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裡清閑,萬氏和周明遠本就是閑不住的人,如今有了新的買賣,做什麼都幹勁十足。
清荷白天在家做好金絲糖,等爹娘晚間收攤回來,晚上一家人再一份份地用油紙包好。
小份的裝四塊,賣八文錢,大份的裝八塊,賣十五文,到時候讓客人自己選擇買哪種。
“這會不會太貴了,大份的價格都能買一斤肉了。”周明遠價格覺得太高,擔心沒人舍得買。
“這價格不能賣得太低,爹,做金絲糖用了油,還加了糖和花生,價格低了,沒什麼賺頭。再說了咱們取得這名字貴氣,賣太低也不合适。”清荷手上麻利地裁着油紙,細細地給家人解釋。
都是窮慣了,做事總有些瞻前顧後,不過沒關系,隻要給爹娘好好解釋一番,他們都很願意聽。
不會像有些人家裡的父母,隻會固執強硬地管束孩子,不願意聽孩子說的話。
她都打算好了,除了趕集的日子,其他時候都趕着做金絲糖,趕廟會那天把酸辣粉的攤子也擺上,趕廟會的人玩到後面玩累了,都得吃點東西才有勁走路。
就像前世的景區内,雖然價格賣得比外面貴上一些,但生意依舊好得不得了。
要擺攤子,總不能徒手把東西搬過去,看來買牛車的事不能再耽擱了。
“爹,娘,咱們買輛牛車吧。每日要去鎮上擺攤,總坐村裡的牛車,來回都得花錢不說,也不是日日都能坐成,娘在鎮上忙得累了,還得走路回來,時間長了我擔心身體受不住。”
“買牛好!牛能拉車,地裡也用得上。”說到要買牛車,周明遠難得地笑咧了嘴。
牛是莊稼戶的好夥伴,萬氏也同意買牛:“對,應該買牛了,以後去給滿香樓送貨也方便。以前做夢都想能買頭牛,如今可算能實現了。”
轉眼到了初十,這天早上周明遠叫上大哥周明貴,幫着去鎮上選牛,周明貴是莊稼地裡的老把式了,知道什麼樣的牛才健康。
買牛就怕買到病牛,買的時候看着不錯,牽回家養一段時間就不行了,一頭牛得好幾兩銀子,要是養死了,那可虧大了。
鎮上賣牛的不多,隻有兩家賣牛的,這年頭若不是實在沒辦法,誰家也舍不得賣牛,還是牛馬販子手上的牛馬最多。
周明遠兄弟兩人目不轉睛地盯着牛打量,賣牛的販子見着有生意,招呼起來:“大哥,看看我這兒的牛,健壯結實,耕地拉車都不在話下。”
周明貴笑着道:“能不能讓我先看看牛?”
“沒問題,随便看,整條街上救屬我家的牛最壯實。”
這個牛販子手裡有兩頭牛,一頭壯年牛,一頭牛犢子。
周明貴檢查了兩頭牛嘴角的分泌物,靠近聞了聞牛嘴的味道,又仔細檢查了牛身上的皮毛,皺着眉頭朝自家兄弟搖搖頭。
兩頭牛都不行,兩人又朝第二家走去,要是還看不上,就得下個集再來瞧瞧了。
不巧的是,第二家隻有一頭牛,還剛剛賣了出去。
周明遠心頭有些失望,看樣子,隻能再等等了。
周明貴見到弟弟眉宇間的失落,有些心疼,不過買牛這事也要看運氣,好言好語地寬慰了弟弟幾句。
暫時不用買牛,周明貴便急着要回去,周明遠當然不肯,拉着兄長朝自家攤子走去:“大哥,你忙活了半上午,這會應該餓了,上攤子上吃點東西再走。”
“我不吃,你留着賣錢,你嫂子給我留了飯的,我回家吃去。”弟弟家做點生意不容易,他哪能去白吃白喝。
一個要拉着去吃飯,一個要趕回家,兩人拉拉扯扯地走到路口,意外看見了一個要賣牛的人。
賣牛的是個老實巴交的漢子,見有人過來看牛,也沒招呼,隻是用手不舍地摸着牛背。
