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把信息差變成錢——因禍得福了這是
李龍放下準備推走的自行車,來到了溝口。
副業隊的人剛吃過飯,他們收拾各自碗筷的時候,目光還看着這邊。
謝運東原本是想跟着過來,陶大強也想跟着過來,李龍擺手表示不用。
他其實隐約猜到了對方的來意。
那兩個人騎着馬,看到李龍過來,便下了馬。
“你說你會收貝母,是真的嗎?”那個負責翻譯的民族人問着李龍。
李龍想到了一件事情,這兩個牧民,包括先前他在地窩子那裡看到的其他人,身上都沒背着槍。
林業隊不給配槍了?
“收啊。”李龍看到了他們馬上的尿素袋子,心裡暗間吃驚。
那袋子裡鼓鼓囊囊的,裝的可不少!
“你這裡有秤嗎?”那個人問道,“我們這裡收了一些貝母,想賣給伱,你看……”
“收是收的。一來我得看看貨,畢竟大小不一樣,價格不一樣。二來嘛,先前因為我的人挖了你們的貝母,所以我出的價會高一些,其中有些是算給你們的罰款,現在再收的話,價格沒有那麼高。”
翻譯的那個人把話說給了另外那個人聽。
那個組長聽了臉色變了變,問了一句話,翻譯過來說:
“那你給多少錢?少了我們不賣的。”
“先看看貝母情況吧。”
李龍指了指馬背上的袋子,表達了自己的意思。
他扭頭,發現副業隊那邊的幾個人都在那裡盯着這邊,知道他們緊張自己,便笑了笑,表示沒事。
兩個林業隊的人把馬背上的袋子解下來,打開口示意李龍過去看。
李龍探頭看了一眼,發現這裡面的貝母大都和許建軍挖的差不多大,但也有一些個頭比較小,半個蠶豆大。還有就是這裡面的貝母不算幹淨,帶着不少的泥巴,大概率是早上挖的,或者在比較濕的地方挖的。
李龍抓着口袋口抖了一下,看下面大緻差不多,便擡頭對那人說道:
“三塊錢一公斤,怎麼樣?”
翻譯聽了這價錢,明顯松了口氣,都沒有給組長翻譯,點點頭說:
“行,這個價錢嘛,可以呢!”
李龍掂了掂袋子說道:
“這一袋子嘛,有十公斤吧?”
因為貝母是濕的,這尿素袋子裡裝了大半袋子,李龍提着感覺應該就是這麼多。
“你出多少錢?”翻譯其實也不知道這袋子有多少,這年頭進山誰還帶個秤啊,基本上都是估計。
“三十塊錢。”李龍放下袋子說,“沒有秤,就這麼算吧。”
“好。”翻譯扭頭給組長說了一下,組長使勁的點點頭,翻譯就同意了。
李龍掏錢,他口袋裡還放着五十多塊錢,取出三張大團結遞給對方。
那翻譯快速的伸手接過錢,組長就從旁邊給伸手接了過去。
李龍指了指地下說:
“我後面會天天在這裡,你們要有的話,我還收呢。”
“你還有錢嗎?”
“你要有貝母,那我就有錢。”李龍笑了,“肯定是能收的。”
“多少都收嗎?”翻譯聽了聲音一下子變大了,“你都能收?”
“能啊。”李龍心想當然收啊,這一來一回的差價,可比這擡把子掙錢多了!
他記得好像陳紅軍說過,收購站收幹貨貝母一公斤三十五。春天的貝母是五到六公斤曬一公斤,初夏的貝母是四到五公斤曬一公斤。
合下來新鮮貝母差不多就是五六塊錢一公斤左右,李龍現在手裡提的這袋子貝母能曬兩公斤左右幹貨,六七十塊錢是沒跑的。
一倍的利潤,就隻動動嘴皮子,多爽!
