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七百十三章 隊裡記得這個情,李龍領了。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羁中馬 10519 2025-04-19 15:37

  李龍再次回到四小隊的時候,李娟說楊育紅她媽不讓她跟自己玩了。

  李娟是真的很委屈,當時自己隻是沒掰那牙齒,也沒拿那個頭骨,她很清楚如果拿了,迎接自己的就是一頓條子——梁月梅在這方面肯定是不含糊的。

  楊育紅發燒也不怪自己啊,為什麼不讓跟自己玩呢?

  好吧,不玩就不玩吧,眼下上初中學習任務也挺緊的,李娟也隻是吐槽一下而已。

  上一世李娟學習成績不好,加上家庭變故後,家裡生活也變得困難起來,最後沒考上高中。

  這年頭能考上高中或者中專的都是學習成績非常好的,這一世李娟的成績非常好,梁月梅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說過她非常有可能考上中專、師範或者高中。

  國家在九六年九七年教育并軌之前,大學畢業生是包分配的,而再往前,考大學并不是大家的必選項,熱門是的考中專,其次是師範。

  因為考上中專畢業,十八歲就可以參加工作,起步就是國家幹部,而考上師範也是去當老師,這兩項十八歲就可以領工資。

  相對而言,考高中上大學還要多上四年,所以這時候中專、師範的含金量高,且分數線也高。

  目前為止,隊裡有一個人考上了師範,考上中專的人還沒有,考高中的也沒有。本村的第一個大學生要在九十年代才會出現。

  而目前,因為李龍的人生發生了改變,導緻整個李家每個人的走向都發生了變化,李娟還真有可能成為本村的第一個大學生。

  其實如果李龍不說的話,大多數人還是想着讓李娟考中專的,但李龍的意思還是考高中上大學比較好。

  畢竟後面那些這個時代上了中專師範工作的那些人,後來還要再晉升學曆。而李娟如果能考上大學,就能走出縣城,走出地州甚至走出自治區,到外面去看看。

  李龍用兩年多的時間成功的在大家的心目中有了重要的份量,導緻他的話,大家還是很能參考的。

  雖然有顧博完這個反例在,但實際上這個時候的大學生份量真的很高,李娟在聽了李龍的想法後,也堅定了要考高中上大學的想法。

  這時候的孩子心思相對單純,确定了目标,向前就行了,不像三四十年後,各種信息魚龍混雜,讓孩子們開始早熟,外界影響太多,有太多的選擇,加上社會風氣的影響,向錢看反倒比理想更容易被孩子們接受——比如網紅。

  修路工作在持續進行,每天有卡車把砂石料拉過來,從居民點拉到了葦溝這裡。那裡的棺材闆子也被人聚攏起來燒掉,至于那些被挖出來的骨頭也不見了,大概率是有些人看不過去,重新給埋進了土裡。

  修路的過程是一段一段的,先拉一段砂石料,然後再由推土機把砂石推平,然後再由壓路機壓幾遍,砂石路就好了。

  基本上一個星期能修個一公路,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從四小隊到鄉裡的砂石路就修好了。

  最開始的時候,這砂石路還引起了大家的不滿,因為上面有大大小小的石塊,走在上面還不如以前的土路平整。

  不過随着時間的推移,大的石塊慢慢被壓進了路裡,再往後砂石路的好處就顯露出來,至少下了雨之後,砂石路不再滿是泥湯子,雨水會快速的滲下去,路上泥土沒了,也好走了。

  這條路将要繼續用上十幾年,到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的時候,才會逐段被柏油路代替。

  最滿意的是李龍和有拖拉機的那些人,砂石路開起來速度會快很多,沒有溏土,不會揚起太大的灰,特别是下雨天不會濺的滿身泥點子。

  孩子越來越大一點兒,卻不是想像中的那麼調皮,很聽話,不怎麼哭,挺好帶的。李龍也有充足的時間會去到四小隊。

  秋收過後,隊裡除了種冬小麥後,其他的農活基本上就沒啥了。各家也就是剩下了一點兒收尾的工作。

  李龍開着吉普車到了四小隊,這一回直接去了許成軍家裡。

  許成軍正在院子裡修理壓葦把子的工具,看着李龍過來,有些欣喜的問道:

  “小龍你過來了?是不是紮葦把子的活下來了?”

