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七百九十二章 這熊肉給他吃幹啥?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羁中馬 9254 2025-04-19 15:37

  李龍開着車到四小隊的時候,葦溝裡已經有水了,洪水過後的痕迹還在,葦溝岸邊有水痕,以及洪水攜帶着泥沙沖刷的位置。

  在葦溝橋和土路兩邊還有堆放的砂石袋子,應該是防止水從橋面上漫過後把路給沖垮。

  看來這一次的洪水量還比較大,隊裡應該出動了不少勞力來防洪。

  四小隊這時候通往外界的大路就這一條,如果葦溝路被沖斷了,别的不說,就學生上學這大事就不好解決。

  往前推兩年,這樣的事情時常發生,畢竟那時候葦溝中間沒橋沒路,平時沒水的時候就能走過去,發洪水了學生就隻能去小海子那裡,從葦溝的源頭趟過去——隊裡得派民兵在那裡護送。

  哪像後世,四小隊往外界通行的至少有三條路,還都是柏油路,根本不擔心會被堵上——當然,那時候小海子已經淤堵的不行了,洪水也不再從這裡過,葦溝也被淤平且種上了樹,沒了葦子。

  滄海桑田不過如此。

  一邊感慨着,一邊開着往老馬号而去。到了地方,李龍驚訝的發現,自己在老馬号邊上的那片鹽堿地,已經播種過了。

  開春播種之前要犁一遍地,然後平、耙、切,一翻過程後,再播種,地裡的種子就好長。

  這應該是大哥李建國給弄的。自己偶爾回一趟隊裡,每次回來的間隔時間不定,每次回來都能有新發現。

  吉普車停到老馬号門口,李龍發現新馬号羊圈門是開着的。

  他下車過去看,發現羊圈裡沒羊——是放出去了嗎?

  應該是吧。

  他上車開進院子,老羅叔正在喂馬鹿和狍鹿子,看到李龍過來還挺開心的。

  李龍下車,提着裝熊肉的口袋說道:

  “老羅叔,羊放出去了?”

  “放出去了,楊老六放的,他閑不住了,說出去放羊,順便看看哪裡有沒有苜蓿,準備掐一些回來蒸着吃。你急不急,不急的話等中午他回來看看,要掐着了,你帶一些回去。”

  “我昨天打了頭熊,今天送些熊肉過來,”李龍從車裡取下袋子,“中午在我大哥這裡吃飯,吃過就回縣裡去了。”

  “那你吃過中午飯過來,到時看看有的話就帶上。”老羅叔從李龍手裡接過裝熊肉的袋子,這兩塊熊肉得有十來公斤,他一邊往屋裡走一邊感歎着,“嘿,也就沾了你的光,熊肉也能吃上了,這放過去,哪敢想?”

  李龍笑笑,聽着老羅叔絮叨着說着這段時間大大小小的事情,比如誰家生了孫子,發洪水的時候是晚上,民兵集結的很快,有人沒到,結果第二天就讓他爹給罵了一頓;比如洪水退後,葦溝裡葦葉子被剩餘的水給漂了起來,上面擱淺了不少大鲫魚,學生們放學後都挽起褲腿去撿。

  再比如楊老六放羊的時候碰到馬金寶,馬金寶今年羊下的羔子沒照顧好死了三分之一,現在羊還很瘦,讓楊老六笑話了好幾天等等。

  這些事情對李龍來說都是很新鮮的。有些事情他在印象裡還有,有些事情他根本不知道,上一世也不太清楚,現在聽起來,就覺得挺親近。

  都是村裡的事情,卻已經不是在自己身邊發生的了。

  “現在圈裡有七頭鹿和五隻狍鹿子長茸了。”老羅叔說起了正事,“再過幾個月就能割茸了,今年光鹿茸就能賣不少錢,鹿胎盤我也攢一些,曬幹了,呆會兒給你裝走。”

  李龍沒想到老羅叔把這事還記得呢,他出了屋子,信步往圈裡走過去。

  回回過來的時候,有其他事情,很少看這些馬鹿和狍鹿子。

  最開始養的時候也是帶着玩票的性質,畢竟他是聽說過馬鹿這玩意兒太容易生病了,一旦生了病很難醫,損失會很大。

  所以最開始一次得到馬鹿娃子才想着賣掉換錢。

  現在他發現老羅叔他們把馬鹿養的非常好。光馬鹿就分成三個單圈,幾個成年馬鹿在一個圈裡,已經下了馬鹿的母鹿和小馬鹿在一個圈裡,還有幾個半大的馬鹿在一個圈裡。

  狍鹿子分成了兩個單圈,成年半成年的在一個圈,下了狍鹿娃子的母狍鹿子和小狍鹿子在一個圈裡。

  數量竟然感覺很大,出乎了李龍的意料。

  這兩個群體加起來,得有三十多隻了!

