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七百九十八章 今年的擡把子價錢有點高啊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羁中馬 9626 2025-04-19 15:37

  許海軍是的确有那個心思的。沒去當兵之前,他覺得村裡面的女孩也就是吳淑芬、顧曉霞看得順眼一些。

  等去當兵回來,這倆人都結了婚,一個成了國家幹部,一個成了家庭婦女。

  他也算是出去見了世面的,現在村裡面的這些女孩他越發看不上眼了。

  但自身也就是個農民,生活圈裡就那麼大點,想要去認識外面的,他認為比較優秀的女孩還是很難的。

  這一次李龍從八一農學院邀請來了專家教授和大學生,許海軍覺得這是非常好的機會。

  兩個女大學生長得白白淨淨的,像貌好,氣質好,談吐也文雅,至于能不能看上自己,那就争取呗。

  許海軍當過偵察兵,知道機會是争取來的,而不是等來的。有些時候主動出擊比被動等待要好得多。

  所以他主動去找了隊長許成軍,提出自己給羅教授他們負責夥食保障裡的菜品供應。

  許成軍自然是不能虧待自家的小兄弟,這是主動表達生産隊善意的一個渠道,許海軍出這個主意挺合他的想法,于是他做主給許海軍每天兩個公分。

  錢沒多少,但主要的意思就是不讓白幹。畢竟許海軍要去弄苜蓿,弄韭菜,不能讓他既出力還墊錢呀。

  生産隊不少人也在看熱鬧。想看一看城裡的專家教授和大學生是什麼模樣。

  胡東風他們吃完飯收拾完,出來找羅教授的時候,看到了這些村民。兩個女學生還有點不好意思,男生就不在意了。

  “你說咱們現在像不像人生那部裡,被村民圍觀看刷牙的那個女主角?”李清源小聲的對其他人說。

  “那不太一樣吧,我看咱這村子裡面好多人都是刷牙的。”鄭志國沒聽明白這話裡的内涵,還一本正經的回答。

  “清源的意思就是說咱們是被當新鮮事物給圍觀了。”胡東風反應很快,小聲解釋了一句,“這很正常,畢竟大學生還是很稀罕的。我打聽過了,這個村子裡面隻有一個大學生,還是二十多年前的。所以大家看咱們看稀奇也很正常。”

  “好了好了,趕緊去找教授吧,教授都在地頭那裡忙活好久了。”朱悅婵不喜歡被圍觀,在後面催促着。

  李龍給羅教授介紹了一下這片鹽堿地的具體情況,然後就開着吉普車回縣裡去了。

  這邊的事情他基本上已經不擔心了。夥食保障有老羅叔,有許海軍給提供蔬菜和其他協助,不缺什麼了。

  現在許海軍擺明了是有意和研究團隊加深聯系,那羅教授他們碰到什麼困難的話,許海軍肯定是會主動幫助的。

  後面自己隻需要每天過來一趟就可以了。甚至兩三天過來一趟也沒問題。李龍雖然不是專家,但很清楚改良鹽堿地這種事情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搞定的,現在的科研技術肯定比不過三四十年之後,想要研究清楚這片鹽堿地具體情況,并且給出改良方案,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當然他有的時間去等。