他很清楚這些林業隊的人貝母應該也是從像許建軍這樣偷挖貝母的人手裡收來的,沒本買賣,所以雙方算是皆大歡喜。
那兩個人離開,李龍提着口袋來到自行車這裡,把袋子綁到自行車後座上,對謝運東說:
“運東哥,你們晚上注意點安全,最近過來山裡的人多了,有點亂。”
“你也一樣。”謝運東也叮囑了一句。
“放心,我有槍。”李龍拍了拍自己背上的小口徑,然後騎上自行車就去了冬窩子。
回到冬窩子,天已經快黑了,他直接把自行車推進了小屋子裡鎖好門,然後進了大屋子,從裡面把門頂上,躺在了木炕上。
這一天事情有點多,李龍一時半會兒沒睡着,複盤着這一天的活動。
伊犁貝母或者說天山貝母也算是地區比較有名的藥材,李龍猜測近一段時間會有不少人進山偷挖貝母,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下個世紀二十年代都沒斷絕過。
每年李龍都能從新聞上聽到有警方或林業部門抓到在山裡偷挖貝母的人,繳獲的貝母都是幾十公斤來算的。
那麼有林業隊幫着收,李龍覺得自己有必要明天去山下取些錢回來了。
雖然這裡兩間房都上着鎖,但李龍不會把貴重東西放在這裡,比如槍,比如錢,比如玉石,基本上都是收到後就帶下山去。
第二天一早,李龍在這裡簡單吃了早飯,收拾好後把貝母全裝一個袋子裡,夾在車後座上,騎着就去哈裡木那裡。
“李龍,我們兩天後往夏牧場轉場,提前和你道别。”哈裡木看到李龍後,先說了一句,“秋天見!”
“好,後天我過來送你們。”李龍點點頭說,“需要我從山下帶些什麼嗎?”
“不需要,”哈裡木急忙擺手,他指了指冬窩子說,“你知道嗎?因為你,我們現在多儲備了許多糧食、工具,這個夏天我們會過得很愉快!那些朵森們說钐鐮非常好,他們這兩天會帶一些東西過來,等明後天你過來的時候,把東西帶走。”
“好。”李龍也不客氣,和哈裡木他們道别後,騎車就回了縣城。
他把貝母先稱了一下,發現原來兩袋子合起來不到十四公斤,那麼自己當時掂的重量基本上不差多少。心裡有些得意,他把貝母曬在大院子的廂房裡,其他玉石、皮子什麼的都找閑房子放置起來。完後又去看狍鹿子的茸,發現鹽泥巴已經完全幹透。小心敲開後,裡面的茸也已經幹了,便提着兩段鹿茸去了收購站。
“陳同志你好,我來賣狍鹿子的鹿茸。”李龍看到陳紅軍沒事正坐在櫃台後面看書,便主動打着招呼。
“狍鹿子的鹿茸?少見啊,拿來看看。”陳紅軍看到是李龍,也笑着說道,“小李同志,你總是能給我帶來驚喜。”
李龍把兩段鹿茸放在櫃台上,陳紅軍拿起一段聞了聞,仔細看了起來。
“不錯,這鹿茸保存的不錯。”陳紅軍看完後贊歎着,“昨天也有人拿過一段馬鹿茸過來,結果沒保存好,我輕輕一摸,外面的茸皮就爛掉了,顯然是不會保存的,你這段就很好。”
“用老人說的土辦法。”李龍笑着說,“這兩段你看……”
“狍鹿子的茸不比馬鹿的茸,不過價錢也不便宜。現在馬鹿茸漲價了,每百克十六塊塊,狍鹿茸給你十四塊五。”
“好。”李龍自然是沒意見,陳紅軍就把這兩段放在台秤上稱了起來。
“兩段一共一公斤一百五十克,計一百六十六塊七毛五分錢,來,開票,你簽個字。”
收好錢,李龍要離開,陳紅軍對他說:
“現在春天快完了,山裡的好東西慢慢出來了,你能收到啥就拿過來,這段時間我們集中收貨,價格也好。”
“那正好,我收了一些貝母,到時晾幹了給你送過來。”李龍笑着說,“還有幾張皮子,到時一起。”
“行,等你消息。”陳紅軍笑着在櫃台裡面目送李龍離開。
李龍拿着錢,先去新華書店買了一盒小口徑的子彈,裝好後去了大肉食堂,美美的吃了一份拌面。
鐘國強經理看到李龍後,笑着問:
“小李同志,最近沒看到你,忙什麼呢?”