  “下的馬鹿娃子和小狍鹿子都活了。”老羅叔看出了李龍的意外,笑着說道,“去年一頭馬鹿賣八百,可是把我們幾個老家夥吓一跳,這玩意兒這麼金貴,可不能養壞養死了。”

  李龍點點頭,當初讓老羅叔養這些東西,看來是真的搞對了。

  這已經發展出規模了啊。

  “鄉裡那個姜幹事過來兩趟要采訪你,都沒看到。她就拍了一些照片回去了,”老羅叔又說道,“她說有空的話讓你去鄉裡一趟,她想好好采訪一下你。”

  “目前沒空。”李龍搖了搖頭,又去看小野豬,他感覺野豬們哼哼的聲音都小了。

  “今年下了兩窩。”老羅叔跟着過來,“四個圈都快盛不下了,就沒配那麼多。”

  李龍知道老羅叔的意思,這裡面是用母野豬和過來配種的公家豬來配的,配出來的小豬算雜交,既有了野豬的瘦肉基因,又不是那麼鬧騰。

  “兩窩有十七頭,長的怪好。大的除了那兩頭母豬,還有十二頭,看看要不要賣掉一些?長是都長不大,野豬這玩意兒,就長不成家豬那麼大的。”老羅叔有些遺憾。

  這些小野豬長大後,一兩年基本上就是七八十公斤的樣子,再大也不超過一百公斤。

  比他想像的要差一些。

  “等過幾天羅教授他們過來,宰一頭。”李龍想了想說道,“隊裡有沒有買豬娃子的?有過來買的話,那就賣掉一些。”

  他現在算特種養殖戶了,自然是不能光養着,也可以出售換錢,回一些本了。

  “隊裡還有過來買羊的,賣不賣?”老羅叔問道。

  “賣啊,比市價便宜一些就行。”李龍想了想說,“現在市場羊肉價一公斤一塊五,活稱一公斤八毛,咱們按七毛錢賣就行。”

  春節過後,羊肉價格又落了一些,眼下開春,羊掉膘比較嚴重,所以通常情況下買羊的不多,宰羊的也不多。

  畢竟像李龍那種育肥的幾乎沒有,開春育肥的就更少了。

  把這些事情都交待完,說完後,老羅叔也把幾個曬幹的鹿胎盤裝進袋子裡放到李龍的車上,李龍就和他道别一下,開車走了。

  這些胎盤顧曉霞不一定會用,大概率是要放在廂房裡,等賈天龍過來看他收不收。

  李龍開着車回到李建國院子的時候,院子裡隻有杜春芳在拾掇菜地,拖拉機不在,應該是去地裡幹活了。

  幾條魚網挂在菜園菜牆邊上的木頭樁子上,李龍下車的時候隐約還能聞到腥味兒。

  “小龍回來了?”杜春芳站了起來,笑着從菜地裡走回來,“你老爹和你大哥他們去地裡幹活了,這兩天正播種,說是種花葵,還有油葵,對了,你馬号那邊的地,你哥頭兩天給播了甜菜了,說你說的種甜菜,這兩天你哥還在想着說那農學院的專家來不來了。”

  杜春芳是很想和李龍聊聊天了,不然也不可能一口氣說這麼多。

  “昨天我打了頭熊,帶過來一些熊肉和一個熊掌。”李龍從車裡提下袋子說道,“他們不在,那咱們就把這熊肉給燷上,那個熊掌等我老爹回來再看怎麼弄吧。”

  “行啊。”杜春芳笑着說道,“孩子和你媳婦都好吧?”