  回到縣裡,李龍直接去了收購站,收購站門口圍着的七八個人看李龍過來以後都露出笑容。

  李龍也認出來,這其中一大部分都是二道販子。說實話,現在已經到了農忙季節,農民們都在地裡忙活自己的莊稼,

  而現在市場也已經允許了自由買賣,那些不甘心在地裡刨食,或者本身在城市裡沒有正經工作的人,就幹起了這個行當。

  他們騎着自行車走村串隊去收各種農副産品,然後轉手再賣到縣裡的收購站,賺取差價。

  這些人的本錢都不算多,能收一兩張皮子,或者幾百克的羊絨,又或者十來公斤的甘草就差不多了。

  李龍這些天也摸索出來了,一個星期能碰上兩三個三四個真正那種以采草藥或者打獵為生的人就算是挺多的了。

  畢竟本縣是個農業大縣,從事漁獵方面的人還是少,基本上都像以前的李龍那樣,閑下來搞一搞,當個副業賺個零花錢。

  畢竟不管打獵還是捕魚,都帶着一些技術性,從事的人少,不保險。不像種地,你哪怕不會種,跟着别人照貓畫虎也照樣會有收獲。

  一上午時間,李龍收了一吉普車的東西拉回到大院子裡去。

  中午吃過飯,他沒有着急去收購站,而是發動着了拖拉機把廂房裡那些兔子皮羊皮,還有甘草等尋常藥材裝上趕往縣裡的皮革廠。

  李龍現在也算皮革廠的老客戶,門衛看到他之後直接放行。

  春皮的價格比冬皮稍微低一點,皮革廠的技術人員看到李龍收的這些皮子質量參差不齊,倒也沒多說什麼。

  他們現在也已經知道,李龍的這些皮子也是從各地收過來的,那質量肯定是不一樣。

  人情歸人情,生意歸生意。按檔次把這些皮子劃等定價,讓李龍簽字去拿錢。李龍也沒講究什麼,就這大半車的皮子,他賺的有二百多塊錢。

  還有一些收的水老鼠皮黃羊皮他留着是準備給趙輝的。

  那些皮子的數量少一點,但是價格更高。

  從收購站出來,李龍又開着拖拉機突突突的奔向藥材公司。

  藥材公司和收購站是一樣的,他們有自己的采購點,所以零敲碎打的買賣是不做的。

  李龍每次帶來的量都挺大,所以他們也不介意多這麼一個穩定的供應商。

  接下來這些天,李龍基本上是每天早上去四小隊轉一圈看看情況。

  許海軍接手幫忙的當天就把老馬号的庫房給收拾出來,他還帶人幫着研究團隊把設備安裝好。

  具體的操作就沒辦法參與了。許海軍幾乎一整天都在老馬号這裡跑前跑後,中午和晚飯也是在這裡吃的。

  吃飯的時候,他有意無意的說起了自己當偵察兵的那些經曆,把這幾個大學生唬的一愣一愣的。

  這個時候十年兩山輪戰還正在進行中,軍人的地位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一直挺高,偵察兵和後世的特種兵一樣,很神秘,他講的那些事情,大學生們很愛聽。

  不過讓許海軍有些郁悶的事,等他把自己的事情講完了,這些學生們就開始從他這裡打聽李龍的事情。

  其實頭一天下午,學生們已經從老羅叔他們那裡聽到了不少關于李龍的事情。

  這些學生們都覺得很神奇,一個初中都沒有好好畢業的人,怎麼能在三四年的時間裡,整出這麼大一片事業來呢?

  幾乎是從一無所有,折騰出現在頂好多個萬元戶的家底。

  你要說他有運氣也就罷了,他偏偏還懂得研究農業機械,知道機械化是農業生産的出路,還知道科技種田,還能帶着村裡人一起發家緻富。

  這簡直就是電影裡的完美男主角呀。

  第二天李龍到老馬号轉一圈,準備走的時候,碰到了一個讓他有些意外的人。

  鄉裡的宣傳委員姜至瑜。

  姜至瑜看到李龍之後下了自行車埋怨道:

  “李龍同志,咱們也算是老相識了,你這邊搞了這麼大個項目,也不說提前給我說一聲。

  如果不是我積極主動的和你們隊裡的人聯系,都不知道,你竟然邀請來了八一農學院的專家教授。你這藏的夠深呀,真不夠朋友!”

