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這是想當幕後老闆嗎?
“噗噗,噗噗,有聲音沒有?有……好,四隊的聽好了,現在通知一下,通知一下啊,各家,我是說每一戶出一個人,到隊部來,過來領肉。動作快點兒,每戶出一個人過來隊部領肉。好了,我再通知一遍……”
當天上午,四小隊的大喇叭突然傳出來的聲音,讓各戶聽着都是驚喜。
知道消息的倒也罷了,不知道消息的還真就是驚喜。
畢竟自從分田到戶,大鍋飯時代結束,哪還分過東西?大家都是自己顧自己,隊裡原本公有的東西都折價賣了出去,賣的錢一部份隊裡公用,一部分用在修補水渠閘門等東西上。
要說錢,可能有一些,但肯定不多。
今天竟然要發肉,這是太陽打西邊出去了?
一條葦溝之隔的三小隊人聽着這喇叭裡傳來的聲音,那就是非常羨慕了。
四小隊因為一年能接好幾次大活,本身就比其他小隊有錢,買拖拉機的買自行車的很多——目前三小隊還就一台東方紅七十五鍊軌拖拉機,小四輪拖拉機還一台也沒有。
比不了啊。
現在人家隊裡又開始發肉了,自己隊裡發過啥呢?
不用想肯定是沒有了。
陸續有人往許成軍家裡去,到地方後發現,許家整個院子裡擺滿了一塊塊的肉。
有些是半條腿,有些是一塊肋巴,有些是一截脖子。
幾頭野豬身上的肉都不一樣,大家的想法也不一樣,怎麼分肯定都會有不滿意的。
不過許成軍有辦法。就跟分地一樣,地上鋪上袋子,把肉砍成大緻差不多重的份量,内髒也一樣,擺好後上面标上數字,然後按戶數做出抓的阄來。
抓着哪一塊肉就算哪一塊肉,合适不合适看天意。
當然如果抓完了,有想換的當時也可以換,那時候許成軍就不管了。
很快,四十多号人到了,許成軍眼尖,看到李建國家沒人來,心想這李家就是大方,這七八公斤肉就不要了。
“來來來,過來抓阄,抓到幾号拿幾号,别再看了,再看一會兒蒼蠅在肉上下蛆了!”
許成軍讓各村民小組長維持秩序。李建國不在,就讓陸英明維持那一組的秩序,然後按先來後到的順序抓阄。
大家對這個沒啥異議,本身分肉就是意外之喜,吃什麼不是吃呢?況且大家也明白,呆會兒抓到了,如果不想要的話可以換。
畢竟有些人喜歡吃豬頭,有些人喜歡吃後座(屁股)。
雖然是隊裡發肉,但在等着抓阄的時候一說話一交談,大部分人就明白過來,這是李龍打來的野豬,上交給隊裡作為人家蓋馬号的地費。
“人家李龍專門把肉送到隊裡,讓隊裡發肉,就是不想拿這個名聲。”許成軍聽到議論,說道,“我還給你們說,小海子鄉裡有人要承包,那要承包了你們想逮魚的可就逮不了。
李龍知道這事,提前把小海子已經承包了,所以你們還在小海子逮魚賣錢的人,得感謝人家李龍。不然的話,你們再逮就是違法的了。”
連聽到幾條關于李龍的事情,隊裡這些人一個個都挺吃驚,特别是今年在小海子逮魚賣的人不少。
這些人倒也不像李青俠和陶建設那樣經常去,是農閑的時候會過去逮個魚,趁早市的時候賣倆錢零花。
後世這些人逮魚就隻能去大海子或白土坑等水庫;因為上一世這個時候小海子已經被洪水沖垮掉了,裡面的大魚都跑完沒有了。
現在小海子的魚還在,所以大家還能逮到,就近原則,大家也知道小海子魚好吃,自然就逮這裡的了。
現在聽說小海子讓李龍承包了,聽這意思李龍承包了不會禁止隊裡人逮魚,那就跟沒承包一樣嘛。
也不一樣,這是在給隊裡人發福利啊。
大家這麼一聽,對李龍的感官又有了變化。
不過有些人聽了就起了其他心思。小海子能承包,那意思是不是隊裡其他公用的地方也能承包?
