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我要修路
馮氏也是忙着給夜岚盛湯,附和道,“娘說的對,這些人啊,就是站着說話不腰疼,該給的封賞不給,也不怕寒了人心,以後再有壞人打來,看誰提刀去殺敵。”
夜岚接了湯,就笑道,“謝謝娘心疼我,不過我也不打算吃虧,明日就進宮去讨封賞。别的可以不要,但是要把修路之事定下來。嬌嬌說過,家裡哥哥們在哪裡,家裡的路就修到哪裡。
馬上春暖花開就好動工了,先修一條京都到北茅的路,方便來往,然後再往興州,湖州和太平港那邊修過去。”
林家衆人聽得都是停了筷子,望向夜岚的眼裡有感動也有意外。
雖然都知道夜岚待嬌嬌好,卻沒想到他能做到這個程度。居然要用開疆拓土的功績,換成修路,以便幫助嬌嬌完成承諾。
這一刻,對于以後把嬌嬌嫁出去,林家衆人終于徹底放了心。
原來世上,真的有人比他們更疼嬌嬌。
“咳咳,吃飯吧,下午還要繼續忙呢。”
還是老爺子幹咳兩聲,驚醒了衆人,末了又囑咐夜岚,“什麼事情想要長久,最忌就是不能貪心,要記得分利于人。得到好處的人越多,這事兒也就越穩,但還要保證得利之人不能幹涉你行事。這其中的分寸,你們自己琢磨拿捏。
若是成了更好,就是不成也别惱怒。你們還年輕,慢慢來,不着急。”
“是,爺爺,我記下了。”
夜岚恭敬起身,謝過了老爺子,心裡忍不住添了三分歡喜。老爺子肯教導他,就是把他當了一家人,而不是虎視眈眈盯着他,惱怒他騙了寶貝孫女了。
吃罷飯,夜岚陪着嬌嬌在院裡走動消食,把他的打算說了一說,嬌嬌填補幾句,都覺沒有什麼遺漏也就罷了。
第二日,朝堂上關于如何封賞冠軍侯,文武百官依舊吵成一團。
開疆拓土的功績,封一個親王的爵位,誰都不反對。
唯一有分歧的是兵權,以唐風等人和崔召等小半武将的心思,冠軍侯這樣的統兵大将,應該領兵二十萬,有權節制四方諸軍,方便戰時随時出征。
但王丞相一方的官員卻極力反對,雖然丞相沒有明确說明要保三皇子,可三皇子為明德帝嫡子,母族孫家是世家之首,王家同樣屬世家,衆人當然不希望八皇子手握兵權,力壓三皇子啊。
一時間,朝堂上吵得像菜市場一般。
不想冠軍侯倒是主動站了出來,跪倒磕頭開口道,“啟禀父皇,兒臣雖然兩次出征,有些功績,但自問尚且年幼,無力統兵過多,隻有京畿道大營就可,正好方便兒臣練精兵。待得兒臣練成精兵那一日,請父皇親自檢驗,若是父皇滿意,再賞賜兒臣也不遲。”
“侯爺,您不必如此自謙,無論是草原還是南夷,都證明了您的勇武,自然能擔大任。”
唐風第一個焦急的開口反對,卻立刻被吏部尚書吳初反駁道,“唐大人,這是做什麼?侯爺已經自承無能為力,你還強硬要侯爺帶兵,豈不是拿我大越将士玩笑?”
夜岚卻是不理會他們争吵,繼續說道,“但父皇,兒臣可以不要功勞,卻想求父皇應允一事。”
明德帝其實也知道,今日事不見得會随他的心意,倒也沒有太惱怒,畢竟忍耐了這麼多年,再多等幾年,他也不在乎。
但對于夜岚這個兒子,他心裡還是自覺委屈了,虧欠良多。所以,這會兒聽得他讨賞,立刻就應道,“好,想要什麼,你盡管說。”
“兒臣要修路。”
文武百官本來也是好奇,待得聽說這一句,都是驚得半晌沒說話。
明德帝也是好奇,就道,“修路?修哪裡的路?先起身說話。”
“整個大越的路,”夜岚起身,正色應道,“兒臣想修路,從京都通到各個州府之間。無論車馬還是行人要走兒臣修的路,就要繳納一定的路費,然後這些路費裡,兒臣打算拿出三成交給朝廷做稅銀。
平日維護路面修補清掃的差事,會交給跟随兒臣南征北戰因而傷殘的老兵,所以,另外三成路費用于給他們開工錢,看病,保障餘生的活命之資,最後四成用于沿路建學堂,教授路旁村鎮孩童基本寫算。
不知父皇以為如何?”
他的話說完,别說明德帝沉默着反應不過來,就是文武百官也是有些發懵。
好半晌,戶部尚書葛泓才皮笑肉不笑的問了一句,“侯爺可想過,放着不要錢的官路不走,誰會花銀子走侯爺修的???‘金路’?當然了,下官還是很盼望侯爺上繳稅銀的,但一月若是隻有那麼二三兩,還是不要折騰戶部上下了。”
這話裡滿滿的嘲諷,任誰都聽得出來,偏偏夜岚就好似沒有聽出來一般,應道,“葛大人最好多準備人手,因為本侯要修的路比官路好,肯定會有很多人走。”
葛泓翻了個白眼,笑的越發肆無忌憚了,“修的再好,也是路吧?難道還能不用腿走,不用馬拉車,人站在上邊就嗖一下到了?”
夜岚想起他在電腦裡看到的那個神奇的世界,忍不住勾起了嘴角,“葛大人說對了,一定會有那一日的。”
葛泓挑眉,心裡越發不屑了,扭頭就沖着明德帝行了一禮,“陛下,既然侯爺如此笃定,臣支持侯爺修路。為了我大越多收稅銀,也為了有一日不用走路就飛到想去的地方。”
其餘幾個官員,也是打定主意抱三皇子大腿,都是樂于看見八皇子丢臉,于是紛紛出列笑着附和,“是啊,陛下,臣也支持侯爺修路,這是為國為民的好事。”
明德帝眯着眼睛掃了一眼兒子,心裡實在拿不準他到底為何要提出修路,難道真是為了安置傷兵?還是他當真有什麼神奇手段?
突然,他腦子裡靈光一閃,就想起了天上人間…
于是,他就開口道,“罷了,你若是不後悔,想修就修吧。南征北戰的功績,換了這麼一個要求,朕也不能虧待你。
這樣吧,修路所到各州府,全力配合,需要工匠就從工部調集。至于,稅銀…就交兩成吧,餘處一成就當朕多照應傷兵的,他們為國征戰傷殘,沒有道理讓你一個人承擔後續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