  現在葦溝裡的葦子已經基本上黃了,小海子和另外一條葦湖裡的葦子也差不多。

  大家已經習慣了李龍會在十一月左右發布紮葦把子的任務,所以許成軍看李龍過來,以為今年的紮葦把子的活提前了。

  “還沒通知,今年有沒有還不知道呢。”李龍自己是最清楚的。紮葦把子上交任務主要是用于蓋房子,可是再過幾年,北疆的農村蓋房子還會用葦把子、麥草,城市裡的或者兵團的房子已經逐漸開始用預制闆了。

  預制闆房一旦流行起來,供銷社便不再會收葦把子,這個活以後會慢慢沒了。

  北疆人比較少,但各項基礎工業發展還是不慢的,水泥産業一發展起來,預制闆這樣的活就會成規模。

  這是發展趨勢,也是必然。

  “那你這一次……”許成軍笑了笑,也沒失望,畢竟紮大掃把這次比去年多掙了一些,而他也種了打瓜,今年收成雖然不如李建國家,但毛收入也弄了七八塊,知足了。

  他家裡的拖拉機已經買回來了,他甚至還在想着等明年開春的時候也找李龍買台收割機,到時自己家裡也能幹點收割麥子掙錢的活。

  “隊長,我打算承包老馬号邊上的一些地,把馬号擴大一些。”

  “啥意思,老馬号還不夠?”許成軍放下手頭的工具問道,“你裡面也沒養多少東西嘛。”

  許成軍抽空也去老馬号看過,知道那裡面有十幾頭野豬——雖然已經算家養的了,但那豬身條子細長,根本就不像家豬,養不胖的感覺。

  還有一些狍鹿子和馬鹿,加起來也有十來隻。

  不過這些東西看着多,但放在老馬号裡還真不夠看。真要論起來,老馬号裡再養個一倍的東西,也夠了。

  “我打算以後等山上的牧民轉場回來後,弄上一批牛羊喂着,等到快到過春節的時候宰了賣。這樣算的話,老馬号那地方不夠。”

  “那你打算往哪邊擴?老馬号西面?”

  “對,西面,那些鹽堿地我打算擴一塊出來,加高地基,和老馬号聯在一起,然後建個敞圈和暖圈。”

  “那你打算承包多少?”許成軍問道。

  老馬号的事情他還記得,現在一式兩份的合同還在隊部,也給鄉裡說明了,鄉裡認可了。

  畢竟兩年前,拿幾百塊錢買老馬号,在鄉裡看來也真是隊裡賺了。

  隻不過眼下誰賺誰虧還不好說。

  所以許成軍也有了心眼子,問李龍是承包多少地。

  “五十畝地是隊裡的極限是吧?那就承包四十五畝——其實我還是想買的。我這種養殖專業戶,隊裡就沒啥獎勵嗎?”

  “獎勵有啊,鄉裡認可了,那就給你獎勵五畝地。”許成軍對于鄉裡的政策自然是懂的,“你還想要啥獎勵?”

  有五畝飼料地的話李龍自然願意,哪怕直接種上苜蓿後不用管,一年割兩茬,也夠不少牛羊的飼草了。

  “我就想着隊裡能劃一塊給我當那些牛羊的圈啊。反正是鹽堿地,也沒人開荒,不如批給我了。”李龍半開玩笑的說道,“咋樣,過年的時候,我給隊裡每戶十公斤肉咋樣?”

  “真的?”許成軍眼睛一亮,“你要真能給每戶過年的時候發十公斤肉,那這地我還真就能批——五十畝批不了,那鹽堿灘給你批二三十畝還沒問題。”

  縣裡鄉裡是鼓勵種養殖,也給了政策讓各生産隊适當的給與種養殖戶一些補償。

  這方面生産隊其實有挺大的自主權的,許成軍自己就能做主。

  “那就三十畝吧。”李龍想想三十畝也不少了,圍個大圈是沒問題,他其實也沒想着養太多的牛羊。眼下老羅叔有幹事業的想法,那就支持呗。

  農村人和城裡人不一樣,在農村隻要活着,除非癱了,否則的話基本上一直在幹活,甚至有些人死的頭幾分鐘還在幹活。

  真正是活到老幹到老。

  習慣了。

  老羅叔才不到六十,還能幹不少年呢。隊裡的其他五保戶,也就是老羅叔的那些朋友也差不多。

  新的生産隊就有這個特點,沒有特别老的人,這年頭也是勞動力最充足的時候。

  “行,那就在老馬号西邊給你批三十畝地,”許成軍也幹脆,“我現在就給你寫個條子,不過話我要說前頭,地給你批了,今年沒時間了,明年咋也得看到些成果出來。”

