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祭祖,陳氏使壞
第188章:祭祖,陳氏使壞
裡正敲了敲齊一鳴的碗子,“小子,你是走了什麼狗屎運,竟娶到這樣能幹的媳婦?”語氣頗有妒忌的意味。
齊一鳴若是以前聽見這話,隻怕會不屑一顧。此刻他卻粲然一笑,“老天爺偏愛我,沒法子。”
很是得意,也很欠扁。
裡正的二兒子齊志峰有些幽怨地看了自己老爹一眼,“主要是他娘親相兒媳的眼光特準,又舍得花錢。哪裡像咱們這般,隻用一擔谷子便換來了一媳婦,便宜沒好貨......”
尾音拖得老長。
裡正怎會不懂兒子的想法?
他讀過兩年書,自小自命不凡,以為自己有能娶富家千金的能耐,眼下是怨他這個當爹的當初給他娶媳婦太草率了呗。
頓時狠狠地一筷子就敲到了腦門上,“混賬東西,人跟人能比嗎?你怎的不跟鳴小子比?你媳婦給你生了兩個大胖小子,你竟敢嫌棄她?”
“爹,不帶你這麼挑撥離間的,我幾時說嫌棄媳婦了......”齊志峰感覺後腦勺涼飕飕的,頓感不妙,扭頭一看,妻子曾氏正抱着孩子,站在自己身後。
齊志峰一個頭兩個頭,話也結巴了,“媳婦,你聽我說,我并無嫌棄你之意......”
曾氏當年是随着父母逃荒至此落腳的。
雖說将戶籍轉了過來,可由于是外鄉人,村裡分給他們的田地不多,連溫飽都做不到。
裡正便做主,多給了他們兩塊坡地,能種些苞谷、大豆去賣,是以曾父無比的感激,将女兒嫁了過來,聘禮隻要了一擔谷子。
此事一度成為村裡的美談。
為此,曾氏感覺到自卑,在妯娌裡也擡不起頭來。
此時,聽見齊志峰又提起,她也不說話,把孩子往他懷裡一放,轉身就出去了。
“媳婦......”都好幾年的夫妻了,齊志峰從沒見過曾氏這般疏離的模樣,頓時有些慌,抱着孩子就追出去了。
裡正扔了一顆花生米到嘴裡,像是在自言自語,“小子,讓你敢說老子的不是?跟老子鬥,你還嫩着點。”
說着若無其事地與齊一鳴喝酒,一旁的大兒子不住地扒飯,大氣不敢出。
齊一鳴暗道,果然姜還是老的辣,不着邊痕面不改色便将兒子收拾了。
......
飯畢,歇了一陣,何苗婆媳便借了裡正家的廚房,殺了雞,再整隻放鍋裡,與兩刀豬肉煮熟,而後放入一早準備好的藤蘿裡,挑去拜祖了。
村裡的小路荒涼又多雜草,不适合推嬰兒車去,何苗婆媳便一人抱一個娃兒,
齊一鳴挑藤蘿。
先去的祠堂。
此時也有些同姓的鄉親陸陸續續來拜祖,遇到了的紛紛打招呼,很是親切熱鬧。
之後,便再回老屋,拜祭自己的直系祖宗。
齊家的老屋在村裡的東側,泥巴牆上刷了石灰,頂上蓋的黑瓦,正門進來是三排橫屋,後院幾排是豬舍雞圈茅廁之類,在村裡算氣派的了。
齊大和齊老三各占據了一排,老太太前年才過世,之前她一個人獨占一排屋子,卻容不下王婆子,硬是把她趕了出去。
三家人既已将關系鬧僵,何苗等人也沒主動去與齊大齊三等人打招呼,直接就進了正中央的屋廳,在案台上擺上供品。
王婆子與齊一鳴說了些禱祝語,便準備燒紙錢。
可這時發現,原本放在角落裡備用的火折子不見了。
火折子是插在竹筒裡的,有好幾根,絕不會無緣無故不見,定是有人拿走了。
王婆子無比氣憤,“這不是阻擾我給祖先送錢财嗎?竟幹這種事情,也不怕祖先怪罪。”
戚氏如今卧床不起,英子不可能做這些陰損之事,那剩下的,隻有齊老三的妻子陳氏了。
王婆子話音剛落,便有人接話了,“我說二嫂,你說小心些,你既有心燒紙錢給祖宗使,就該自帶火折子來。屋廳裡的火折子是齊老三備下的,昨日我們沒火折子用,便取回了,可不是你說的這般,否則祖先當真怪罪下來,誰也擔不住。”
陳氏緩緩走來,進了正廳給祖先牌位行禮,“各位列祖列宗,莫要聽信二嫂所言,我絕不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來,望明鑒。”
她斜睨了王婆子一眼,眼裡滿是譏嘲。
她爹是大興村裡的秀才,祖上略有薄田,嫁給齊老三是低嫁,是以她一嫁進來,老太太就一直當她菩薩般捧着,家務活不讓碰一點,有吃的也先緊着這一房。後來見她生不出兒子,态度便冷淡了許多,可她在這個家的地位仍是超然的所在。
因此,她一直都瞧不起兩個妯娌,特别是王婆子。
克夫又克子,自家還把眼睛哭瞎,最是沒用的了。
她的三個女兒都嫁入殷實之家,每個月都有銀錢孝敬,加上這些年攢下的一點銀錢,足夠她和齊老三吃好穿好、衣食無憂地過下半輩子了,她無須去讨好與巴結誰。
是以,她對王婆子的厭惡也沒有改觀。
即便齊一鳴回來了,掙了錢,又要建大房子了,她也瞧不起。不過是有點小錢罷了,家中一清二白毫無底蘊,她的每一個女婿都比他強。
況且,王婆子命格這樣差,誰知道日後如何呢?
她收走火折子,倒也不是故意為之,隻是那日燒飯,恰巧沒了火折子,便從這裡拿走了。
她也不知自己當時是出于一個什麼心理,隻是随手為之,又或是潛意識裡隻想給王婆子添堵,總之做了便做了,又不是什麼了不得之事。
她的夥房就在屋廳邊上,聽見王婆子在罵人,她才走了出來。
王婆子氣結。
她知陳氏一向自命清高,即便看不起她,也隻是懶得看她半眼,從不屑搞小動作的。
眼下竟也整蠱她了,是妒忌她,還是想看她出醜?
“平日裡燒飯都是用的火石,火折子是留在這兒燒紙錢用的,好端端的,你為何取走?”
陳氏抿唇淡笑,“二嫂,你這話真有意思,這火折子是我買的,我想怎麼用、幾時用,當然是我說了算啊。”
她的眼風徐徐飄向一直面色平靜的何苗,“忘了告訴你們,英子夫妻才挑了擔子去祠堂,這會子人是最多的時候,怕是要等許久,你們想借火折子,隻怕也得等等咯。”
“你......”王婆子氣得面色發青,齊一鳴安撫她,“娘,莫氣,我去一趟裡正家,半盞茶的功夫回來。”
“好,你快去。”王婆子生怕這陳氏還做出什麼壞事來,戚氏那一回,她是永生難忘的。
何苗卻是笑了,“相公,娘,何必這麼麻煩。”她手掌翻起,手心中便多了一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