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清荷看着面孔稚嫩的弟弟,下決心一定要好好管教弟弟,千萬不能讓弟弟學壞了。
這幾天家裡事情多,也沒什麼時間問清文在學堂的情況,這會坐在牛車上,她習慣性地摸摸清文的頭:“清文,在學堂裡還習慣嗎?有沒有被人欺負?”
“學堂裡挺好的,沒有人欺負我,黃夫子很嚴格的,要是發現有人欺負同窗,會被打手闆的。”說起打手闆,清文一臉的害怕。
“黃夫子對你們嚴格,是為你們好,要好好聽夫子的話。”沒想到黃秀才年紀輕輕,看着又斯文儒雅,竟然對學生這麼嚴格,倒有些出乎意料。
“姐,我會的。就是……就是我還沒學會寫字,還不能教姐姐讀書。”清文懊惱地說着。
弟弟這麼懂事,清荷當然開心,她低頭看着弟弟的後腦勺,柔聲開口:“沒關系的,你才剛剛上學,别想太多,等你學會了再教姐姐。昨日我聽你在背書,今天會背了嗎?”
“是《千字文》,姐姐,黃夫子教我們念了一段《千字文》,我今天已經把黃夫子教的都背給夫子聽過了,夫子還誇我了!”清文眼睛亮晶晶的,為今天得了夫子的表揚高興着。
“清文真棒!又聰明又努力。”
“嘿嘿,姐,我背給你聽。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清脆悅耳的童音響起,惹得路上的過路人頻頻張望,牛車上的三人,臉上不約而同地露出自豪的笑容。
前些日子,王有富托人給縣裡的趙東來帶了話,他家的田地周家要買,讓他回來一起去衙門裡把地契辦了。
趙東來回了話,說是今天巳時回鎮上,在衙門那條街的街口上碰頭。
萬氏和清荷都沒空,這次還是陸承澤陪着周明遠去的。
因着是六畝地一起買,還是同村一塊長大的,趙東來爽快地降了價,隻要了周明遠三十兩銀子。
談妥了價格,一行人跟着就進了衙門,宋書吏見着陸承澤帶着周明遠進來,了然一笑,他說怎麼前幾日陸小子來送禮呢,原來為了今天的事情。
不過周家送來的禮物裡面,有些零嘴他娘子愛吃,如今吃完了,這鎮上的糕點鋪裡又買不到,他正想問問陸承澤在哪裡買的。
都是熟人,宋書吏辦事也快,也沒有額外收什麼費用,不到午時,六畝地的地契就到了周明遠手上。
“小澤,你留下來一會兒,我問你點事。”宋書吏把正要走的陸承澤留了下來。
陸承澤跟周明遠回了一聲:“二叔,我這裡還有點事,就不送你了,你路上慢點。”
“嗯,你忙去吧,休沐了就到家裡來。”周明遠匆匆叮囑了一句,他還急着回去看着打地窖的事。
其他人都走了,屋子裡隻剩下宋書吏和陸承澤,宋書吏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小澤啊,你上回送來的東西裡面,有樣零嘴在哪裡買的?你嫂子喜歡吃,我跑遍鎮上的糕點鋪都沒找到。”
“宋哥,那零嘴别說是鎮上,就是縣上也買不到。”宋書吏說的零嘴,陸承澤知道,就是金絲糖。
見宋書吏一臉疑惑,他接着說道:“那金絲糖是我秋姨自家做的,廟會上買過幾天,現在還沒擺出來買,所以買不到。”
聽說是周家自己做的,且還沒拿出來買,宋書吏就不好再說什麼了,總不能趕着上去要别人送來吧。
陸承澤明白他的心思,正好清荷一直想跟他打好關系,他笑着說道:“宋哥,不過是一些零嘴,過一會我去問問我姨家裡還有沒有,再給嫂子送些過去就是。”
“那行,我不白要,按着市價買。勞煩你替老哥我跑一趟,回頭我請你吃酒。”宋書吏心裡一下踏實了。
他媳婦又懷上了,前幾日請的大夫,還沒滿三個月,不好向外說,這段時間吃什麼都吐,就想吃些小零嘴。
“宋哥,我還要去巡街,先走了啊。”陸承澤瞧着快午時了,他還要趕着去交接班,跟宋書吏打了招呼,匆忙趕去街上。
巡邏到萬氏擺攤的那條街上時,陸承澤去了一趟攤子上,萬氏正在煮粉,清荷在擦桌子。
他想了想走到清荷身邊,見她埋頭認真地擦着桌上的油漬,怕突然出聲吓到她,輕輕咳了一聲。
清荷聽見聲音,擡頭看見是陸承澤,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陸大哥,你站在這兒幹什麼呀?”
陸承澤被清荷明媚的笑容,晃得出了神,幾息後回過神來,放輕了聲音道:“宋書吏想買些你做的零嘴,他家媳婦喜歡吃,托我問問你家還有沒有。”
“家裡還有一點,但那是留着自己吃的,亂放着的,估計都碎了不少,晚上我抽時間現做一些吧。”
“嗯,那我先忙去了。”說好了事情,陸承澤匆匆忙忙就走,還有人等着他,不便多耽擱。
晚上吃過晚飯,一家人坐着說話,清文這時候最興奮,一個勁兒地講學堂裡發生的事,衆人都含笑聽着。
等清文叽叽喳喳地說完,周明遠從懷裡摸出地契,遞給清荷:“這是咱家買的六畝地,你瞧瞧。”
清荷有些不明所以,叫她瞧啥?她如今也是個大字不識的人。
她愣着沒動,萬氏從周明遠手中拿過地契,塞到她手裡:“家裡能有錢買地,都是你的功勞,我跟你爹早就商量好了,這六畝地記在你的名下,土地這幾年的收成留給家裡用,等你出門子的時候當嫁妝帶走。”
清荷滿臉驚訝:“娘,這是幹啥?都是家裡的,我不要。”
“你别推辭,讓你收着你就收着,往後啊家裡置辦的田地,都會給你留一份。這是你的嫁妝,你不同意誰也動不了,你手裡有錢,我跟你爹也能放心些。”
女兒再過幾個月就十五歲了,也該慢慢相看人家了,前頭家裡窮也沒辦法給女兒置辦好東西,現在有錢了,一點點的給女兒備起來,女人家嫁妝厚,底氣才足。
手裡拿着輕飄飄的地契,清荷心裡五味陳雜,她還從沒有過這種感覺,有人早早地就在為她日後的生活做準備,擔心她會過得不好,這是她前世不曾體會過的。
東西給了女兒,萬氏又對着一旁的兒子說:“清文,家裡能過上好日子,你能進學堂念書,都是你姐姐想出的辦法,娘給你姐姐多置辦些東西,你心裡不要有意見。”
“一來你還小,我跟你爹還年輕,還能做幾十年,二來嘛你總說自己是男子漢,男子漢大丈夫應當自己去闖一番事業,不能總惦記着現成的。”
清文眨巴眨巴眼睛,笑着點頭:“娘說的對,都給姐姐,等我長大了自己能賺錢了,也給爹娘和姐姐花。”
清文的話逗得萬氏和周明遠哈哈大笑,清荷也跟着笑,心裡暖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