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531章 有錢有勢的人
蘇染帶人從第一個展位看起。
''這家軍火商是M國的BY公司,隻賣成品飛機,不做技術轉讓。”陸衡充當秘書,低聲介紹道。
目前各國的民航公司都有購買BY的民用飛機,因為性能優越。
BY的每台客機都以上億美元定價銷售,戰鬥機更是數億美元定價,老M以技術收割全世界,這一點确實讓人佩服。
老M這個國家的曆史不過兩百多年,卻因為這片遼闊的地位遠離歐亞戰場,二戰時,歐洲頂級科學界為了逃避戰亂到這裡從事科技研究,而且還有無數的财閥攜帶巨額資金來這裡安家落戶,投資産業,讓這裡成為全科頂尖科技的研發基地。
天時地利人和,才成為超級大國。
BY主打制造飛機,民用和戰鬥機的模型擺了七八架。
不做技術轉讓,那就沒興趣了。
蘇染略掃了一眼,擡腳走人。
不過他們的展廳經理卻很熱情追過來,“小姐,請留步。”
主動遞上名片後,自我介紹,“我是BY公司亞洲區的銷售代表RObin,可否交換一下您的名片。”
既然大牌公司要獻殷勤,蘇染就給他這個機會,讓更多人注意到她。
蘇染一個眼神示意,陸衡便幫她發了一張名片。
RObin接過後,奉承道:“原來您就是恒信集團的總裁,蘇總,久仰大名啊。”
他的中文不錯。
“貴公司有沒有想開辟航空業務,未來這個市場很大,據我所知,您在華國有錢有勢。”
蘇染勾唇一笑,有錢有勢,很不錯的形容詞。
看來這人已經對恒信有所了解了。
“可以,後續我們可能會開展民用航空業務,私人飛機也有需求,你有空到我們信恒大廈去談合作,如果我不在,會有秘書接待你。”
蘇染說完就走人。
有錢有勢的人就該這麼橫。
那RObin因為蘇染的畫大餅,報以極大的合作期望,喜滋滋地把蘇染的名片認真收起來。
蘇染對陸衡道:“一會兒,如果有軍火商願意交換名片的都和他們交換,回去後做個分類整理,把他們的公司都記熟了,國際朋友越多越好。”
以後還要出國做任務,說不定用得着這些人際關系。
軍火商都是當地的地頭蛇,比黑幫老大還牛逼的存在。
她可是看過古惑仔的人,遇到危險,爆出當地老大的名字,有時候就能解圍脫身。
一面之交的也可以說是自己的朋友,比如她上次就用沃利那個知名記者的名頭威懾住别人。
陸衡應聲記下。
身後兩個武官對蘇染這個商人思維的外交官有了新的印象——特别牛逼的氣質。
蘇染走馬觀花看展廳,因為之前BY已經向她獻殷勤,後面那些展位的軍火商也特别熱情和她交流,蘇染會多國語言,溝通順暢,挨個都畫大餅過去。
“對,我們公司是國家扶持的重點企業。”
“嗯,我們和軍方的關系也很友好。”
“你們這些軍備我們有興趣采購,以後保持聯系。”
巡了一圈才轉到目标所在展廳。
這家軍火商的老闆布爾本人正好就在這裡。
交換名片後,蘇染直接問:“你們在研發的這款200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我要是投資你們,可不可以在華國設置研究基地?”
布爾聞言,有些心動,“你們能投資多少錢?”
他本來是在M國做研究的,後來因為性格孤傲和投資的财閥發生了矛盾,沒了資金支持後隻好去一個歐洲小國做研究。
正缺乏資金,但特别熱愛研究威力極大的火炮,如果給的錢多願意技術轉讓。
我方想和他合作是因為他的火炮發射技術不但可以運載多彈頭炮彈,而且射程遠達40千米以上還可以用大炮發射火箭繞地球轉圈。
特别有合作前景。
蘇染以财閥投資商的身份和他談合作,自然更合适。
“我們要看實際成果,一開始三千萬美元起步,逐年增減投資經費,一年一億打底,但是你們必須技術共享,我們給你提供實驗基地,你帶團隊的研究員來我國做研究,包吃包住,分配住房。”
這些條件是軍方開的條件,蘇染代為談判。
一旦技術落地,實現國産化,不但可以加強軍備以後也能出口賣到其他國家,投資回報還是很可觀的。
蘇染開出的條件很接近實際,不像是誇誇其談。
布爾謹慎說:“我們會考慮。”
蘇染可不想等,夜長夢多,遲則生變。
“布爾先生,你要是考慮太久我們就投資别家了,你知道對Y戰的高空無人機嗎?那是我們公司投資合作的産品,未來航空領域的軍備威力更大,你們的産品,或許不久就沒有市場了。”
這就給了布爾一種緊迫感。
所有的技術一旦過時就不值錢了。
布爾馬上做出決策,“行,我們願意和你合作。”
蘇染趁熱打鐵:“那你現在就到我們公司去談合作細節吧。”
“可以。”布爾和下屬交代後就随蘇染去恒信大廈。
看過合作協議書後,當場簽訂約。
得知他這次已經帶了三十多個核心成員來參展,蘇染當即為他提建議。
“布爾先生,你和團隊成員今天開始就在華國做研究吧,以免别人知道你們和我們合作,返程後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你放心,我們的投資合作從現在就生效。”
“你們給我們提供的研究基地準備好了嗎?”布爾擔心問。
陸衡道:“已經準備好了,你要不要去參觀?”
“可以。”布爾更多的是好奇,并不知道蘇染有備而來。
十幾分鐘後,陸衡開奔馳車帶布爾到一個新的研究基地考察,因為早有準備,這裡的設備和場地都讓布爾很滿意。
第二天開始,布爾撤展,帶來的這批研究團隊成員全部入駐華國提供的研究基地。
之後,陸續安排人把他在國外實驗室的設備運來。
三年後,華國有了更有威懾力的遠程多彈頭炮彈,此項技術成為世界第一。