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婆婆知道家裡來了客人,廚房都沒出,讓妞妞叫來楊九娘,兩個人一個生火燒鍋,一個洗肉切菜,快手快腳地炒起了菜。
清荷到廚房的時候,金婆婆都做好了香煎小酥肉,正準備炒辣椒回鍋肉,一旁還有切好的蔬菜等着下鍋。
“婆婆,你太厲害了,我正發愁來不及做菜待客呢。”清荷又一次贊歎,金婆婆真是個全能人才,這份眼見力,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楊九娘燒着火,笑着道:“姑娘不知道,你前腳一出去,後腳婆婆就開始張羅開了,等我從作坊回來,金婆婆已經把肉腌上了。”
這就是廚房大,竈口多的好處,楊九娘燒了兩個竈,一個竈燒小火炸小酥肉,一個鍋燒水煮五花肉。
等清荷進來這會,可不是就差不多了。
金婆婆将肉倒進鍋裡,手上不停翻炒:“以前當差那會,碰見這種情況的時候不少,早做準備總是沒錯的。”
蒜苗回鍋肉,現炸的小酥肉,小蔥豬肉餡烙餅,清炒棒菜,再配上幾碟自家腌制的醬菜,看起來還算不錯。
海鮮粥鮮香,香菇和芹菜的香氣趕走幹貝與蝦仁的腥,隻留下一口鮮滑。
臘肉臘八粥,口感更豐富,臘肉是炒過的,肥肉煸幹了油,吸飽了粥汁,吃起來一點也不膩。
瘦肉先炒後熬,入口不幹不差,再加上幾種蔬菜的味道,粥香味濃,一口粥下肚,讓人久久回味。
小酥肉香氣濃郁,肉質細嫩,酥而不爛,甚得苗不離歡心。
再說那回鍋肉,色澤油亮,口味獨特,肥而不膩,入口濃香,一口驚豔四座。
小蔥豬肉餡烙餅,皮酥餡香,鹹淡适宜,用來配粥正正合适。
最後再來點清炒棒菜,微微的苦味,提神醒腦。
宋縣令與苗不離坐了馬車,颠簸一上午,吃肉吃多了,多少有點胸悶,麻辣蘿蔔幹,小腌蕌頭來兩口,立馬解決問題。
“咦,李嬸子家居然也有這些醬菜,是從府城買回來的嗎?”苗不離吃着腌蕌頭,驚奇出聲。
“啥?”
李氏伸長脖子看了看,發覺苗不離說的是腌蕌頭,面上老得意了:“腌蕌頭哪用從府城買,都是我們賣到府城去,這東西就是我家做出來的,買啥買,想吃多少都有,管夠!”
“這是嬸子自家做的?那紅薯粉條也是嬸子家的?還有什麼絕味辣椒油,紅薯澱粉呢?”苗不離越發驚奇,胡子一翹一翹的。
李氏咧着嘴角,臉上的每根皺紋都是向上的弧度:“都是,都是,你說的這些都是我家做出來的。”
在甯州府吃過紅薯粉條和醬菜後,苗不離就喜歡上了紅薯粉條的口感。
本想買些帶走,又想到還有正事,便是買了帶着,自己主仆三人也做不好,才忍着沒買。
他還想着等回京的時候,一定要買些回去給家人嘗嘗,卻不想誤打誤撞,到了周記的大本營。
吃驚之餘,苗不離又很佩服周家人,小山村裡的普通莊戶人家,将生意做得如此大,還能這麼低調,甘心隐居在山野之中。
他哪裡知道,除了周清波在府城做事,知道周記的名聲越來越大外。
其他的周家人,包括清荷自己,有一個算一個,壓根都不清楚周記的名氣已經今時不同往日,傳遍了大半個甯州府。
苗不離此行帶了兩個仆人,是一對父子,老仆叫姚水生,與苗不離做了幾十年的主仆,也是個種地的好手。
這一路上姚水生的兒子姚立負責趕車,姚水生就陪着苗不離說話,或是看看路邊的莊稼長得好不好,否則這麼長的旅途,得把人憋壞。
宋縣令出行不喜鋪張,也隻帶了一個車夫,清荷家裡的人,加上宋縣令五個人,把家裡熬的兩鍋粥吃得一幹二淨。
幸虧清荷說,天氣冷喝粥暖和,多熬點晚上也能吃,要不然還不夠吃。
不僅粥喝完了,桌上的菜也吃了個幹淨,看着桌上的一排空盤子,宋縣令挺不好意思的。
一方父母官,到百姓家裡,把盤子都吃空了,幸好是清荷妹子家,換作是别人家,他這會都沒臉見人了。
他一下想起自己夫人給周家準備了禮物,慌忙喚車夫把禮搬上來,心裡的别扭才少了些。
這也不怪他呀,誰知道清荷妹子家的飯食如此美味,相比起來,他府裡的廚娘手藝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苗不離比宋縣令放得開,民以食為天,吃到好吃的東西多吃點,是人之常情,沒啥不好意思的。
他自己沒什錢,不過臨出發前,三皇子給了他錢,因此他也備了一份禮,見宋縣令送上禮物,他也叫老仆姚水生将他的禮物拎來。
隻見苗不離拿着禮物往李氏跟前一站:“李嬸子,您家這頓飯是我兩個月以來吃得最好吃的一頓飯,這是我備下的一點薄禮,您老拿着。”
人家一個在京城當官的,又是誇自家飯菜好吃,又是送禮的,李氏樂得合不攏嘴:“不用這麼客氣,就是些家常便飯,中午來不及了,晚上讓金妹子整一桌好菜,叫你們好好喝上幾杯。”
“嬸子,我這次來從京城過來,主要是為了紅薯增産的事,一時半會不能離開村子,不知村裡有沒有多餘的舊房子,能讓我暫時有個屋子落腳。”苗不離其實覺得周家就不錯,但他不好意思明說。
京城來的當官的呢,那怎麼能怠慢了,李氏沒老糊塗,她記得紅薯這事就是自己家搗鼓出來的。
既是自家搗鼓出來的東西,自家負責也是應當的。
李氏當下兩手一拍:“還找啥房子啊,就住我家,下午我就讓人收拾兩間屋子出來。”
“那多麻煩嬸子。”
“不麻煩,家裡人多熱鬧,我高興呢。”
苗不離在李氏跟前一陣嘀咕,沒一會兒就成功入住了周家。
宋縣令得知後,暗歎苗不離人老臉皮厚,他想住在周家,多半是瞧上周家的夥食了,。
他就是要研究紅薯,也不用這麼早住在村裡,現在是臘月,臨近年關,紅薯還沒下地呢。
不過,苗不離畢竟是三皇子派來的人,周家把他照顧好了,回頭也許會有不尋常的好處。
宋縣令想着,等會私下裡提醒清荷妹子一聲,叫她心裡有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