抓完阄後,按号各自把肉拿走,有人不想吃内髒,有些人偏偏喜歡吃豬大腸,就換吧,許成軍家裡這時候亂哄哄的,一直到半下午才算清靜。
雖然院子裡搞的亂七八糟,但許成軍還挺有成就感的,他能感覺到大家拿了肉,在知道實情後,對隊裡還是挺感激的。
畢竟這種事情,四下裡打聽打聽,也就這邊獨一份吧。肉是李龍弄來的,但這事情是隊裡組織的。
當然,作為隊長,他留下一個豬頭,肉也是事先挑好的,這點特權還是有的。
包括李建國那一份肉,還有好幾份肉沒人拿,許成軍騎着自行車給送了過去。
“嗨,小龍給家裡送了一頭豬,我們就想着不要隊裡分的肉了。”李建國解釋着,“還讓你送過來……”
“那小龍給的是小龍給的,隊裡分的是隊裡分的,那能一樣嗎?”許成軍笑着說道,“對了,老李哥,小龍說了沒有,這葦把子……”
“目前還沒說,估計快了吧。”李建國說道,“現在葦子黃了,時間差不多應該到了。”
沒得到具體消息,許成軍略有點失望,他這麼急着問主要是今年的編擡把子和紮大掃把的活,李龍都給其他村分了一些。
雖然李龍分給其他村的本意是因為本村完成不了那個數量,但許成軍還是有點危機感的。
所以這一次送肉,他不僅送來了給李建國的肉,還有李龍的肉和顧博遠的肉。李龍單獨分戶了,顧博遠的戶口也沒挪走。
這三份肉許成軍留的都是排骨、後座,還帶着油,都是上好的東西。
雖然份量不算多,但這心思就挺明顯了。
既然送來了,李建國也沒推辭,說等李龍這邊消息一出來,他就去找隊長。
許成軍離開後,李建國把這肉留了兩份,剩下的一份帶着去到老馬号,交給了老羅叔。
老羅叔自己領了一份,正在院子裡處理着,燷成肉油,這邊李建國又送來一份,他連聲說吃不完了吃不完了。
“小龍的那一份,他在縣裡有肉吃,你就留着吧。他說你這裡還要招人,那吃的消耗的自然就多一些。”李建國說道,“年紀不小了,幹活的時候悠着點,可别閃着了。”
“嘿,知道了。”老羅在李龍面前是老羅叔,在李建國這裡可不算,都是一批過來建村的,說話更随意一些。
李建國離開後,老羅叔笑着慢慢燷肉,這肉能吃到春節了。
冬天李龍肯定還會打獵,那時候肉會更多。
這天天吃肉的日子,以前是真的不敢想啊;以前的地主老财也沒這麼過日子的。
這時候的日子,真好!這改革開放包産到戶,日子真好。
中午吃過飯,李建國和梁月梅想着沒啥事,也把自己家裡的這些豬肉都處理一下。雖然早晚天涼,但這肉放兩天也得臭,得盡快處理。
幹這事情李建國和梁月梅兩個就夠了,李青俠沒事幹,幹脆騎自行車叫上陶建設,兩個人又去下網了。
李建國和梁月梅正在院子裡忙活着,滿院子都是油炸肉的香氣。
或者說,這個時候整個村子的上空彌漫的都是肉香味兒,而且時不時的能聽到大人孩子的笑聲。
下午李龍開着吉普車過來了。
看到李龍匆匆趕過來,李建國等他下車便問道:
“是葦把子的活下來了?”
“嘿,大哥你猜的真準。”李龍笑着說道,“不過今年葦把子比去年少,一萬個。”
“啥意思,以後收的都少了?”
