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876章 一雪前恥
周朗坐在宋時的對面,說:“雞蛋每天吃一隻就夠了,想要長得高,長得壯,還得不挑食,再增加體育運動,比如打籃球。”
宋時立刻說:“爸爸,那我們這個周末打籃球吧。”
另外一邊,正在吃香菇肉包的宋瞳,正準備把香菇剔出來,聽到爸爸的話之後,停止了手裡的動作。
吃完飯,小曹的車也來了。
宋瞳說:“爸爸,為什麼小曹叔叔不能順便送我們上學?明明爸爸去單位上班會經過我們學校的。”
周朗說:“因為這車是爸爸單位配給爸爸的,我們不能占公家的便宜。”
宋瞳說:“可隻是順便呀。”
周朗說:“順便也算是占便宜。”
宋瞳說:“可是我們學校有個同學的爸爸是局長,他爸爸的司機每天都會送他上下學。”
周朗說:“别人是錯的,我們不能跟他學呀。”
小劉總走出來,一把揪住宋瞳的後領,往旁邊的車子裡帶,“少廢話!趕緊上車,嫌棄舅舅送你上學,就直接說,拐彎抹角的。”
宋瞳連忙說:“我沒有嫌棄舅舅啊,我隻是覺得吉普車颠簸起來挺好玩的。”
兄弟倆上車後,先是乖乖地系好安全帶,然後宋瞳就再次強調自己沒有嫌棄舅舅。
宋瞳說:“舅舅,我真的沒有嫌棄你。
其實我是在體諒你。
那個局長的司機,有一次看到你的車,還狠狠地瞪了你一眼。
我怕你再遇上那個司機,會吃虧。
那個司機長得高高壯壯的,看起來很能打的樣子。”
宋時連忙點頭:“是的,是的。
那個司機好會變臉的。
前一秒,看不起全世界。
後一秒,對局長和局長的兒子點頭哈腰。”
小劉總問:“那局長兒子有沒有欺負過你們?”
宋瞳有些得意地說:“他想過找我們麻煩的,還召集了一些小弟來,最後被我和哥哥幹翻了。”
小劉總表情嚴肅,“這件事情怎麼沒有聽你們說起過?”
宋時說:“因為我們覺得我們已經解決好了,就不需要大人啦。小孩子的事情,大人參與進來,很麻煩的。”
小劉總心裡暗暗地說:送完你們我就去跟你們媽告狀,晚上吃竹筍燒肉。
宋瞳把腦袋往前探,牢牢地盯着後視鏡,“舅舅,你該不會是想一會告訴我媽媽吧?你要當叛徒嗎?”
小劉總“哼”了一聲,“你們舅舅是那樣的人嗎?這是我們三個男人的秘密,怎麼能跟女孩子說呢?讓女孩子擔心可不好。”
宋時眼睛亮了,“舅舅跟我們是一夥的。”
“那當然!那你跟我們說說,你們是怎麼破解危機的?”
兄弟倆你一言我一語,就把事情給講清楚了。
新學期開學後,兄弟倆返校,就把從京城帶回來的一些特色小吃分給班裡的同學。
雖然兩人年紀在班裡比較小,但是因為他們慷慨大方,班裡年齡大的同學都比較照顧他們,有點把他們當成弟弟,除了考試的時候。
畢竟成績下來,發現比自己小三歲的小毛頭居然比自己的分數高,感覺有點不太好。
開學後的半個月,有個女生一大早就來告訴兄弟倆一個消息——那個天天早上有司機開着桑塔納送他來上學的局長兒子,說他在家裡聽到他爸爸說你們舅舅的壞話,所以他準備要替他爸爸出一口氣,要收拾宋時和宋瞳。但是呢,他不想自己動手,準備讓其他人動手,并且給那些人相應的好處。
那天放學回去,兄弟倆就連夜商量好對策。
第二天,他們的書包裡就多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東西。
辣椒水、電擊棒,以及大白兔奶糖、進口巧克力、好吃的威化餅。
放學的時候,果然有個人用了他們兄弟倆一眼就看穿的計謀,把他們引到了教學樓的後面。
兄弟倆看穿了還要跟他走,就是想要盡快一次性解決這件事。
教學樓後面果然有好幾個人在那裡等着他們。
身為哥哥,宋時有保護弟弟的意識,他率先拿出手裡的辣椒水,說:“你們看港劇的時候應該知道,電視裡的阿Sir有一種武器叫做辣椒水,我知道你們想幹什麼,但是我事先還是想要了解一下,你們是想要嘗一下辣椒水的滋味,還是想嘗嘗大白兔奶糖,進口巧克力還是威化餅?”
宋瞳的腦袋從宋時後面探出來,“阿Sir還有電擊棒哦!”
其實這幾個小男生也不過是得了局長兒子一人兩塊餅幹的好處,和大白兔奶糖、進口巧克力、威化餅比起來,那兩塊餅幹就有點不夠看的。
宋時又問:“你們是要鬥争還是要和平。”
很快就有人倒戈,“要和平。但是你的威化餅夠嗎?”
宋瞳說:“你想當飯吃肯定不夠。”
就這樣,幾個孩子一邊分吃的,一邊把局長兒子的計劃都告訴了他們。
宋時有些同情他們說:“你們家裡也不吃吃的穿的,怎麼能為了兩塊餅幹給别人當走狗?”
“走狗?算不上吧。”
宋時斬釘截鐵:“當然算!你們沒有看港劇嗎?裡邊的黑社會老大就是這樣,打架的時候自己根本不上,指揮下面的人去幹。”
宋瞳說:“老大啥也不用幹,動動嘴,就讓下面的人流血流汗。那些馬仔為了一口飯吃,還可以理解。你們又不缺那口餅幹吃,為什麼要給人當走狗和馬仔?”
好有道理哦!
宋時又一次添油加醋地說:“你們如果不采取一些什麼措施的話,這件事情将會成為你們人生的污點。以後長大,回憶起來,自己竟然會為了兩塊餅幹,當狗腿子。你們不覺得很丢人嗎?”
宋瞳:“丢死人了。”
那些男孩兒想了想,似乎也覺得确實丢人。
宋時:“你們難道不想一雪前恥嗎?還是說,你們想要當炮灰?”
“當然想啦!我們才不要當炮灰!你們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做?”他們似乎也不覺得問比自己年紀小的人意見是什麼丢臉的事情了。
宋時說:“你們都是一個班的,對吧?”
“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