這頭牛膘肥體壯,皮毛油亮,牛角又粗又長,看着就精神。
周明貴一下來了高興起來,這是頭好牛啊!為了不出錯,他照方法檢查了一遍,臉上露出笑容:
“要得,這頭牛要得,長得壯實也健康,養得好啊。”
“大兄弟,你這牛怎麼賣?”自家大哥說好,周明遠自然相信,開口詢問價格。
“十兩銀子。”賣牛的漢子低聲道,語氣裡滿是不舍。
“還能再降降不?我們也是誠心想買。”十佳兩銀子确實貴了,一頭成年牛八九兩銀子差不多。
“你們賣牛幹啥,會累着它不?”賣牛的漢子突然擡頭問周家兄弟。
周明遠心裡覺得有些怪,卻也照實說了:“家裡在鎮上擺攤,買了牛,配上車架,就盼着來回趕路能方便。”
那賣牛的漢子聽完,臉上露出一絲苦笑:“大哥,我八兩銀子賣給你,你好好照顧它,要讓它吃飽,别沒日沒夜的使喚它幹活。”
“這沒問題,我家除了拉點貨,攏共也沒幾畝地。”周明遠自然點頭應了,牛多貴重啊,莊戶人家能養一頭牛是多高興的事,誰舍得虧待了它。
周明遠付了銀子,賣牛的漢子又教兩人怎麼把牛養得壯,怎麼防止牛生病,最後他摸着牛,哽咽着說:“這頭牛生下來就是我養着的,要不是我娘病了急需用錢,我真舍不得賣了它。”
周家兄弟能理解他的心情,都說會好好照顧牛,讓他放心。
買了頭好牛,又配了車架子,周明貴牽着牛往鎮口專門放牛車的地方走去,黝黑的臉上露出樸實的笑容:“老二啊,你家算是起來了,有了牛,地裡面的活就輕松了。”
“大哥,都是自家兄弟,你要耕地的時候提前說一聲,牽去用就成,不過趕集和送貨的日子怕是不行。”
“那是,那是,這我知道。”周明貴牽着牛,不時摸摸牛頭,喜愛之情溢于言表。
老二家做生意賺錢,他不羨慕,如今老二家買了牛,他心裡倒是期待起來,啥時候自家也能買頭牛回去。
下午周明遠趕着牛車進村的時候,自然引起了村裡人的讨論。
“周老二家是做生意發了大财了?都買了牛車了,一頭牛最少得七八兩銀子。”
“咳,人家家裡可是和滿香樓做生意的,滿香樓裡的東西多貴啊,能不發财嗎?”
“那可不,我跟你們說啊,他家每天不知在做什麼好吃的,院子周圍整天都飄着油香。”
“說明周老二家是有真本事的,不然滿香樓能瞧得上才怪,你們呐,少在背後說這些,人家也是賺的辛苦錢。”
…………
清荷聽着村民們的議論,背脊挺得直直的,他們辛辛苦苦,堂堂正正掙來的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村裡人要議論就叫他們議論。
今年家裡還要買地,蓋房子,到時候這些人說的話更酸,她才不去計較這些人說什麼,有那功夫,她還不如多想些賺錢的點子。
到了清荷家門口,周明貴帶着兒子周清波跳下牛車,正準備回家,劉氏風風火火地走出院子,瞧着門口的牛車,高興地嚷着:“老二啊,這就是你家新買的牛車啊?”
“是啊,大嫂,多虧了有大哥幫忙,選了頭好牛。”周明遠笑着說道。
“這牛好,長得壯,瞧着就稀罕。”劉氏高興得跟自家買了牛一樣,老二家買了牛,自家要用牛的時候也能借上用一用。
大家都累了一天,劉氏說完話後又輕輕摸了摸牛背,才跟周明貴父子一塊往家走去。
大房一家走後,萬氏喜滋滋地看了看新買的牛車,轉着圈打量了一圈又一圈,家裡有牛了,日子越過越好,她心裡高興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