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喲!小宋?
陸浩不但寫了厚厚一沓調研報告,口頭上給市委胡書記說得更詳細。免費看書就搜: 一路小說 16xiaoshuo.com
景甯縣的大坪村是個奇迹。秦川這小夥更是奇迹人物。
他不但能帶動大坪村人緻富當萬元戶,還能讓土高鄉其他村的村民富起來,也當萬元戶。
陸浩用的是“特色緻富”“萬元戶”這樣的字眼。
希望能讓市委胡書記跟自己一樣對大坪村有好感。
胡書記是有好感,但他覺得陸浩誇大其詞。
景甯縣的一個貧困村,一年到頭白面吃不上半年。
打了一口機井,一半人家就能收入過千?
搭了十個大棚,十家人一個月就能收入過萬了?
陸浩一再解釋說,是二十歲的小夥秦川帶領全村人緻富奔小康。
這樣的領頭人,不能讓鄉府縣委給他使絆子,要給他順路。
陸浩表達這個意思的時候,剛好聽到土高鄉的李東甯被撤了職。
鄉上幹部,亂收費亂攤派胡折騰,陸浩的意思必須換了李東甯,剛好李東甯被撤職。
胡書記哈哈笑,陸市長,這不正好随了你的意?
一把手笑歸笑,對陸副市長心生抵觸。
聽出來,陸浩言語裡的意思是要打壓下面一些幹部。
胡書記認為,景甯縣委的黨書記還是不錯的。
景甯棉紡廠的事兒,報告上提了一筆。
黨書記插手棉紡廠經營,胡書記你再慎重考慮。
陸浩還想說景甯棉紡廠的情況,看胡書記表情厭煩,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說這件事不但沒用,對自己反而不利。
“老陸,你不就想說為了秦老闆,鄉上要有一個支持他的好幹部嘛,現在李東甯被撤職了,這不剛好是機會嗎,你若有合适人選,可以給縣裡推薦,沒必要跟我說。”
市委胡書記這是推辭。
陸浩盡可能争取。
“胡書記,土高鄉的鄉長隻能是秦建文,他是秦川的親三叔,秦川搞産業,秦建文站在鄉長的位置,整個土高鄉的村子統籌兼顧,全盤把握,胡書記,他倆會把土高鄉搞出不一樣的一片天地。”
陸浩五個手指頭岔開,在眼前漫開一片。
“老陸,看來你對這個大坪村,對這個秦老闆是真上心了,土高鄉誰适合當鄉長,你去安排。”
陸浩要的就是這個意思,雖然他是推辭的意思。
安排秦建文當鄉長,一路順下去,不是多難的事兒。
胡書記拿起陸浩寫的報告,一頁一頁往過看,眼睛盯在了景甯棉紡廠的字眼上。
看得越加認真。
“還有這事兒?”
這事兒不是陸浩管的事兒,但報告措辭裡很明顯,黨書記打壓秦川在棉紡廠搞承包,棉紡廠現在不死不活。
也有另一層意思,陸浩不認可黨書記這個人。
市委胡書記有些為難。
他想了半天。
叫來辦公室一個上班剛滿三個月的小幹部,給他安頓清楚:“小宋,景甯棉紡廠這半年時間的經營情況,我要詳細彙報材料。”
小宋一口答應:“好,我這就去調研。”
胡書記又安排:“小宋,重點找棉紡廠的周援朝了解情況,還有,方便的話,你先去一趟土高鄉的大坪村,做一番調查,重點搞清楚秦川是什麼人,實事求是,了解到什麼就寫清楚什麼,我需要客觀準确的彙報材料。”
“胡書記,你的意思先去大坪村了解秦川,再去棉紡廠了解周援朝?”
“對!”
小宋出去了。
胡書記從黨向上跟前了解到的棉紡廠,不是陸浩報告裡這樣寫的樣子。
景甯縣有一個領頭人帶全村人脫貧緻富,短短半年,全村有十幾家萬元戶。
這麼重要的事情,黨書記一句沒提。
大坪村是景甯縣的大棚蔬菜基地,陸浩說他最近才知道。
也不應該啊!