  “都好都好。”李龍麻利的過來給竈下加火,洗鍋。杜春芳就過去壓水,然後幫忙。

  李龍提着熊肉洗了洗,去廚房裡剔出淨肉,切成塊放進盆裡,端着出來。有兩眼竈,一邊燷肉一邊煮骨頭,完美。

  杜春芳已經坐在竈頭前開始燒火了,李龍将熊肉倒進鍋裡,然後又去準備花椒、姜之類的調料。

  本地人以前燷肉是不放調料的,就是原汁原味,李龍從後世重生而來,幾十年的閱曆加上後來從短視頻和網絡平台上學來的知識,讓他覺得往這燷的肉油裡加些調料,炒菜的時候會更香一些。

  當然,不能放多,調個味兒就行了。

  杜春芳是看到了小兒子這“離經叛道”的行為,卻一點也沒阻止。自家小兒子本事大着呢,哪怕做的事情和大家原來做的方法不一樣,那也是自家兒子有了創新,做得更好。

  至于是不是不對,她壓根不會朝這方面想,在她看來,兒子哪哪都是對的。

  李龍一邊看着燷肉的火,一邊撇着煮骨頭那邊鍋裡的肉沫,一邊和杜春芳聊着天。

  從最近李娟李強的學習成績,到隊裡洪水發過之後生活有沒有影響,以及杜春芳最近的飯量,和身體情況。

  “好好好,都好,能吃能睡的,天天還不幹活,還想咋着?”一提起現在的日子,杜春芳是滿口的誇贊,“那擱老家哪能想到,還能過上這樣的日子?

  就算你大哥寄東西寄錢回來,那也不能天天吃肉——逢集,你老爹帶我去趕集,能買個夾肉燒餅吃,平時哪能吃上?别說肉了,就是大河裡的魚,也不能像咱這何天天能逮那麼多?”

  大河無名,沿河兩岸養活着幾十萬百姓,這些人大都是能下水能逮魚的,可不像四小隊,遍布資源,真正能逮着魚的,或者有那個心勁兒的,并不多。

  放幾十年後,大海子開春冰開化,魚露頭,能想着逮魚的,全生産隊加起來也就十個冒頭。

  那時候魚是真不值錢,主要還是瑪縣太小,消費能力弱,十來個人,一個逮個七八十公斤魚,往縣裡一送,市場直接撐爆。

  賣不動。

  聊着聊着,燷肉的鍋就開了,油慢慢從肉裡浸出來,越來越多,香味兒飄散開來。

  對門陸大嫂沒去地裡,她看到吉普車,手裡拿着镂鈎走過來,站在大門口沖李龍打着招呼:

  “小龍回來了?”

  “嗯,回來了。”李龍笑着說道,“陸大嫂,我這弄了些肉,正煮着,你呆會兒過來撈兩塊回去給鐵頭妮兒吃?”

  “不了不了。”陸大嫂急忙擺手,“那咋好意思哩?”

  “那有啥不好意思的?”李龍笑笑,“熊肉,拿回去嘗嘗鮮。”

  “嘿,那我就不客氣了。”一聽是熊肉,陸大嫂明顯意動,轉頭就回去拿東西了。

  “給她做啥?”杜春芳明顯對這個她眼裡感覺有些貪便宜的女人不滿,“咱自家吃不好嗎?”

  “沒事,肉多着哩,這骨頭你們得吃兩三頓——熊肉可沒那麼好吃。過兩天專家過來了,馬号那邊還要宰頭豬,到時再給家裡送一些豬肉過來。”

  陸大嫂着急忙慌的進了廚房,取了一個搪瓷盆,想想又換了一個小的,扭頭看到鐵頭早上從渠裡逮回來的大鲫魚,猶豫了一下,從裡面取出七八條放在盆裡,剩下的端着就往外走去。

  這些鲫魚是她早上捏好的,鱗、腮、内髒都已經去掉,籽在肚子裡——在這裡别說什麼莫打三春鲫,鲫魚太多了,一放水和發洪水,這些鲫魚就從水庫、海子裡順水出來,要麼到下遊大海子裡,這樣的能活,要麼就分岔遊到各渠溝裡,等待它們的命運,就是兩三天後,幹死。

