讓許多人覺得他這個人太摳了,賺了那麼多錢也不知道改善一下生活。
雖然有人嘲笑他,但王财迷也隻是笑笑,并不回話。
該幹活照幹活,該修車照修車,别人說了,熟悉的人他就笑笑,不熟悉的人他理都不理。
李龍就挺佩服這家夥的,内心真是無比的強大。
哪怕後來賺了可能有上百萬了,依然是那身破舊的工作服,家裡看着也依然是亂糟糟的。
絲毫看不出來有那麼高的身家。
後來四小隊的地從三千到四千到五千畝,隊裡的拖拉機又多了一台破舊的802。
在大馬力拖拉機出來之前,王财迷的拖拉機一直是隊裡犁地的主力,那台802的毛病比東方紅七十五好像還多一些。
大錢他賺,閑了小錢也照樣賺,李龍回來的時候碰到王财迷,他就半開玩笑的問李龍,下次編擡把子的時候能不能叫上他。
李龍拒絕了。開玩笑的說:“編擡把子的時候你哪有時間?你不得把你那一套拖拉機犁子啥的好好修一修?不然等到後面犁地的時候,你那拖拉機能動?”
王财迷不說話了。
每年播種季過了之後,他就得把拖拉機大修一回,把所有的農用機械都檢查一遍,等秋天用的時候才能保證勉強是好的。
李龍說的沒錯,農閑他是不閑的。
歎口氣,沒辦法。
李龍回來到隊裡,是想和大哥商量一下關于去山裡的人選的。
聽李向前的這個意思,今年編擡把子的活,真有可能有三千個,那麼十個人肯定是不行的。
倒不是不想讓自己人多賺錢,主要是季節就是那麼個季節,隻有一個月的時間,不然耽誤農活,人受不了,況且不管是州社還是縣社,這個任務都是有時限的。
他對村裡哪些人能幹哪些人不能幹了解的并不多。所以得找大哥商量一下。
其實在李向前說了擡把子的數量可以他定之後,李龍激動過後,便想着是不是可以把編擡把子的人擴大到村外。
可以把梁文玉叫過來,也可以把清水河村的人叫過來。
倒也不是不讓本村人賺錢。對于編擡把子的人,李龍的打算是甯缺勿濫。
本村有些人什麼德性,他很清楚。蹬鼻子上臉,母不着的那種,自己對自己的本事沒個哈數,想賺錢又不想出力的人并不少。
他不會慣着這些人。
這兩年給隊裡人帶來的好處是明顯的,大多數人也對李龍的“義舉”挺感激,但一些人卻總以為李龍幹活離了他們不行。
李龍覺得有些人,就得治治。
院子裡,李建國正在修理菜地。家裡的口糧田、承包地都已經種完,最後播種完的是打瓜。
地裡活幹完,接下來就是院子裡的。反正在農村,隻要你想幹,就沒有能幹完的活。
李龍到了菜地準備幫忙,李建國急忙讓他出去:
“你可别踩,那裡種的是一行荊芥,種子是老爹從老家帶過來了,去年都給忘掉了,今年翻行李的時候才想起來。”
這時候菜種子自然沒有後世那麼全,也沒那麼方便。菜地裡種的東西基本上都是自家留種,農資公司或者專門的種子公司雖然有種子,但也不多。
不然也不會存在種子公司反倒讓李龍幫着留打瓜種子的事情了。
好在李龍知道,後面的情況會越來越好。
李龍有些尴尬,這兩年基本上沒咋幹農活,菜地裡的事情,他略有生疏。
索性也就不幹了,蹲在地頭,掐一片韭菜葉子,一邊揪着一邊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建國把耙子放下,想了想說道:
“要說隊裡能編擡把子的人,歸總一塊兒,弄個三五十人不成問題。不過你說的也對,真要聚攏這麼多人,他們肯定是不能都聽運東的,有些人他就是不聽話,你這個還沒辦法。”
“所以我就想着,隊裡弄上兩撥,最多二十個,剩下的讓文玉從他們隊找五個人,我再從清水河那邊找幾個,這樣弄夠三十個人進山就好了。
他們每個組都有人管,我就光管收擡把子就行了,管理的事情我不摻和,咋樣?”
“嗯,管。”李建國想了想,點點頭,說道,“那隊裡你除了讓運東,還讓誰帶?”
