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空間嬌女

第1071章 提神神器

空間嬌女 花柒遲遲 2490 2025-04-25 14:09

   第1071章 提神神器

   老爺子直接就道,“這是湯藥嗎,太苦了!”

   姚老先生也道,“還有幾分澀意,難道是補身體的藥湯?”

   倒是林大山仔細品了品,說道,“有種苦香,很奇特。”

   夜岚最是喜歡嬌嬌這般調皮作怪,笑道,“四叔,您以後怕是要離不開這個了,這是好東西。”

   “好東西?到底有什麼好處,味道實在不好。”

   衆人好奇,嬌嬌這才笑嘻嘻應道,“這就算是一種提神的茶吧,喝下一小杯,就會覺得興奮,不會疲倦,大腦特别靈活。最适合在熬夜,或者是思考遲鈍的時候服用。叔叔帶去考場,若是覺得累了,困了,就喝一杯,保管你大半宿不會疲倦。”

   “哦?居然有這樣的功效,這可真是好東西。”

   衆人都是驚奇之極,姚老先生還特意又嘗了兩口,卻被嬌嬌嗔怪搶了杯子,“姚爺爺不要多喝,您年歲大了,喝多了這個,怕是整晚都不能睡了。”

   “那正好啊,我可以多看兩本書。”

   “不成,您老人家要保證足夠的睡眠,不能傷神。”

   嬌嬌好不容易把姚老先生哄好,然後就把瓶蓋擰好塞給林大山,“四叔一定要保存好,想喝的時候,熱水沖泡就可以了。但也不要喝太多,徹底不睡,過猶不及。”

   “好,放心,我記下了。”

   林大山收了瓶子,心裡又暖又感激,還想像小時候一樣把摸摸侄女兒的頭,突然想起她已經是大姑娘過了,于是轉而拍拍她的肩膀。

   老爺子也是笑道,“大山有了這等好東西助力,家裡也就不擔心了。”

   “是啊,大山是個有福的。”

   衆人不願再給林大山添加壓力,轉而說起了書院建設。無論什麼,初期都是最艱難的。

   林家的書院,第一個面臨的困難就是沒有先生和學員。新書院的目标是為各行各業培養創新人才,改善民生,不是為了科考做官。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士農工商,士大夫共天下。

   世人累積了多少年的想法,讀書就是為了做官。新書院卻不是以做官為目标,先生和學員就不好招了。

   姚老先生就道,“呂念先前在北茅,新算法鑽研的很是通透,我先前已經同泰來借人了,過一段呂念就會過來。”

   “當真?真是太好了,謝謝先生。”

   林家衆人都熟悉呂念,對他的人品信得過,也是歡迎他再次上門。

   林大山也道,“前幾日同包先生喝茶,他聽說書院這樣的情形,也要送兩個弟子過來做先生。據說這兩個弟子,都是秀才功名,卻一個喜好木工,一個喜好研究稀奇古怪的東西,被家裡嫌棄,攆出家門,自立門戶了。我也見了一下,學識人品都沒問題,就答應了。”

   嬌嬌聽得歡喜,趕緊應道,“這樣的先生真是有多少要多少,咱們書院以改善民生為目的。做先生不能沒有學識,但有學識又不能看不起格物之學,這種既有學識,又願意?動手鑽研的先生簡直太合适了!”

   旁人也是點頭,姚老先生就道,“不如讓人在各個府城貼告示招攬人才吧,天下之大,總能尋到合适的人選。我們識得的人,畢竟有限。”

   “好,就聽姚爺爺的。可以先發放路費,聚集到京都這裡考試,考核過後,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再送路費讓他們回去。”

   “好,這樣最好,仁至義盡。”

   說過了先生,還有生源要讨論。這一點,嬌嬌倒是有些想法,“爺爺,姚爺爺,我準備在書院建好之後,先請皇上來看看,最好請皇上挂一個名譽山長之類的名号,扯虎皮拉大旗,先把名聲傳出去。然後招收學生,要挑選十二歲以上,開蒙讀書三年以上的,起碼要識字。

   然後入學第一個學期,也就是前半年,要學新式算法和拼音,方便傳播。基礎打好之後,再選專業課方向。一年後可以接研究課題,研究課題可以領經費,成功之後給獎勵。當然,初期先生也可以先接課題,帶着學生一起做。

   第一批生員不必多,五十人就好,八月中旬入學,半月的軍訓,九月正式開課。完全封閉教學,一月準許休假兩日。”

   嬌嬌一口氣說了這麼多,累的直接喝了一杯茶水,末了才又道,“能想到的,也就這麼多了。具體我會寫下來,還有書院院規,各種條例,盡量完善齊全,若是有遺漏,後期可以再補齊。”

   衆人聽得點頭,姚老先生捋着胡子,贊道,“嬌嬌聰慧,幾乎從頭到尾都規劃好了。最好把事情排個輕重緩急,一樁一件忙下來,避免錯亂。”

   “好,姚爺爺,我記下了。”

   夜岚想了想,就道,“我還有三日就要帶兵出征了,十五和十六兩個留在大營,我不放心,不如讓他們來書院讀書?”

   “這個當然好,”嬌嬌一口就應了下來,“最好讓他們主動同皇上提出來,皇上隻要允許了,旁人看出皇上支持,起碼三年内,書院不曾見到成效,就不會有人起意為難。”

   就這麼邊吃,邊說着閑話兒,書院的很多大事就被定了下來。林大山不時跟着說幾句,倒是忘了明日大考的事兒,自然緊張也就去了很多。

   當晚,他就回了城裡的國公府,睡了個好覺,第二日一早,拎着考籃子到了貢院兒門外,已經排了很多考生。

   但畢竟今日考的是貢士,隻有舉人身才能進場,人數相比去年可是少太多了。

   林家的馬車算不得如何華麗,但馬車前懸挂的木牌巴掌大,刻了雪壓青松,幾乎人人都看得清楚。

   于是,林大山拎了籃子排在隊伍尾巴,卻有人轉身同他低頭行禮。

   因為貢院兒門前,禁止說話吵鬧,林大山不能問詢,初始懵了一下,就趕緊還禮。

   結果,後來卻越來越多人同他行禮,他還禮不疊,就是排在他身後的人也開始行禮。

   不遠處趕來看熱鬧的百姓,有人就好奇低聲問詢旁人,“這是怎麼了,這些舉人老爺怎麼都同那個人行禮啊?那人是考官的兒子嗎?”

   “不知道啊,我也才過來啊。”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