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遇險,他穿越來救,腹黑王爺寵她

第160章 獨闖地道

  

  盛國,大明宮宣政殿內,金龍繞柱,寂靜一片,明帝撐著身子:

  「諸位愛卿,今日有何要事」

  沈煜中收到兩族來信,他想趁著李懷瑾已死,將穆錦安趕出長安城,便讒言道:

  「陛下,近日欷雀族,芪璇族來信,求娶我們盛國的公主,結百年友好」

  明帝裝作驚訝,其實早在之前,沈煜中就將此事稟告明帝,是明帝授意他才敢與穆宸,穆景翊作對。

  明帝對穆宸等人心有不滿,安宣造反被殺,但更加忌憚穆氏在軍中威望過甚,又常與幾位將軍有所來往。

  擔心他們手握重兵,與安宣一樣會造反。

  明帝也是想與兩族結盟,交好。

  「安宣侵襲兩族,和親確可平息不滿,諸位愛卿,有何看法」

  穆錦安一言不發,看著他們演戲,沉浸在李懷瑾逝去的痛苦中,面色憔悴。

  林相見李懷瑾已死,想盡辦法要救出他的孫子,兒子,隻是穆錦安守在梁王府,他沒有機會,便進言道:

  「陛下聖明,安宣侵擾兩族,邊關頻繁傳言,兩族已有反心,若能和親平之,不費一兵一卒,是上策」

  江晏清想起李懷瑾叮囑過他,萬不可讓穆錦安和親,最近朝中多變,一日之內連升二十多官員,恐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有所陰謀:

  「臣,戶部侍郎江晏清有奏,現下和平,無需公主和親,兩族生活習慣,文化與我們不同,恐公主難以適應」

  「若想安撫兩族,可派使團前去,傳授文化,農耕種植,促進完善他們的制度」

  王淮煬站出身來,他一向甚少進言,想起此前裕鶴穆錦安和親之提,隱覺不安,梁王還未安葬,他們的仇人蠢蠢欲動,想要阻止:

  「陛下,臣也認為眼下無需公主和親,可按江侍郎提議安撫兩族」

  工部侍郎蕭鶴川,他納官妓為妾被罰,對穆錦安激他為胡玉樓官妓贖身懷恨在心。

  此前外祖盧氏與李珩幫他疏通關係,他才能再回朝堂,心中對李珩非常感激。

  李珩給他的叮囑他更是牢記在心,剷除穆錦安,為姐姐蕭婉報仇,也少不了穆芸的挑唆。

  蕭鶴川口口聲聲為盛國著想:

  「陛下,臣認為可與兩族和親,現下國庫空虛,無錢打仗,若是兩族聯合周邊各族侵襲,恐是惡戰,和親可免十幾萬士兵犧牲,是上上之策」

  沈煜中低著頭,唇角一絲笑意,掩飾眼底的意圖,立馬進言:

  「但不知選哪兩位公主」

  太子李煦看著明帝,不敢隨意進言。

  穆宸將軍面色不悅,他昨夜收到密報,沈煜中有意想讓穆錦安去和親,他想讓明帝打消這個念頭:

  「滿朝文武,盛國幾十萬兵力,何需女子和親」

  郭毅將軍,穆景翊隨之附和:「臣也認為,不可送公主和親」

  姜殷,中書省中書令,他的兒子姜羨之被李懷瑾彈劾私吞金礦,還未查清,人就死在刑部,李珩多次挑撥說是李懷瑾殺了姜羨之。

  他深信不疑,記恨李懷瑾,見他已死,急忙想要除掉穆錦安。

  「若是陛下捨不得公主,可在宗室,王侯將相子女中選兩位貴女,賜封公主,前去和親,一切是為盛國的安泰和平,是國命,想必不會有人推脫」

  穆景翊看著姜殷,知道李懷瑾處置姜羨之,他心有不滿,穆景翊也得到消息,要保護好妹妹:

  「姜大人,何為國命,為國而戰,為護佑百姓而犧牲,才是國命」

  「盛國幾千萬男人,軍中熱血男兒無數,若是他族來犯,我們將士自會長纓取顱,刀劍論英雄,何需犧牲女子換取和平」

  新任工部尚書蔡同是姜羨之的舅舅,得沈煜中與李珩的提拔,已成一派。

  隻聽蔡同冷哼一聲:

  「穆少將軍,若是送一位女子和親,就能免了戰亂,免了將士們犧牲,百姓也不用流離失所,國庫也不用擔心拿不出錢來」

  「和親便可安定天下,有何不可」

  崔恆嶺,門下省侍中,二品官職,是陸明緒的舅舅,陸明緒的母親崔英荷因是望族,樹大根深,未受牽連,回了娘家。

  他已看出林相身體孱弱,不是長久之相,一面答應沈煜中合作,一面想要討好明帝,剷除穆錦安,與沈煜中爭奪宰相。

  「陛下,臣也認為和親可行,不知選哪兩位貴女封為公主」

  明帝借他們的口說出自己的心裡話,見時機已到,他定要清除穆錦安,便遞話:

  「愛卿,可有好的人選」

  賀秋山,門下省左散騎常侍,三品官職,父親賀承曾任兵部尚書,他心中憎恨穆錦安。

  覺是她害的父親丟了官職,尋找機會報復。

  「榮德公主與懷化大將軍穆宸之女,兵部侍郎穆侍郎,足智多謀,英勇無畏,斬殺反賊安宣,功在社稷,若她代盛國和親,必能威懾兩族」

  林相立馬附和道:「陛下,臣也認為隻有穆侍郎才能平復外族怒氣,她是和親的最好人選」

  「請陛下封穆侍郎為公主,儘快前往欷雀族和親」

  這些人,昨夜在宮門落鑰後,竟都留於宮內,是明帝刻意為之。

  穆錦安站在朝堂,腦海中都是李懷瑾的身影,她聽著這些男人在這裡合夥算計自己一個女子。

  從心底嘲笑他們,眼眸滿是憤怒,趁著明帝還未開口,她眼眸似有千軍萬馬踏碎他的屍骨,句句擲地有聲:

  「賀秋山,你父親貪污國庫,被陛下斥責,你分明是蓄意報復」

  穆錦安站直了身子,下巴微擡起,她知今日這些人不會輕易放過自己,毫無畏懼,她看著姜殷,走到他面前,步步緊逼:

  「單于興兵不敵我國,亦有,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之言」

  「你們不想著去增強國力,讓敵人聞風喪膽,卻在這裡勾心鬥角算計女子,真是枉為男人」

  穆錦安轉頭看著崔恆嶺,知他飽讀詩書,自視清高,又狹隘自私。

  她的話像刀子一樣插在他的心口,讓他分不清為官一生,是何作為: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我至少殺了一個反賊,你們呢,標榜忠臣,實為奸佞,忌憚武將,貪戀權利,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她擡眸看著冰冷的龍椅,對視上明帝的雙眼,看穿他的內心,覺他根本不配做帝王,看似恭順,語氣徹骨堅韌:

  「若真的和親,怎不送金尊玉貴的公主前去,要派我去?還用國命一言綁架我」

  「我穆錦安,寧戰死沙場,黃沙埋骨,也決不向敵彎腰,更不可能和親」

  她此言一出,眾人面面相覷,文臣多有不滿,因為戳中他們的心事。

  他們買賣官職,忌憚武將,盛國如今的局面,重文輕武是重要根源。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