  李龍心說我也不知道你把我當成朋友了呀。

  當然這話他不能當面說,笑着和姜至瑜打哈哈:

  “我想着這就是一個尋常的土壤改良研究項目,也沒想到你們會那麼重視嘛。現在你知道也不晚,羅教授他們才來兩天,昨天把設備安裝好,今天才開始準備工作,你正好可以采訪一下他們。”

  “可不光是我,今天本來鄉長和書記也是要來的,縣裡面開會,就是預防融雪性洪水的事情,我過來打個前站,他們可能下午就來了。”

  “嘿,沒必要搞這麼大吧?”李龍這就有些意外了,“我覺得就是一個普通的土壤改良項目呀。”

  “那是你覺得。”姜至瑜白了他一眼,“你不會覺得八一農學院的專家教授很輕易就會到基層農村裡來搞項目吧?”

  “我覺得就是挺容易的呀,”李龍一邊帶着她往馬号裡走,一邊說,“我就是和羅教授說了一下我的設想,然後他就決定過來了。”

  姜至瑜有想捶李龍一頓的沖動。然後她立刻就發現了一個關鍵信息,停下來問道:

  “這個項目是你給他們說的,然後他們才過來研究的,而不是他們原本就要設立的項目?”

  “是啊,是我想出來的。我當時去八一農學院和另外一個教授聊天的時候聊起來的,羅教授本身就是研究土壤這一方面的,他很感興趣,然後就确定了這個研究課題。”

  這件事情沒什麼不能說的,羅教授自己在昨天吃飯的時候也給大家說了。

  姜至瑜再次對李龍刮目相看。這是個寶藏青年呀,她感覺以後從李龍這裡能挖到不少新聞。

  嗯,以後四小隊這個點她是蹲定了。

  羅教授他們正在調試儀器設備,李龍這邊就給他們介紹了一下姜至瑜的身份。

  至于後續,鄉長書記要過來到這裡看望的事,李龍沒有說,這種事情交由姜至瑜自己去和他們說吧。

  作為鄉裡的宣傳委員兼州日報的特約記者,姜至瑜很好的發揮了自己的身份優勢,和羅教授打完招呼之後,從學生開始采訪,簡單的聊了幾句之後,就獲得了很重要的信息。

  她印證了李龍所說的内容,這個項目的确是李龍提出來,然後由羅教授上報學院确定課題進行研究的。

  震驚之後,姜至瑜開始正式的采訪。

  采訪的過程中,她也發現了這個自己之前關注過的特種養殖場,現在規模變得越來越大。

  這個時候姜至瑜已經有點期待,想象着再過幾年看看李龍的這些産業能夠變得多大。

  李龍因為收購站那邊還有事,所以就把姜至瑜和羅教授他們介紹完之後,開着吉普車離開了。

  他離開半個小時之後,鄉長和書記就一起來到了四小隊。同來的還有鄉裡的幾位工作人員,這些工作人員的自行車上帶着一些物資。

  姜至瑜這回充當了李龍先前的角色,給領導們介紹羅教授和其餘的大學生。

  說實話,本鄉成立之後,或者說在公社時期到現在,這是頭一回有大學的科研團隊過來研究農業項目。

  而且這還不是鄉裡牽線搭橋,是人家主動過來的(李龍的作用在這裡被忽略)。這件事情往私下裡說,鄉長書記以後給縣裡彙報可以把這個當政績的。往群衆利益上講,本鄉擁有的鹽堿地加起來大約有十幾萬畝。

  這鹽堿地的測土改良如果能夠有所成就,那鄉裡的耕地面積就會翻上一番不止,能多打多少糧食,能給農民帶來多少收益啊!

  這可是個大事情!

  鄉長書記非常重視這件事情,和羅教授他們說了很多感謝的話,也給工作人員說了,一定要保障好這邊的生活,重點是夥食。

  “李龍這邊,生産隊這邊已經把我們照顧的很好了。”羅教授誠懇的說,“頓頓有肉吃,有新鮮菜,說實話比我們在學校吃的都好,而且還不要夥食費,咱們鄉裡就不用麻煩了。”

  “那哪能行?村裡是村裡的,李龍的心意是李龍的心意,我們鄉裡要不有所表示,這事情讓縣裡知道了,那還不把我們一頓批呀。再說了,這也是我們真實想法,我們是真的感謝你們。”