“嗯,我估計再過兩年可能就不收了。”李龍給大哥分析着原因,“現在水泥生産的越來越多,有預制闆,後面人蓋房子都開始用水泥預制闆了,那個結實,不用上房泥,房頂上面平還能曬東西……”
“也對。”李建國歎了口氣,“唉,以後掙錢的進項又少一個……那擡把子和大掃把……”
“擡把子後面肯定也是越來越少,幹不了幾年,畢竟以後車越來越多,那擡把子擡不了多少東西,還要占兩個人,早晚得淘汰。大掃把因為今年這事,估計還是能幹好幾年的。”
因為現在大掃把質量的嚴格控制,導緻原來今年要發生的事情,被李龍這隻蝴蝶給扇的調整了方向。
所以李龍判斷,這大掃把的活隻要供銷社還在,會一直持續下去。
畢竟隻要質量過關,北疆這邊不少單位自然希望采購本地的東西,錢轉一圈還在自己這邊兜裡嘛。
就算到時縣供銷社撤銷,不再收購大掃把,那時候李龍完全可以搞個加工廠,自己生産大掃把自己賣。
畢竟市場已經培育起來了,産品不可能賣不出去。四十年後一些市集還能看到賣芨芨大掃把的。
“剛才隊長還過來送肉,問這個葦把子的事情,既然現在已經定下來了,那你就給他說一下吧。”李建國手裡還拿着筷子弄肉呢,現在事情已經定了那就通知吧。
畢竟隊裡人現在心也懸着,葦子已經黃了,能打了。這活要不下來,大家也不敢自己幹——去年自己幹了,結果标準變了,白辛苦一場。
“大哥,我想着今年收葦把子的活交給你。”李龍說道,“反正就一萬個葦把子,去年是三毛錢一個收的,今年你就按三毛五一個收,一萬個也就拉個三四卡車。到時我給你結算的時候按五毛一個結算,你一個賺一毛五,這一萬個就是一千五……”
“那你哩?”李建國疑惑的問道,“你不幹了?”
“這前面收大掃把和後面幹其他事情,我就沒好好在家裡呆着。兩個孩子還小,我就想着接下來在家裡好好陪陪孩子。”
“那這錢我不能拿這麼多,這活是你接的,我拿五百,一千你留着……”李建國不可能那麼心安理得的拿這麼多錢。
“嘿,大哥,我可不會虧着自己。”李龍小聲說道,“供銷社那邊的收購價是六毛,我啥也不幹,純賺的,一萬個就賺一千了……”
聽李龍這麼說,李建國才再沒提錢的事情。
“不過還是那句話,質量絕對要管好。”李龍認真的說道,“長度、根數、葦子的大小都得看,這個你就多操心了。”
“那沒事,這錢這麼好賺,那還不得認真點?”
“到時葦把子收回來就放你院子吧,我隔幾天讓汽車過來拉一趟。”李龍說道,“拉糖渣的車回城的時候順便就把葦把子拉走了。”
宋明現在還是每隔一個星期就拉一車糖渣過來。要不是老馬号地方大,這時候糖渣還放不下了。
李龍把事情交待完,要走的時候梁月梅不讓他走,讓他把這邊燷好的肉油帶回去一些。
“家裡也有啊,我上午剛弄完。”李龍急忙擺手。
“那就帶些菜回去,還有雞蛋。”梁月梅說道,“你再等等,老爹下網去了,還帶着撒網,應該能撒回來魚,等等帶些魚回去。”
正說着李青俠和陶建設兩個人騎自行車回來了,自行車後座上都綁着袋子,滴着水。
“喲,小龍來了。”李青俠下車笑着說道,“正好,我剛才撒着了不少鲫魚,你帶回去給熬湯喝。”
他不好說直接給顧曉霞熬湯下奶奶孩子,但意思就是那個意思。
“行。”李龍也不客氣,一家人,不搞那些虛的。
這邊他吉普車開着帶着魚回去,那邊李建國就騎着自行車去到了許成軍家裡。
“你是說小龍把收葦把子的活交給你了?”許成軍驚訝的問道,“他不管了?”
“他家裡倆孩子都還小,好好陪陪孩子。”李建國笑着說,“收是我收,到時拉走還是他拉走。”
“明白了,你們兄弟兩個,嘿,真好。”許成軍感慨着,并且羨慕着。
他的親兄弟堂兄弟都因為他是隊長,想從他這裡得些好處,有啥好處很難想到他,也很少幫他幹啥活。
看人家的兄弟倆,以前李龍不懂事的時候,李建國是把他當兒子養着,吃細糧、花錢去當工人;等李龍懂事了,那弄到的好東西先就有大哥家裡一份。
眼下還直接把掙錢的活交給了自己大哥。
這才是兄弟嘛!