“大強?大成?”李龍想了兩個人。
“不行,大強壓不住,大成也壓不住。”李建國搖了搖頭。
“那大哥,你帶?”李龍開着玩笑。
“我才不管哩,我要去的話,編就行了,帶人的事情我才不幹……你不如讓海軍去帶。”
“海軍……海軍回來了?”李龍有些意外,這時候的兵都是三年往上的,超期服役或者當志願兵還有時間更長的。
許海軍才去了兩年啊。
“不知道啥情況,反正回來了,在家裡呆着哩,你去找找他。他雖然兩年不在隊裡,不過那些年輕人還是聽他的。”李建國給了李龍這麼個建議。
其實如果可以的話,隊長許成軍是最好的人選,不過許成軍是不可能去的。
李龍自己也能服衆,但李龍明顯是不想挑這個麻煩事,那就找人吧。
既然許海軍回來了,李龍還真打算去找找他。如果他願意的話,那自然是最好的。
許海軍正在院子裡壘土塊,他穿着部隊裡發的寫着紅字的白背心,身上汗不少,反着戴着綠軍帽,看着挺酷。
兩年沒見,許海軍明顯比以前健壯了,不過也能看出來,搬土塊的時候似乎還是有些吃力的。
不過也正常,畢竟拓好的土塊一塊頂三四塊紅磚那麼重,搬的時候還要小心别把土塊給弄斷了。
“海軍,”李龍在院子外面打着招呼。
許海軍扭頭看到李龍,先是一喜,随後露出一絲苦笑來。
從隊裡去部隊的時候,他是躊躇滿志,想要在部隊裡建功立業的。
沒想到幹了兩年就提前回來了,等回來才發現,隊裡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當初一開始還有點看不上,後來看着有點變化的李龍,竟然成了攪動這番風雲的核心人物。眼下人家不僅買的拖拉機,還在開着吉普車。
而且也娶了已經成了國家幹部的顧曉霞,成了城裡人。
就連他們看不上的陶大強家裡也買了拖拉機,娶了媳婦,有了孩子。
當初這一幫人中的核心人物自己呢?反倒成了邊緣人物了。
許海軍回來後找了幾個當初的同齡人聊了聊,聽到對這兩個人的評價是毀譽參半。
黃四平這樣的,因為沒有借到錢,自然心懷不滿,對兩個人滿是牢騷。
其他人比較中肯的評價也不少,畢竟是李龍帶着隊裡人賺了不少錢。
許海軍從家人和朋友那裡詳細的了解了這兩年來隊裡的變化,李龍所做的事情,心裡也不禁為李龍做的這些事情所感歎。
真是抓住了每一個節點,這錢賺的,真痛快。
不過感歎完後,他還得為自己的小日子而努力。
許海軍在家是老大,他還沒結婚,下面還有個弟弟一個妹妹。弟弟已經不上學了,跟着幹活,也是想着去當兵,妹妹初中畢業後正在學裁縫。
原來沒感覺,這一回回來就感覺到住的地方不夠,他就趁着播種完了,拓一些土塊,打算在在自家正房邊上蓋個小房自己住。
李龍過來的時候他正在搬土塊,然後準備叫人和泥巴。
就算李龍不來找,他也打算去找李家人。蓋房子是需要木頭的,他想進山弄一趟木頭,眼下隊裡有好幾家有拖拉機,但能進山弄到木頭的,好像就李龍一個。
眼下馬車驢車是四小隊各家運輸的主力,但大家都很羨慕拖拉機,也想擁有這個。
許海軍原本從部隊裡回來,自忖眼界什麼的肯定都會比村裡人強不少,哪怕是提前退伍回來,也一定能大展拳腳,好好幹一番事業。
但回來後才發現,隊裡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這變化甚至有點讓他覺得落伍了。
即使是在他的發展計劃裡也是在兩三年後才有可能買台拖拉機。
沒想到回來後發現,就連自己看不上的陶大強都已經買了拖拉機了。
所以面對李龍,許海軍心情非常的複雜。
兩個人閑聊一會兒,李龍講了自己賺錢的過程,許海軍講了自己在部隊裡的生涯。
“你也知道,我心氣比較高,想着在部隊裡項項拿第一,隻是訓練的太猛了,結果把自己給練傷了,呆不下去了,就隻能回來了。”
坐在土塊上,許海軍苦笑着說道:
“我呆的是偵察連,真要說起來,訓練是真的累。”許海軍抱怨一句,随即感歎着,“不過說實話,那裡也真的鍛煉人,出來人都是……高手。”
這一點李龍相信。
這時候的部隊還沒特種兵一說,或者說這時候的偵察兵就是特種兵的前身,畢竟一直到世紀末,還有不少人代表國内部隊去參加世界偵察兵大賽的。
特種兵訓練,能不累嗎?
累壞了,也很正常。那時候沒有科學訓練一說,練不死就往死裡練,是這話吧?
李龍覺得這個話題不适合再聊下去了,便說起了自己的來意:
“我最近還要收擡把子。你有沒有興趣找幾個人一起進山?”