  書記說的也很誠懇,羅教授他們盛情難卻,也就收下了。

  他自己也沒有想到,研究團隊過來之後會驚動這麼多方面。

  羅教授甚至還在想,後面不會有縣裡面的人也會過來吧。

  姜至瑜就被作為聯絡員,今後每天到這裡來和羅教授他們對接,記錄羅教授他們的需求,如果需要鄉裡配合的,那就由她去報告。

  姜至瑜是求之不得,她也想多挖一挖這裡面的新聞,寫成一個系列報道。

  接下來的這幾天,李龍去了一趟山裡,送了一些米面過去,也拿到了哈裡木他們需要的物資清單。

  然後又去了一趟牧業隊留守點,給哈裡木和玉山江的家人送了一些生活物資,主要是米面油和一些白菜,洋芋皮芽子。

  哈裡木他們也宰了羊送過來,這兩家現在都挂着風幹肉。李龍原本是準備送點肉過來的,眼下看暫時是不需要了。

  接下來李龍又開着拖拉機進了一趟山。是山裡的牧民需要的物資比較多,吉普車得拉好幾趟,李龍幹脆直接開拖拉機一趟拉完。

  他從山裡回來的兩天後,哈裡木他們就收拾東西轉場去了。

  山裡的夏草場草已經長起來了,現在是需要冬草場休養生息的時候,去的晚了,冬草場的草長不起來,秋天草打不夠,可能冬天就會比較麻煩。

  生活就是這樣,一環套一環息息相關。每一個時間節點所做的事情都是特定的,錯過了可能就會影響很大。

  山裡那邊的事情解決之後,李龍接下來主要的心思就在收購站上。

  他會時不時的提醒那些二道販子,過一段時間收貨站的開門時間會從每天開,變成隔一天開一次。

  那些二道販子麼也表示理解,反正隻要開門就行,至于是每天開還是隔一天開,對他們來說影響不是很大。

  李龍敏銳的發現,來收購站賣貝母的人慢慢多了起來,山裡現在貝母應該已經進入了采掘季。

  看來山裡的兌換點也要開張了。不知道孫家強今年還來不來?

  李龍依然每天都要去四小隊老馬号那裡轉一圈。羅教授他們的研究進展,目前看不到成果。

  研究團隊還擔心李龍會着急,畢竟保障的這麼好,投入的也比較大,如果看不到進展,一般人特别是外行是會心急的。

  但李龍是一點都不急,甚至于每天去,根本就不問研究進展情況。隻是問一問研究團隊,或者和許海軍聊一聊,這邊有沒有什麼困難。

  這反倒是讓羅教授他們壓力有點大。

  事情就是這麼怪。如果李龍主動問起來,羅教授他們早就有想好的這個說辭。但李龍不問,他們自己這邊研究進展不出成果,他們自己反倒急了。

  在農業科技研究這方面,本來就是急不來的事情。短時間不出成果才是正常的,這一點李龍很能理解。

  就在這樣的過程中,李向前把李龍又叫去了。

  “州聯社那邊來通知了,今年的擡把子任務是四千個,每個台把子州聯社那邊給的定價是十塊。”

  “那社裡把任務給我,能出幾塊錢?”李龍問道。

  “咱們是要出車拉,然後還要往州裡送,一個擡把子抽一塊錢。”李向前是很仗義的,大頭的全都留給李龍了,“給你按九塊錢算,你分到下面多少錢你自己定。”

  去年社裡給李龍的擡把子,一個價格是八塊,今年又漲了一塊。四千個擡把子,那就是四千塊錢啊。

  “不過說實話,明年可能一個擡把子都沒有了,這事你得有心理準備。”李向前又給李龍爆出一個消息來,“現在各單位用擡把子的少了,這些擡把子有相當一部分是給兄弟省份的。明年可能就沒任務了。”

  “也行。”李龍想了想說,“先把今年的幹完吧。”

  四千個擡把子,依然需要四小隊和清水河村、梁文玉那邊一起協作來搞。

  他打算幹完後再給大家說,這是最後一次。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