自己那些兄弟……唉,比不了,能氣死人。
不過想想隊裡的兄弟大都是和自己差不多,許成軍才能平衡一些。
那就打開大喇叭喊吧。
當聽到說可以紮葦把子,标準和去年一樣,價格還漲了五分錢的時候,隊裡立刻又沸騰起來。
三小隊那邊再次被刺激了一下。
四小隊上午分肉,下午講掙錢的活,他們也想幹啊。
可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三小隊雖然住的地方靠着葦溝,但這裡面的葦子是四小隊的。
論自然資源,除了田地,以及和四小隊同位于大海子上遊之外,其他方面三小隊竟然一點資源也沒有。
好吧,其實三小隊才是正常的生産隊情況。四小隊因為位于全鄉最東面,所以情況算是最特殊的,它的東面有相當大一塊鹽堿地和蘆葦紅柳灘,再加上上面有個小海子,北面有個大海子,自然資源算得天獨厚。
有些人就後悔了,早知道标準不變,那就早早的開始割葦子紮葦把子,還能多掙些錢。
畢竟一個葦把子變成了三毛五,一天紮幾十個,十幾二十幾塊錢就到手了。
葦把子數量雖然少了,但價格高了。有些人并不清楚葦把子為什麼少,在他們看來可能是别人分走了李龍的一部分活——畢竟前年有這樣的事情。
今天有李龍承包小海子的先例,有些人的心思就活了起來。
李建國回去後不久,隊裡就有人來了隊部找許成軍。
“啥?承包葦溝?”許成軍一聽來人的意思,有些意外,“你真想承包?那承包葦溝可不便宜。”
“多少錢?最多一年也就三五百吧?”那個人很笃定,“這滿溝的葦子,要不打葦把子,賣不了個啥,最多送去造紙廠……”
“你真想承包也得從明年開始。”許成軍想着三五百也不錯了,“今年肯定是不行的。”
“我知道,就是過來先占個位。從明年開始,我承包三年,先交一年的錢。”來人問道,“承包費多少?”
“既然你都說了,那咱們也不來虛的,就五百吧。”許成軍笑着說,“但是五百是一半,你看你要上半個還是下半個?”
葦溝從中間走的那條路算,上半個一直到小海子,長約七八百米,下半個一直到大海子,長約一公裡。
上半個短點兒,但邊上有路,拉運葦子方便。下半個長,葦子多,但邊上路短,後面拉運不方便。
“我都要!一共一千塊?隊長,這也太貴了吧?把葦子全打出來能不能賣一千塊的?”來人想讨價還價,主要還是沒那麼多錢。
“你想想,那一葦溝的葦子,能紮多少葦把子?一個葦把子就三毛五……”許成軍一句話就把對方的嘴給堵住了。
“掏錢,簽合同。”許成軍現在基本上算一言堂。當然他相信這事要說出去,其他村委肯定也同意。
畢竟來錢了嘛。
當然,隊裡村民明年要打葦子紮葦把子的話,還能去村東北面的葦湖,或者小海子裡。附近長蘆葦的地方可不少。至于夠不夠,另說。
合同寫的很簡單,這時候也不需要那麼嚴謹,事情就定了下來。
來人沒帶那麼多錢,所以他先交五百的定金。
許成軍把錢收起來,打算明天叫來陳會計,入賬。
這種錢他是不能拿的。
來人走出許家,臉上露出了躊躇滿志的表情——嘿,明年看你李家再收葦把子,那我就必然從中過了手了。
誰讓我有那麼多葦子呢?
這是張強。
他家裡的大掃把還沒賣完呢。
不過這一年多時間過去,總算是把賬還清了,還少掙了點兒。
但這五百塊,也是家裡的全部現金了。
眼下還得打葦把子,不然的話,冬天都不好過。
好在現在葦把子是李建國收,他不用面對李龍了。
不然尴尬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