“我?找人?”許海軍沒明白李龍的意思。
他去當兵的時候,李龍還沒這麼大的本事,隻是在逮魚賣魚,做點小買賣。
“我算是供銷社的職工,”李龍解釋着,“接下來供銷社收擡把子的任務。我的意思是,你在隊裡找幾個覺得合适的,會編擡把子的人,進山去編。我定期去找你們收,當然,質量必須合格。”
“我聽說你以前不是找的都是謝運東嘛?”許海軍也是打聽過一些消息的。
“今年任務多,運東哥要帶一隊,我想着你也帶一隊。當然,要找你覺得合适的,你能管得了的人,還有就是在山裡至少要呆一個月,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呆下去。”
“那自然是沒問題。我們訓練的時候,十天半個月在野外是常事。”許海軍擺擺手:
“我也會編擡把子,不過手藝不咋樣。”
“你可以管着他們編啊。”李龍說道,“質量把控好,我單獨給你額外的錢。”
“那一個擡把子多少錢?”許海軍又問到了個關鍵問題。
“去年一個四塊。”李龍說道,“今年還不确定,不過不會少于這個錢。”
“一天能編……四五個?”許海軍算了算,這錢不少了!
他一個月的津貼才十幾塊錢!
這編好了,一天就頂他一個月的津貼了!
“嗯,去年我大哥一天能編五六個。”李龍笑着說。
許海軍雖然複員了,有一筆複員費,但想蓋起房子,再有點其他計劃,還真就不夠。
“幹,我幹了。”許海軍咬了咬牙。
“那你最好和運東哥商量一下,到時候叫人别叫重了。”李龍說道,“另外就是擡把子的質量,必須要嚴格,不然退回去大家都不好看。”
“這個你放心,我不懂,我就直接找謝運東嘛。”許海軍知道的。
事情就這麼說定了。李龍讓許海軍先聯絡人,然後準備東西。要是不知道準備什麼東西,就去問問謝運東。
現在山裡的條子已經長出來,李龍猜測這活應該很快就下來了。
看着李龍開着吉普車離開,許海軍說不羨慕是不可能的。
畢竟這吉普車在單位,隻有團一級領導才能坐。
他有點遺憾沒有問李龍這車是怎麼來了。
想想又苦笑了一下,想那麼多幹嘛?自己連買拖拉機的能力都沒有,更别提吉普車了。
不過想想如果這一次帶人過去幹活,一個月能掙個幾百塊錢,至少買輛自行車是綽綽有餘了。
到時順便弄些木頭回來蓋房子,應該也沒問題吧?
想到這些,許海軍搬土塊的時候都感覺輕省了不少。
李龍沒停,又開着拖拉機去了梁家。
把事情給梁文玉說了一回後,梁文玉很是意動,不過他沒答應,扭頭看向在菜地裡一塊勞動的梁東樓。
“去……倒是能去。”梁東樓知道這是李龍給兒子創造賺錢機會呢,當然不止是賺錢。既然梁文玉當了村團支書,那麼鍛煉人也是一方面,管理能力不就是這樣鍛煉出來的嗎?
當然,他也有顧慮。
“可是文玉編擡把子不在行啊。”
“那沒事。”李龍笑了,“我想讓文玉過去,一來就是想着管事,我這回可能是要的擡把子量大,我們隊裡那些人不一定夠。當然,眼下就是先說着,要是擡把子量下來了,沒那麼大,這事可能就停了。”
“知道知道。”梁文玉知道李龍這是打保險,立刻表示明白。
“那咱們就說可能的事。”李龍看着小狗跑過來在自己的腳下蹭着,便蹲下來摸了摸,繼續說道:
“文玉找合适的人,自己能管住的人,然後監督他們編就行了。去年一個擡把子是四塊,今年文玉要去的話,我給他五塊一個,你給他們四塊,中間抽一塊,算算一個月下來,也不少掙。”
當中介抽錢,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哪怕再過十來二十年,那些從内地組織人到北疆拾棉花的,還有抽錢的。
所以眼下聽着也正常。
“一個人一個月能編個一百多?那我帶五個人……”
梁文玉一算,吓了一跳。
這可不是小數字。
“先這樣算着。”李龍笑笑,“等我消息,隻要一确定數量,我就過來通知你,你在隊裡自己找人,這事找啥人,你自己心裡有數就行。要是沒那麼多量,那我也過來給你說。”
梁文玉表示明白了。
孟海那邊李龍沒提前去說,畢竟眼下沒有确切的數目。
他找外人的事情都沒打算讓隊裡其他人知道。
不然隊裡肯定會有人罵的,雖然他不在乎,但如果能避免的話,那還是避免了比較好。
他還想着打算把人分在三個溝,互不相見,這樣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