  “沒問題。那片地比老馬号低,我今天就找王财迷,用他的拖拉機把那一片上面的鹽堿土層推走,然後拉砂石料墊地基。

  今年是沒空紮牆了,明年開春把牆紮起來,牛羊的話,到時看吧,說不定開春就能弄來一群羊養着。”

  許成軍知道李龍的本事,也知道他不會輕易說這些話,所以便放下手頭的活,去給李龍寫條子。

  這條子蓋了村裡的章子,李龍會好好保存起來。再過幾年開始派發土地證,到時這證明就直接換成土地證,那時候這地就真的成自己的。

  至于他答應的每戶發十公斤肉,全村不到五十戶,算五百公斤肉。

  以目前老馬号裡養的野豬,也就是十來頭的量。

  他甚至在想着等哪天叫上大哥,開上拖拉機,去木屋那裡,把附近的情況摸清楚,找到個野豬群,打一次差不多就能把肉弄夠。

  老馬号裡的野豬李龍覺得那是自己的,要給隊裡派發肉,最好就是從外面弄來比較好。

  這個後面再說,李龍這邊把地的事情搞定好,就準備離開去找王财迷确定推土打地基的事情,許成軍叫住了他:

  “小龍,你先前說把那小海子承包的事情,咱們當時說好了,也簽字了。這事我已經給鄉裡備案了,鄉裡的說法是,這水面歸咱們四小隊,事情由咱們四小隊自己做決定。現下咱們再簽一個正式的承包合同,這樣這小海子就交給你了。後面你想咋整就咋整吧。”

  李龍聽着有點奇怪,以前許成軍都不講這個的,現在為什麼突然就講了,他想了想問道:

  “隊長,是不是有人看上咱隊的那小海子了?”

  “嘿,也就是你了。”許成軍笑着說,“陳副鄉長給我說,有人想包咱這小海子,不過呢,沒打算給錢,說是幫咱們維護,我就直接說明,這小海子已經承包出去了——

  我估計啊,這兩年小海子裡出不少魚,有人眼紅了。其實咱隊裡明眼人都清楚,前年要不是你出錢讓大家修那一段渠,咱這小海子當年就讓洪水給沖了。那洪水一沖,這裡面哪還能有大魚?

  所以我看還是趁早把這小海子的名義給定下來,這樣後面有人想再搞東搞西,我也有個說頭,對了,這葦溝你承包不承包?你要承包的話也給你了。”

  “不要了。”李龍擺擺手,再過兩年葦子就不值錢了,而且這葦溝因為上遊洪水經常往下沖刷,後面慢慢就被淤平了,經濟價值不高。

  眼下蘆葦還比較值錢,承包起來價格不會太低,反倒不如鹽堿灘更有性價比。

  許成軍拿出早就寫好的兩份合同,李龍看着那字迹,明顯是陳會計的,知道應該是隊裡那些幹部商量好的。

  承包權也給的寬,直接放到了三十年。

  至于承包費,許成軍說道:

  “小龍,咱們這上面寫着開始十年每年一千,第十一年開始,每年增加一百,咋樣?”

  “沒問題啊。”李龍知道眼下其實隻要認真抓魚,每年從小海子裡能賺好幾千,一千并不算多。

  但許成軍說的也沒錯,如果沒有自己當時交錢讓隊裡出工把那渠通好,眼下小海子裡恐怕就隻有小鲫魚了,不可能有大魚。

  也就無所謂賣錢了。

  所以這承包權自己拿的心安理得。

  “另外,這前十年的錢,隊裡也不收。你帶着大家發财,咱隊裡也不是瞎的。隊裡有這一千塊錢不會富起來,沒這一千塊也窮不了啥。但你帶着隊裡編擡把子、紮大掃把,後面可能還要弄葦把子,這錢咱隊裡人賺的不少,這情隊裡認,所以這十年,隊裡不收你的承包費。

  另外,如果十年後你還能繼續弄來大掃把,那後面隊裡也不收錢。”

  李龍明白了,這算是隊裡還自己的情。

  這個,李龍也認的心安理得。

  咋說呢,把活放到隊裡,李龍覺得是雙赢,也沒想到會有其他回報。不過隊裡能認這個,還把小海子交給自己了,他也心安理得的接受了。

  接過那個合同,李龍看着上面鮮豔的村支委的章子,心說這就行了。

  把正事說完,許成軍又問起了旁的。

  “小龍,我聽老謝說,你們明年不打算種打瓜了?”