  所以逮了也就逮了。

  陸家已經吃了兩天的魚了,鐵頭逮魚的興緻可比下地幹活的興緻高的多,每天早上天剛麻麻亮就出門,等開飯的時候已經提着長長幾串魚回來了,他也不去賣,魚就放在家裡讓陸大嫂收拾,陸大嫂一邊埋怨,一邊還得收拾,這玩意兒也不好浪費。

  “小龍,這是鐵頭早上逮的鲫魚,你拿回去給曉霞吃,下奶。”陸大嫂端着盆過來,“都開剝好的,拿回去直接做了——可别油炸,這魚大,兩三年的,骨頭硬,炸了吃着沒炖着吃着好。”

  “好好好。”李龍笑着應了。兩世為人,他知道陸大嫂的性格,好八卦,好貪點小便宜,但和自家大嫂梁月梅算是鐵杆閨蜜——反正關系好的人,人其實也不錯,這時候社會資源就是那麼點兒,不夠豐富,貪小便宜很正常。

  李龍給陸大嫂撈了一根棒子骨,幾條肋巴,陸大嫂急忙說夠了夠了。這上面肉都不少,拿回去把肉卸下來可以好好炒兩頓。如果節省點吃,還能再搞兩個菜出來。

  “還行。”等陸大嫂離開後,杜春芳看着那魚說道,“這兩天你老爹下地幹活,沒空去逮魚,這魚倒是剛好。”

  鲫魚有十來條,都是巴掌大一些,兩三百克的那種,勻勻的,看着不瘦,應該是冬天在水裡還能有葦根吃的。拿回去還真就炖着吃,比較香。

  等肉骨頭炖好,油燷好,李龍這邊沒等到大哥他們回來,自己弄了根骨頭,放盆裡,就着早上的饅頭和老娘一起吃着。

  杜春芳其實吃不多,拿着一小塊肉慢慢的啃着,李龍吃了兩塊肉,兩個饅頭,飽了之後,把魚裝袋子裡放車上,和老娘說一聲,便開車去馬号了。

  老馬号這邊,楊老六正挑撿着那些苜蓿,一邊挑撿着一邊說:

  “人家小龍回回有啥好東西都送過來,咱給人家的苜蓿也不能差了。我掐的時候太忙慌,沒顧上撿裡面的草——這草不多,但真不撿的話,蒸的時候吃到嘴裡也麻煩。”

  說話間李龍就開着車過來了,楊老六挑出來一公斤多苜蓿,等李龍下車的時候他還在說:

  “小龍,你歇會兒,我再撿撿,呆會兒你把這些苜蓿都拿走……”

  “不了不了,老楊叔,這些撿完的就夠了。哪能吃那麼多……”

  “哪吃不了那麼多?”楊老六說道,“老顧那貨一個人能吃一半!”

  李龍聽了想笑,這位還挺懂自家老丈人的啊。

  “不用不用了,嘗嘗鮮就行,這已經麻煩你了。”

  “麻煩啥?你可别客氣,咱拿着你的工資,天天還吃着你送過來的肉,這算啥?”楊老六雖然幹過不少混賬事,但不是不懂感恩的人,他知道現在自己生活比隊裡其他人家強太多了,那不得感激人家李龍?

  李龍笑笑,和楊老六一起把那些撿好的苜蓿裝起來放車裡,然後和老羅叔他們擺擺手就離開了。

  “我還想着能留着他吃飯哩。”另外一個老鐘頭說道,“這飯都快做好了。”

  “小龍肯定是有事。”老羅叔說道,“後面有空,這麼大的家業咱們給他養着,那不得經常來看。過兩天說是教授過來了,小龍說宰個豬,到時你弄些酸菜,好好炒個酸白菜大肉,你看他來不來吃。”

  “嘿,那肯定是沒問題。”老鐘頭笑了,拿着工資,總覺得想要表現一下,不然感覺這工資拿着有點虧心。

  畢竟這一天其實也幹不了多少活,大家都在幹,所以分擔下來,活其實不多。

  對于他們來說,小意思。

  李龍開着吉普車先回到大院子,把魚和苜蓿放下,然後匆匆來到縣委大院門口,沒一會兒馬曉燕就穿戴整齊出現在門口,顯然她早就已經吃過飯在這裡等着了。

  上了車之後,李龍叮囑一句:“坐好,我要開了。”

  馬曉燕嗯了一聲,心頭還有些興奮——一年可坐不了幾回這個級别的車!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