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鍋巴和米酥糖
馮氏就是有一肚子喝罵,聽閨女這麼說也都化成了心酸。這本該是大人們張羅的事,如今卻要五歲的閨女這麼費心。若是這樣懂事的孩子還要罵,她可太傷天理了。
“你要做什麼,娘也幫你。”
“好啊,娘,奶奶腰不好,你幫我蒸粟米,炒粟米,奶奶燒火就成。”
嬌嬌早就提前做了功課,她前世工作的時候,為了多賺錢,曾經簡直過一段時間的美食博主,電腦裡存了不少資料。如今兩樣粟米為原料的小零食,還難不倒她。
沒有片刻,竈間門口就隐約冒出了淡淡的霧氣,隐約夾雜着粟米的香氣。很快,又想起某物下油鍋的噼啪之聲,香氣也變得更濃郁…
林家老爺子帶着兒子們也就罷了,林保林平和林榮幾個後生也坐的住,倒是林華帶着一衆小子們忍耐不了,直奔竈間門口,打算偷偷看看妹妹又琢磨了什麼好吃食。
結果,就見董氏端了一個新簸箕從裡邊走出來。
“都聚來作什麼,還不進屋去,少不了你們一口就是了。”
林華笑嘻嘻領了弟弟們圍在奶奶身邊又回了堂屋,嬌嬌扯了娘親,雀躍着跟在後邊。
堂屋裡點了油燈,也算明亮,照在簸箕上。
小食分兩樣,一半顔色接近褐色,切成四四方方的小薄片。一半則是金黃色的長條,略厚。油燈下,都顯得很是油潤,惹人垂涎。
林仁離得最近,第一個翕動着鼻子,嚷道,“真香啊,這是什麼點心?”
衆人也是好奇,“油炸的點心?”
馮氏在竈間已經嘗過味道了,很是驕傲閨女的聰慧,于是得意道,“嬌嬌鬧人,纏着我和娘做的,味道很不錯呢。”
說着話兒,她就當先給林老爺子撿了一碟子,然後是家裡的幾個男人和妯娌,最後才把簸箕放在小子們中間。
林老爺子眼見孫子們一臉垂涎,卻依舊盯着他,隻等他動手才肯吃,心裡越發歡喜,于是笑道,“都吃吧,嘗嘗咱們嬌嬌的手藝。”
林華幾個這才歡呼一聲,紛紛動了手。
“咔擦!咔擦!”
随着清脆的咬斷聲,屋子裡的甜香更濃了。
“哎呀,這是小米做的?真甜真酥脆啊!”
“我這個怎麼是鹹滋味的,不過好像更好吃。”
衆人紛紛發表意見,雖然有喜歡鹹香鍋巴的,有喜歡甜脆小米酥的,但全是一片誇贊之聲。
小米笑的眼睛呲着一口小白牙,上前依靠在爺爺旁邊,問道,“爺爺,你說咱家的糧食吃不完,就做了小食小點心拿去賣,怎麼樣?粟米可以做這樣的酥糖和鍋巴,白米可以添了糯米做成點心,就是面粉也能做出更多花樣,足夠咱家開個鋪子了。”
别人聽了這話還罷了,倒是林大河笑着揉了揉侄女頭上的小花苞,“嬌嬌想的太簡單了,開鋪子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幾乎家家戶戶都種粟米,咱家會做小食,别人難道不會做?隻要别人看見咱家賣了錢,怕是立刻就有跟風的。”
其餘衆人聽了,都覺有道理,畢竟林大河在城裡做生意這麼多年,這點兒遠見還是有的。
隻有林老爺子搖頭,摟了孫女坐在膝蓋上,問道,“嬌嬌這麼說,肯定是有道理。是不是?”
“爺爺最厲害了!”嬌嬌真心實意拍了爺爺一記馬匹,末了才道,“小米是家家戶戶都有,但做這小米鍋巴的調料,卻隻有咱家有,别人做不出這個味道。另外做小米酥的糖霜和蜂蜜,或者額外再添加核桃仁、花生啊,這些咱家都不需要買。還有白米和面粉,也不需要買。就算别人家要争搶生意,既沒有咱家的秘方,也不會像咱家這樣成本低,最後怎麼也不會搶過咱家的。”
林大河聽得很是驚訝,他十二三歲就進城去學徒做工,後來又娶了王燕,其實一年到頭在老宅的日子不多。即便知道侄女比普通女娃聰明,卻也沒想到會同他這般侃侃而談,生意經說的頭頭是道,利弊分析的清晰有條理…
“這…”
林老爺子很是得意孫女把做掌櫃的兒子說的啞口無言,哈哈大笑,“嬌嬌說的沒錯,左右家裡也收了這麼多粟米。縣裡那些官又讓人傳話下來了,今年不收米糧,隻要稅銀。不如就試試看吧,萬一收益不錯,把稅銀湊足,就是大功一件。”
衆人都是點頭應了下來,畢竟谷子收了之後,田裡再種一茬秋菜就沒什麼活計了。與其閑着,不如試試新法子。一來,家裡如今吃的是白米,粟米白放着确實可惜,二來,這鍋巴和小米酥确實不錯,應該不會太難賣。
事情就這般定了下來,衆人喝着茶水,吃着小食,都覺難得的輕松。
當然,誰也沒有探究嬌嬌為何說調料别處沒有,為何昂貴的糖霜和白米面粉都不要采買…
所謂人多好幹活,人少好吃飯。林家十畝地的谷子,老老少少二十幾口同心協力,不過五六日就收好了。
馮氏不等閨女催促,就帶了兩個妯娌紮在竈間琢磨了整整一日。甜香的味道充斥了整個大院子,甚至飄了出去,惹得村裡孩童都是在院子不遠處流連,淌着口水。
董氏見了,就讓林華帶着弟弟們端了簸箕,端了一些出去分散,于是滿村很快就都知道林家做了粟米糖。
有人感慨一句,“林家真是疼孩子,粟米剛剛打下來,就做給孩子吃了。”
也有人說,“孩子不能嬌慣,林家有些過了。”
但無論衆人怎麼說,都沒想到林家居然在第二日上午挑了幹淨的新柳條筐,進城去了。
對于第一次“出征”,董氏想了又想,還是決定帶着劉氏和嬌嬌。馮氏脾氣急,周心秀又是跟着林大山在顧家住着,不好讓顧家人看見她抛頭露面賣東西。
而且劉氏心思細膩,見人就帶三分笑,嬌嬌更是聰慧。娘三個賣東西,她年紀最小,實際卻是定海神針一樣的角色。
進了城,林大山同周心秀先回了顧家,林大河不放心老娘,建議去布莊附近賣。但董氏不願再見王老太,死活不同意。
嬌嬌于是提議去一個酒樓商鋪比較多的地方,最好是個路口,人多好售賣。
林大河沒辦法,就帶了她們到商街的交叉口。
北茅縣城就兩條商街,一條南北,一條東西,把整個縣城劃成了四份,倒也顯得很是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