  “嗯,今年這打瓜籽大部分都讓農戶買走了,我估計這打瓜市場就這麼大,明年肯定難賣,所以就不打算種了。”

  李龍也是實話實說,這事肯定是不可能保密的,他也沒打算保密,要的就是傳開,這樣至少他們的态度擺明了。

  大家跟上,那就免受損失,跟不上還要種,那不掙錢甚至賠錢,也怪不得自己。

  “那你們打算種啥?”許成軍的心思也很明顯,想跟上主力。

  畢竟這頭一年就嘗到了甜頭,一年掙的錢,頂一個工人十幾年工資,還吃什麼商品糧啊。

  “現在還不确定,因為再找一個能這麼賺錢的,目前是沒想到。我們想過花葵、花生、棉花,這些都不如今年的打瓜賺錢。

  但明年我猜,那打瓜要麼連一塊錢都賣不到,要麼根本賣不出去。所以我們現在還沒定下來,還在找。”

  李龍說的是實話,所以很坦然。

  許成軍也知道不能完全靠李家兄弟,他自己也在琢磨。這種事情,雖然大家都很佩服李家人,但作為農民,說實話誰強誰弱,大家還真不一定就完全服了某個人。

  “那行,你忙你的吧,我也不留你了。”許成軍點點頭,李龍便離開。

  他的事情也不少。老馬号西面的鹽堿灘自己占了三十畝地,這可不少。

  老馬号那麼大的地盤,也就五六畝地的樣子,這回旁邊一下子多了三十畝地,光建圈的話,圍起來就是個大工程了。

  李龍打算其中一部分蓋場圈,剩下的一部分地看能不能整治一下,種上東西。

  至于隊裡分的那五畝飼料地,他打算明年開春直接種上苜蓿,後面就不用管了。

  李龍離開後,許成軍把院子裡的活計收了收,然後就去找許海軍。

  年輕一輩的,他最看好的就是許海軍。要不是許海軍身體不好,他就想着自己的這個堂弟能在部隊裡多呆幾年,提幹當軍官最好。

  就算不能提幹,轉個志願兵,入個黨,回來後接自己的班也不錯。

  隻是沒想到許海軍身體不好,沒堅持下來,隻能說人生無常,不可能事事都如自己的心意。

  “隊長,咋了?”許海軍正在院子裡擺弄自行車,看許成軍進來,問道。

  他習慣叫隊長,也不叫哥,許成軍也習慣了。

  “你去給他們各家說一下,明年别種打瓜了,從我這裡拿的打瓜籽處理一下,能賣就賣掉吧。”

  今年隊裡的幾戶許家就許成軍家種了打瓜。這打瓜收了之後,除了自家留的,他給自己的這些親戚都留了一些種籽,現在看來,不能種了。

  “為啥?”許海軍有些意外,他還打算明年種打瓜呢,這個太來錢了。

  可比紮擡把子要快多了!

  “因為明年打瓜籽不值錢了。”許成軍說,“李龍說的,那肯定就沒問題。”

  許海軍有些不服氣了。

  PS:感謝大家的關心,先給大家說一下,家人已經出院,手術很成功,對我們來說是大病,但對醫生來說是小手術——心腦血管方面的,頭天手術第二天出院,目前很好。

  已經回來了,後面盡量恢兩更,也會盡量保證質量。來回折騰,加上孩子開學,還有一些零碎的事情要做。

  回來的路上,在保護區,高速公路邊上又發現兩群黃羊,看皮毛油光水滑的,很肥,角很長,應該是有一段時間了,看到車也不怕。

  賽裡木湖幾乎全結了冰——除了有天鵝的那一小片,那裡好像是活水,我們沒進去,高速公路上能看到天鵝,也不怕人——以上兩條,說明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

  再說一條不和諧的,野豬多了起來,小海子附近的濕地裡野豬都已經開始成群了,也不知道是當年引進下來的還是從山上竄下來的,附近都已經不敢種玉米了,種了到秋天就被糟蹋了。

  扯遠了。

  感謝大家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