“最近一段時間都在山裡,”李龍一邊剝蒜一邊說道,“鐘經理,看你這裡吃飯的人不少,比以前多很多啊。”
“哈哈,這不天氣熱了嘛,出來找活幹、做點小買賣的人多了。你什麼時候還逮魚啊?我這邊有老客說現在的魚沒以前的好吃,你當時給我送來的魚就不錯。”
“還要大半個月。”李龍搖頭說,“我在山裡搞供銷社的采購任務,沒完成不能下山常呆。”
“理解理解。”鐘國強點點頭,“那等你回來有空逮魚了,到時給我送來幾條大鯉魚。”
“好好好。”
吃過拌面,李龍回大院,找到兩個麻袋和一個鐵鍁,裝了一些玉米,又給自行車打足了氣,騎上就往山上趕去。
小白楊溝裡還飄着煙氣,李龍找到魏忠華,對他說道:
“我打算在你發現野豬的那個地方挖個陷坑,到時要坑到野豬了,給你分一些肉。”
“行行行。”魏忠華立刻點頭,“要不要我過去挖?”
“不用。”李龍擺手,“你就老實編擡把子,我也就試試看行不行。”
其實如果不是那一片地方沒有灌木,李龍都想着要過去在那裡下套子了。
帶着鐵鍁去了那道溝裡。編擡把子的其他人一個個都露出羨慕的眼神,這真是想幹啥就幹啥,這日子過得多潇灑!
李龍到了那溝裡,仔細看了看,驚喜的發現有新拱起來的痕迹,這說明今天清早野豬應該又過來了。
李龍找了塊合适的地方就挖了起來。
他這次也沒挖大,就兩米見方,一米二三深的坑——就這麼一個坑,足足了他三個多小時的時間,挖到最後他已經後悔了。
不過既然挖了,那就咬着牙挖到底。
挖好後,李龍休息了一會兒,又把挖出來的土灑開,然後去附近的樹林子裡砍了一些楊樹枝鋪在陷坑上,再割了一些草進行了僞裝。
等這些做完,太陽已經落山,山風涼了起來,他急忙把帶來的苞米粒子灑在陷坑的四周,最後把最多的灑在了陷坑上面的草上。
因為隻是實驗,李龍就想着碰運氣,這些做完,他就匆匆往回趕去。
路過小白楊溝和哈裡木冬窩子的時候李龍都沒停下來,一路趕往自己的木屋,等到了木屋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
李龍累得夠嗆,已經沒力氣做飯了,幹脆就鎖好門睡覺。幸好中午吃的是拌面,頂餓,不然這一晚上必然會餓醒。
第二天一早,李龍爬起來,生火給自己熬粥,吃過後先去了哈裡木那裡。
“小夥子們給你送來幾張皮子,還有幾塊石頭,一截鹿角。”哈裡木指了指放在冬窩子前的東西,“你趕快拿走,我們明天就走了。”
“我下午過來拿,現在要去小白楊溝那裡看看我的人勞動情況。”
“行,你記得拿就好。”哈裡木也在忙,現在也沒空招呼李龍。
李龍騎上自行車去了小白楊溝,謝運東看到他便對他說:
“那天的那兩個人昨天晚上又來了,沒找到你,說今天你要有空的話,晚上等等他們。”
“行。”李龍知道他們肯定又搞到貝母了。
這貨挺多啊!
李龍騎着自行車帶着麻袋去了挖陷坑的地方,他失望的發現,陷坑上面沒什麼動靜,青草和樹葉都已經幹了,陷坑也露出來一些。
李龍便又弄來草和樹葉把露出來的地方蓋嚴實,又挖了一些土虛虛的放了上去。
趕回小白楊溝,李龍對一臉期待的魏中華說:
“沒有,野豬今天早上沒過去。”
魏中華有些失望,李龍反倒安慰他:
“這很正常。野豬這種流動性很強的動作,現在外面吃的東西很多,所以不會總呆在一個地方的。”
一直等到下午,李龍終于又等來了林業隊那兩個騎馬的人。
看到李龍,他們明顯松了口氣,下馬後,翻譯對着李龍說:
“昨天嘛,你不在,我們有不少貝母。今天嘛,一些交上去了,你看看剩下的這些……”
李龍其實已經看到了,他們馬背上的尿素袋子還是挺鼓的,不過好像沒有那天的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