真是陸副市長報告裡寫的這樣,那這個黨向上在搞什麼?
主管工信的副市長,相關部門的領導,誰也沒提說過景甯縣有個農村小夥短短半年有百萬家産。
工信委寫上來的材料說,個别私人暴發戶老闆胡亂插手國有企業承包權,将國有企業蒸蒸日上的生産狀況搞的烏煙瘴氣。
報告裡雖然沒說,有些人嘴上點名,平安貿易的秦川就是暴發戶的典型。
他派出去小宋再搞一番調查。
……
大坪村進來一個騎自行車的戴眼鏡男子。
他擡頭看一排房子上空架着兩個大喇叭,知道是這個村的村委。
宋承志嘴角微微一笑。
自行車推到房子門口,喊了一聲:“有沒有人?”
文巧和文春姐妹倆同時從竈房裡出來,對着來人嘻嘻笑,問一句:“小夥子找誰?”
宋承志眼前一亮,這倆婦人真俊,面相好像是一家子姐妹。
“我找秦建文秦支書,也找秦川秦老闆。”他也笑嘻嘻回答。
“他倆鑽棚子裡摘蘑菇去了,你是上面領導吧?快進來,我去給你叫他倆。”文春是村長老婆,這段時間迎來送往,看見眼前這個小夥氣質,一眼認出來是上面幹部。
文春給文巧安頓:“你招呼他,我去叫人。”
文春騎着自行車出去了。
宋承志坐在了大坪村委辦公室裡,文巧給他泡茶水。
“哦?你們村委都裝電話了?”宋主任滿臉驚喜,拿出電話本:“快告訴我電話号碼!”
别說景甯縣,整個銅城市範圍,這樣的農村裝電話,肯定隻有大坪村。
可想宋承志有多驚喜。
文巧笑嘻嘻:“你還沒說清楚你是誰,你就要我們村的電話呀?”
陌生男人趕緊自我介紹:“我叫宋承志,我是市委辦公室的人,胡書記讓我來大坪村了解一些情況。”
文巧心裡一驚,市委的幹部?
文春騎着自行車到第一個大棚跟前,大聲喊:“建文,小川,快出來,上面領導找你們來了。”
幹活幹的好好的,要招呼上面領導,秦川一肚子反感。
大坪村出兩棚平菇,給縣裡市裡拉,還給軍區拉,上面領導己經知道,都想來視察看稀奇。
走的時候拉走十斤二十斤,然後沒了下文。
棚子裡太熱,這一茬出完,種不成了。
“春嬸,他們幾個人?”秦川問,心想秦建文應付去。
“一個人,騎着自行車來的。”文春回答,“我讓巧兒給他泡茶水呢。”
“一個人騎自行車?”秦川納悶,懷裡平菇小心翼翼放籃筐裡,一斤一塊錢,差不多跟豬肉一個價。
産量不高,一天出五百斤。
出五天才能拉走一趟。
“三叔,走,過去看看,什麼幹部騎自行車一個人。”
秦川以為是嘉陵摩托或者京都吉普,前呼後擁的來了。
叔侄倆開拖拉機回村委,迎接騎自行車的一個人。
老遠看見騎自行車的一個人往這兒走。
估計他喝完一杯茶,等不急秦家叔侄倆,更想看大坪村的蔬菜大棚,騎着車子過來了。
秦川心裡驚疑。
好熟悉的身影,好熟悉的面孔。
拖拉機停住,熄了火,自行車到了跟前,秦川差點喊出來:“宋書記?”
三十年後銅城市的市委一把手,兩人關系相當好。
可以說某些方面志同道合臭味相同。
咬住牙沒喊出來。
同齡人,秦川呵呵笑,喊一句:“喂!你哪兒來的?”
自行車上人下來,臉上笑嘻嘻:“我是市委辦公室的宋承志,找你們村秦老闆解一些情況。”
“我就是你要找的人,這位是我三叔秦建文,村裡支書。”
不歡迎别人來大坪,宋承志大大的歡迎。
秦川覺心裡笑,宋書記你也年輕了三十歲,你趕緊了解,怎麼了解都行。
秦川想一下,他現在叫小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